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简介
史济招(1918〜),女,北京协和医院教授。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发现迁延性慢性肝炎合并瘤或瘤样增生的发生率远较无肝炎症状、肝脾不大、肝功能正常的人为高,且随着病毒性肝炎发病率的逐年增长,瘤样增生的发病率亦随之升高。此种情况多见于女性,且瘤或瘤样增生常有多发的特点。因此,临床上通过详细地询问病情及查体,若发现甲状腺肿、囊性乳腺病、子宫肌瘤、宫颈息肉、脂肪瘤、纤维瘤、结肠息肉、卵巢囊肿等时,应注意是否同时患有肝炎,以免漏诊。
肝脏对机体各种物质的代谢、储存、排泄均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类固醇激素代谢在肝脏中进行的,特别是其衍生物的进一步代谢有赖于肝脏的灭活。肝炎时,血中激素水平就会上升,虽然出现了失衡的状态,在疾病开始阶段,血液中激素水平可以依靠腺体的分泌和控制之间的反馈作用来调节。但这种作用只是暂时的,如病变持续或较严重时,这种反馈作用就明显减弱或消失。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内分泌失调现象,最终会引起某些内分泌器官在组织形态上的变化,分泌亢进的器官可能出现增生、肥大,甚至形成瘤样肿物;反之,分泌受到抑制的器官则可退化、萎缩。尽管肝病引起瘤或瘤样增生的发病机制是异常复杂的,但上述观点仍然比较恰当地解释了迁慢性肝炎合并瘤样肿物的因果关系。
祖国医学对肿物的形成,多认为是肝脾二经郁滞而成,应以疏肝和脾,活血化瘀,散结消肿为治疗原则。临床以补中益气汤合逍遥散化裁,疗效满意。
例1患者白某,女,23岁,全身乏力,厌油腻,腹胀,便溏1〜3次/日,眠差多梦。既往病史:1970年曾患急性黄疸型肝炎,于1983年3月初因月经紊乱3年就诊于本院妇科。当时查体见眉毛浓厚,全身毳毛重,右乳晕有长毛,阴毛浓伴肛周有毛。肛查:宫体中正,正常大小,双卵巢可及。基础体温测定为单相(不排卵)。B型超声波扫描:子宫5.3cm×4.5cm×3.9cm,右卵巢4.4cm×4.lcm×2.6cm,左卵巢4.0cm×3.2cm×2.8cm。妇科诊断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曾用西医人工周期治疗月经,仍不来潮,故来求治。查体:心肺(-),肝右肋下3cm,质中等硬,有触痛,脾下缘在肋下1cm。舌暗胖大,苔白有瘀斑,脉弦滑。乙肝表面抗原(-),转氨酶正常,白蛋白0.46,γ球蛋白0.30,A/G比值4.1/4.5,凝血酶元时间16.9秒,活动度37%,西医诊断:迁慢性肝炎合并卵巢囊肿。中医辨证:肝脾不和,气血两虚,气机阻滞,瘀血内停,日久形成血癥。方用黄芪、党参、白术、升麻、当归、陈皮、白芍、夏枯草、鸡血藤、王不留行、炙甘草、炒远志、炒枣仁、柴胡。此方服14剂后,加用卵巢囊肿经验方加味,方药:
诸药共研细末,和蜜为丸,每丸重9g,日服两次,每服1丸。患者服药1月后,月经来潮,基础体温测定为双相(有排卵),自此月经按汛来潮。而后在以上方为主的巩固治疗过程中,根据临床变化,配合它药对症综合调理,并嘱其继续服丸药。1984年5月7日,B超检查:肝脾未见异常,提示肝脾肿大消失。査:白蛋白0.54,γ球蛋白0.23,A/G比值5.1/3.6(A/G倒置现象消失。1985年3月6日B超检査盆腔:子宫5.5cm×5.lcm×3.6cm,右卵巢3.2cm×1.6cm×2.2cm,左卵巢未见,提示卵巢囊肿消失。肛查:子宫中位正大,未及卵巢。
例2患者陈某,男,55岁。病历号575067。
1978年11月就诊。1978年5月发现两侧乳房肿大,左侧有乳核,触之疼痛,伴有阳痿,乏力,困倦,晨起浮肿,便溏2〜3次/日,眠差多梦。有肝炎史。査体:舌质淡,苔白腻中稍厚,脉弦滑。左乳房肿块4cm×5cm,右乳2cm×lcm,有压痛。肝肋下可及,质中硬,脾未及。SGPT92u(正常7〜30u),γTT、TFT正常,凝血酶元活动度、血清蛋白电泳均未见异常。诊断:迁慢性肝炎合并良性乳腺病。中医辨证:肝脾不和,气血两虚,肝气郁结,气滞血瘀,痰凝聚结。治则:补气养血,疏肝化痰,理气散结。方用例1汤剂,连服一个月后,复查SGPT降至47u,乳腺增生肿块缩小。继服上方30剂后全身症状明显改善,乳腺增生消失,SGPT降至正常。
例3患者刘某,女,26岁,病历号C一17398。
1970年9月在某院确诊为“结节性甲状腺肿”。当月29日前来就诊。
发现颈部右侧有一肿物1月余,平时乏力,食纳差,上腹痛,腹胀,便干不畅,肝区胀痛,8岁时有过急性黄疸型肝炎史。査体:颈部右侧甲状腺有3cm×4cm囊性肿物,心肺(-),肝在肋下2cm,脾未触及。肝功能检査未见异常。舌苔薄白,脉沉细。诊断:迁慢性肝炎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中医辨证为中虚气滞,肝气郁结,气血痰凝滞为瘿症。治以补中益气,疏肝理气,佐以软坚散结,方用黄芪、党参、升麻、白术、柴胡、当归、白芍、陈皮、昆布、木香、夏枯草、白头翁、焦曲,服10剂药后,查肿物缩小一半,后取上方6剂制成蜜丸,服完药后复查,肿物全部消失。
现代医学称之为瘤及瘤样肿物的病理现象可包括在中医的“血瘀证”范围内。对此中医认为,“肝脾两经郁滞,日久则成瘤肿。”因肝为阴中之阳,主疏泄,性喜条达舒畅而恶抑郁,若肝失条达,疏泄失职,以致脾胃升降失司。脾虚肝旺,木甚侮土。故肝顾脾虚者在临床上常出现两胁胀满、肝脾肿大、腹胀、肠鸣、便溏、乏力(此为迁慢性肝炎常见的临床症状)、脉弦滑、舌暗胖大或有瘀斑等肝脾两脏的症候,久之人体正气不足,并逐渐造成脏腑、气血、阴阳的失调。因气血逆乱,火郁痰结,湿聚、血瘀等证候可相继而生,故迁慢性肝炎的临床表现常常是虚实夹杂。
从中医的整体观念出发,根据正气为本的原则,在治疗迁慢性肝炎合并瘤样肿物的病人时,应注意使用“扶土抑木”之法,调和肝脾,补益气血,使其正气得复,辅以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祛其标邪,邪去则正自安。虚则当补,瘀则当攻。不补其虚,则气血无以恢复,瘀滞不得消散;不祛其瘀,则有形实邪不能自除,而气血生化亦受其碍。凡活血当以调气为先,故在选方上以李东垣的名方“补中益气汤”及《局方》之“逍遥散”融为一体,随症灵活加减化裁,以黄芪、党参、白术、炙甘草补气健脾,升麻升举阳气,柴胡疏肝解郁,白芍补血敛阴平肝,当归补血活血,行气止痛。如合并瘿症、乳核者加王不留行、鸡血藤、夏枯草、昆布等;精神症状明显,情绪激动,多忧善怒者加甘麦大枣汤;眠差多梦加炒枣仁、炒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