名医简介
高泳江,已故名中医。先父泳江公业医50余载,曾执业于秦陇高原,在当地缺医少药的条件下,爰用中医药辨治冠心病心绞痛,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说:“本病乃本虚标实之证,率以年老体弱者为多,复以不善摄生,而致脏腑功能失调,心脉痹阻不通,发为心痛之证。”在治疗上主张标本兼顾,辨证与辨病结合。他根据本病因心脉痹阻而致心痛的病理特点,恒用自拟验方“通脉散”通脉定痛,急治其标;又本着“因人制宜”的原则,将本病辨证分为五类七型,即气、血、寒、痰、食五类和气虚、气滞、血虚、血瘀、寒凝、痰阻、食滞七型。
通脉散
通脉散药物组成:沉香、檀香、制乳香、三七各等份。上四味研末,过罗备用。每服3〜6g,汤水冲服。方中制乳香、三七活血通脉,沉香、擅香芳香定痛,全方合奏通脉定痛之功,乃治冠心病心绞痛之良方。
辨气、血、寒、痰、食
一、气虚
本类病入心绞痛,每因劳累而诱发。临床多伴有面色㿠白,头昏,心悸,气短,乏力,纳差,舌边有齿印,脉微弱或结代等心脾气虚证。先父认为,气为血帅,血脉通畅,有赖气的推动作用,气虚则鼓动无力,血脉瘀阻,心失所养而发心痛。治疗多用归脾汤加减,冲服“通脉散”。二方合奏补气养心,通脉定痛之功。
例1王某,男,62岁,1971年4月2日初诊。夙有“冠心病”史,近一月劳累后即觉头昏、乏力、心悸、气短,继则出现心前区疼痛,休息后能缓解。诊舌淡紫苔薄、舌边有齿印,脉结代。辨证为心痛证(气虚型),投以归脾汤加减,冲服“通脉散”。
处方:
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每服冲吞“通脉散”3g。汤散并服1个月,心绞痛未再发作,其他症状亦明显改善。遂停服“通脉散”以免耗气,单服归脾汤加减,追访月余,恙消症平。
二、气滞
本类病入心绞痛,每因情志不遂而发作。临床表现为心痛连胁,胸闷叹息,脉弦或沉弦等肝郁气滞证。正如《素问·藏气法时论》所云:“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清·陈士铎亦云:“肝旺则心亦旺”(《石室秘录》)说明心与肝在生理病理上有密切联系。先父认为,肝气通则心气和,肝气郁则心气滞,血脉阻而发为心痛之证。临床每用逍遥散加减煎汤,冲服“通脉散”为治。二方合奏疏肝解郁,通脉止痛之功。
例2钱某,女,54岁,1973年3月4日初诊。3个月前因邻里纠纷,心情郁闷而突发心痛欲厥,急送县医院,被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此后稍有情绪波动,即觉心前区疼痛,连及两胁胀痛,平时胸闷不畅,叹息则舒。诊舌黯红苔薄白,脉弦。辨证为心痛证(气滞型),遂用逍遥散加减,冲服“通脉散”。
处方:
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每服冲吞“通脉散”6g。用此汤散调治月余,患者心情开朗,心绞痛未再发作。
三、血虚
本类病入心绞痛,每于夜间或休息时发作。先父认为,人动则血运以营养脏腑经脉,人静则血聚以养肝,以致心脉缺血,不能荣心,则心痛作矣。临床多伴有面色无华,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手臂麻木,舌淡,脉细弱或结代等营血亏虚证。治疗选用自拟验方补血六君汤。
水煎,冲服“通脉散”。先父认为,方中黄芪配当归补气生血,丹参活血补血,对血虚心痛堪称良药,熟地、阿胶、枸杞均有益阴补血之效。二方合奏补血通脉之功。
例3何某,男,69岁,1975年2月4日初诊。年届古稀,体弱多病,素有头晕眼花、心悸胸闷,寐而梦扰。1年前发现有“冠心病”,近半月每天于夜间睡眠中发作,心痛难忍,甚则一夜再发,伴心悸、胸闷、气短,左上肢麻木感。诊见:面色苍白,舌淡紫,苔薄白,脉细弱。辨证为心痛证(血虚型),遂用补血六君汤加桑枝15g,龙齿(先煎)10g,远志6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每服冲吞“通脉散”3g。药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即有减少。守方调治2个月余,心绞痛完全控制,诸恙悉平。
四、血瘀
先父对叶天士“久痛入络”之说颇多推崇。他根据冠心病病程较长的特点,认为本病初为气滞在经,缠绵日久,血络之中,必有瘀凝,瘀甚则血脉闭阻,不通则痛矣。临床可见心前区或胸骨后剧痛,甚则如针刺样,痛点每次发作固定不移,伴心烦,胸闷,唇甲青紫,舌紫黯、舌下静脉瘀紫,脉沉弦或涩等血瘀络阻证。治疗喜用血府逐瘀汤水煎,冲服“通脉散”。二方合奏化瘀通脉之效。
例4沈某,男,51岁,1977年1月3日初诊。患“冠心病”2年余。初始胸骨后疼痛,向左颈、肩、上臂部走窜,每发则自捶前胸,疼痛可得缓解。近2个月胸骨后疼痛固定不移,如锥刺样,伴胸闷如痞,心烦口干。诊舌紫黯、舌下静脉瘀紫,脉涩。辨证为心痛证(血瘀型),投血府逐瘀汤,冲服“通脉散”。
处方:
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每服冲吞“通脉散”6g。药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如锥刺样痛感已消失。守方服药月余,瘀散痛止。
五、寒凝
本类病入心绞痛,每因感寒而发。临床多见心痛彻胸连背,手足厥冷,舌青紫苔白,脉沉紧或涩等寒凝脉阻证。先父根据《内经》“诸寒收引,皆属于肾”之说,认为本类病人多元阳式微,脏腑虚寒,致风冷邪气逆乘于心,胸阳不得舒展,血脉痹阻,发为心痛。非辛热重剂,不能温阳散寒,通达血脉。治疗多用重剂麻黄附子细辛汤合二仙汤加味水煎,冲服“通脉散”。二方合奏温阳散寒,通脉镇痛之功。
例5赵某,男,50岁,1976年2月26日初诊。素体羸弱,罹患“冠心病”2年余。今晨赶路,触冒风寒,心痛大作,彻胸连背,伴面青唇紫、手足厥冷。诊舌青紫苔白,脉沉紧。辨证为心痛证(寒凝型),投治重剂麻黄附子细辛汤合二仙汤加味,冲服“通脉散”。
处方:
1日服2剂,每剂水煎2次混合后顿服,每服冲吞“通脉散”6g。1剂心痛减其大半,2剂心痛若失。其后,改温补剂善后调理。
六、痰阻
《玉机微义》尝云:痰之为患,“或心下如停冰铁,心气冷痛”。先父根据前贤经验,认为痰浊痹阻胸阳,心脉失其煦养,亦是导致心痛的重要因素。他说:“其人中阳素虚,脾失健运,滋生痰浊,上泛胸中,痹阻胸阳,心脉失煦,而发心下冷痛”。临床除见心下冷痛、胸闷心悸外,还伴有纳差、恶心呕吐、苔厚腻等痰浊中阻证。在治疗上,先父认为关键在于温脾豁痰。他说:“脾温土健,斡旋有力,升降得宜,则清阳腾胸,痰浊自降,胸阳振奋,心脉畅达,何心痛之有?”临床每用自拟验方温脾豁痰汤。
水煎,冲服“通脉散”。方中瓜蒌皮、薤白、姜半夏、陈皮、白芥子、苏子、远志宽胸豁痰,桂枝、干姜、吴茱萸、茯苓、白术温脾健中。二方合奏温脾豁痰,通脉止痛之功。
例6石某,男,50岁,1978年7月4日初诊。形体肥胖,患“冠心病”约3年。近1个月频发心痛,时值盛夏,仍背心寒冷,伴胸闷心悸,恶心纳差。诊舌紫苔厚腻润滑,脉沉。辨证为心痛证(痰阻型),拟用“温脾豁痰汤”合“通脉散”为治,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每服冲吞“通脉散”6g。药后心痛次数减少,胸闷背寒等症改善。守方共服2个月余,心绞痛未再发作,诸症亦瘥。
七、食滞
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中有“食心痛”的记载。先父认为,饮食自倍,损伤脾胃,以致食滞中焦,不能化生营血,充养心脉,而发为心痛之证。正如《症因脉治·胸痹》所言:“胸痹之因,饮食不节,饥饱损伤”,以致“中焦混浊,则闭食闷痛之症作矣”。临床可见心绞痛,每因过量饱餐而诱发,除表现为心胸闷痛外,尚可见脘满拒按、嗳腐恶食、苔垢浊、脉滑实等食滞中焦证。治疗用保和丸加减,根据食滞轻重,轻则加木香、砂仁行气消食,重则用熟牵牛荡积除滞,冲服“通脉散”。二方合奏化滞通脉之功。
例7李某,男,60岁,1975年3月1日初诊。诉昨晚聚餐,恣啖肥甘,夜归则心胸疼痛难忍,被家人抬至县医院。西医拟诊“冠心病心绞痛”而收住院。经用抗心绞痛药物治疗,心胸疼痛虽暂得缓解,但旋复加重,如次反复多次,遂邀中医会诊。追询病情,患者同时伴有脘满拒按,嗳腐恶食。诊舌紫苔垢浊,脉滑实。辨证为心痛证(食滞型),仿保和丸加减,冲服“通脉散”。
处方:
1日服2剂,每剂水煎2次,混合后顿服,每服冲吞“通脉散”6g。1剂脘胀嗳腐缓解,心胸疼痛大减;2剂心痛消失,而思进食。
(高振华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