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简介
王玉润(1919〜1994),原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早在50年代初期,王氏和同事们就针对肝硬化已作归纳的四种临床证型,大都采用大戟科植物的单味逐水药,如龙虚草、腹水草、半边莲、天平一枝香、九头狮子草、千金子(续随子)和乌柏皮等峻下逐水草药,以及瓦愣子丸、鳖甲煎丸、肝脾消肿丸、化铁丸、化癥回春丸、河车大造丸、十全大补丸等方。经过一段时间的临床观察,发现有些患者的腹水复发,肿大的肝脾稍见回缩后又变得坚硬如故。王氏进行肝硬化第二阶段的研究时,主要是针对患者的体质与证候分虚实两个类型。集中改用含巴绛矾丸、加减胃苓丸、舟车丸、王氏厚朴散、商陆合剂、消水丹、半边莲合剂、复方防己黄芪丸和温补逐水丸等复方。可是发现多数患者的疗效较难巩固,尽管治疗期间的症状有所改善。
王氏吸取了前两个阶段治疗的有益经验,拟定以病因病理分类来剖析晚期血吸虫肝硬化(晚血)患者在临床上出现的错综复杂,变化多端的各种不同的主要症候,归纳为六种证型。尔后则分别用利水化湿、清热泻肝、活血化瘀、健脾温肾、养阴柔肝、温阳育阴和气血两补等方药予以治疗。
通过总结比较,发现给予活血化瘀方药患者的疗效较为突出,尿量增加,腹围缩小,体重减轻也较明显。另外,虽说腹水的复发率仍然偏高些,但随机的结果却表明其疗效比别的几个类型的患者更为巩固。王氏认识到这种现象的产生可能由于当时的活血化瘀,行气通络方药尚缺乏针对性与规定的疗程时间不足所致,因此转移了工作重点,把全部的注意力放到进一步发掘理想的、高效活血化瘀方药上来,以期真正使肝内络通瘀化。1979年至1980年间,王氏应用活血化瘀,行气通络流浸膏为主(基本方——桃仁饮),辅以辨证分型,共收治了104例晚期血吸虫肝硬化患者;同时又进行了晚血肝硬化动物模型的实验治疗。从两者的结果对照比较,推测到活血化瘀流浸膏可能有一定程度抗肝纤维化和改善肝脏血流动力学的作用。
在上述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王氏继续将原活血化瘀流浸膏中所含每味药物分别设组观察,并与对照组比较,进行重复筛选实验。3个月后治疗的结果则表明:其中以丹参和桃仁治疗的两组模型动物作用较明显,而值得特别注意的是桃仁组的治疗结果竟和原活血化瘀流浸膏组的治疗结果相一致。他又再次把桃仁的各种制剂——桃仁霜、桃仁油、桃仁提取物分别设组进行实验治疗。经反复对照比较最终证实:桃仁霜和桃仁提取物两者皆对家兔实验性血吸虫病性肝硬化有效。
1981年至1983年3月间,王氏和同事们与江西省星子县、安徽省东至县等血防站协作,分设口服桃仁霜加静滴丹参注射液、单用桃仁提取物溶于5%葡萄糖500ml静滴两个治疗组(同时分设相应的对照组)作临床观察。根据大量准确、可靠、具体的第一手原始病例资料之反复对照、比较,进而认定桃仁提取物对晚血肝硬化的弥漫性纤维增生组织引起的“肝络阻塞,血瘀气滞”具有明显疗效。
王氏在50年代初,即根据肝硬化患者临床主要“证”的表现,采用攻下逐水,攻积软坚等治疗原则;继而针对患者的体质与症候,采用寓攻于补、半攻半补、先攻后补或先补后攻等治疗方案;接着又根据辨证分型,分别采用利水化湿、清热泻肝、活血化瘀、健脾温肾、养阴柔肝、温阳育阴和气血两补等不同治则。他在系统总结过去治疗经验及评价治疗结果的基础上,更加认识到血吸虫病性肝硬化形成的全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不同临床症候和证型,都属标证,而其主要病本在肝。癥结在于经过反复的或大量的感染血吸虫尾蚴后,大量虫卵沉积于肝内门脉血流入肝血窦。而其纤维化大多见于门脉干支周围,形成血吸虫性干线型肝硬化。
根据中医学“审证求因”和“治病求本”的指导思想,血吸虫病性肝硬化导致肝血窦前静脉系的血瘀气滞,血不养肝和肝功能失调,同时亦表现为在外周微循环上的改变。因此,它的病因、病机可简单概括为“肝络阻塞,血瘀气滞”。而“活血化瘀,行气通络”应是对本病具有针对性的基本治则。
1979年、1980年里,通过用活血化瘀流浸膏疏通肝络阻塞,改善肝脏血流,增加肝细胞营养而使不少血吸虫病性肝硬化的患者,肝功能和微循环功能状态均得到改善。经104例晚血肝硬化患者住院临床观察,其表现为肝功能试验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好转,细胞免疫功能有所提高,甲皱微循环可见毛细血管的管袢清晰度、流态、流速,面色及冷刺激等各方面均有明显改善。与此同时,血吸虫病性肝硬化动物模型实验治疗后的一组动物,剖腹探查时肉眼可看到肝质变软、表面结节减少、纤维束变得疏松、汇管区虫卵变性、肝小叶间动脉门静脉分支、肝窦以及中央静脉等小血管均有明显扩张等变化。
王氏等经过腹腔镜检查及电子显微镜肝组织超微结构观察,临床患者与实验动物两者的结果都证实桃仁提取物治疗后,肝细胞坏死性变化以及肝胶原量减少、汇管区纤维减少。近年来,他们又从血吸虫病性肝纤维化动物模型及临床病例的胶原代谢研究中,初步阐明桃仁提取物的主要作用,在于提高肝组织胶原酶活性促进肝内胶原的分解代谢,以致肝内胶原含量减少,为肝纤维化的可逆性改变创造了条件。
在此基础上,王氏等再次于1982年2月至8月的6个月里,重复使用桃仁提取物对38只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并造成肝纤维化模型的新西兰家兔进行治疗观察。本实验从肝脏大体直接外观获得肝脏纤维化病变程度的客观证据,又从镜下观察加以证实,可见桃仁提取物静注能使肝纤维化逆转。同一时期内,模型动物的血清单胺氧化酶活性发生了与病变相一致的变化,提示尾蚴感染后肝纤维化形成,胶原合成代谢旺盛,原胶原间的交联增加而见血清单胺氧化酶活性增加。杀虫后致纤维因素被消除,则血清单胺氧化酶活性又能恢复正常。桃仁对其活性未显示明显影响,而尿羟脯氨基酸排泄则在桃仁提取物治疗后见显著及非常显著增加,提示桃仁提取物有使胶原纤维降解的作用。临床研究工作亦证实其抗纤维化的作用系与促进肝内胶原的分解代谢有关。纤维化的逆转,有利于肝脏血供的改善,细胞代谢因而趋向正常,同时亦使蛋白代谢改善。故与临床上见到的症状、体征以及各项生化、免疫指标和腹腔镜直接观察肝脏形态等变化相符合。
尔后,王氏等人又于1982年10月至1983年1月及1985年8月至1986年1月,分别对两批共82例血吸虫病性肝硬化患者进行了临床研究,并作了腹腔镜观察,结合肝组织活检(包括光镜与电镜治疗前后变化,评价桃仁提取物对血吸虫病性肝硬化患者的胶原代谢有着明显的作用,主要在于提高肝组织胶原酶活性,促进肝内胶原的分解代谢,以致血清中ProU)—N—P含量增加及胶原代谢的分解产物(羟脯氨酸)从尿中排泄量的增多。而血清单胺氧化酶活性未见明显变化,则提示治疗过程中胶原的合成代谢未见增加。血清白蛋白水平显著提高及肝脏形态直接观察的结果均有力地支持了桃仁提取物抗肝纤维化的作用。血清白蛋白可反映肝内有效肝细胞的数量,而治疗后血清白蛋白的变化提示了桃仁提取物能改善肝脏的血供状态。
(陶华张礼邦俞振声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