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简介
乔仰先(1914〜),上海华东医院主任医师。治“再障”须重视活血化瘀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由于造血功能低下,以全血细胞减少为特点的血液系统疾病。中医学虽然无“再障”之名,但根据其症状、体征,归属在“血证”与“虚劳”范畴内,一般可见到头昏心悸,反复出现鼻衄、齿衄、紫癜等症状。治疗时可用参、芪、术、苓、草补气,归、芍、地补血,用茅根、藕节、仙鹤草以止血。待出血停止后,着重调治其血虚,从先后天入手,脾肾双调,并佐活血化瘀之品。药用:
再障病人用温补脾肾法治疗,是大家容易理解的,而加用活血化瘀药,乃出于周学海《读医随笔》:“滑伯仁谓每加行血药于补剂中,其效倍捷。”给笔者以启示。现代医学认为,再障发生是骨髓造血细胞衰竭及骨髓微循环破坏所致,而活血化瘀药有改善微循环作用,有利于骨髓造血细胞发育增殖、分化、成熟、释放。另外,再障病人往往有反复出血史,这些“离经之血,亦是瘀血”。它如气虚可导致血行滞缓,也会造成留瘀,故张锡纯说:“劳瘵者,多兼瘀血。”这是很有道理的。然而,使用活血化瘀之品多在出血停止后,出血正盛时则宜慎用。这一方面是出血后有离经之血,祛瘀可以生新;另一方面出血停止后,往往用温补脾肾药调治,此时加用活血化瘀药,可以通过扩张微血管,改善微循环,与温补脾肾药配合,有利于对骨髓发生作用,而促使造血。
白血病当以攻邪为主
白血病是造血组织恶性增生性疾病,病情凶险,有发热、出血、贫血、肝脾淋巴结肿大等症状,一般称“血癌”。中医文献无白血病名称,但据其症状似属“血证”、“虚劳”、“癥积”范畴;急性白血病或慢性白血病急性变时,又属温病范围。白血病既有神疲乏力、消瘦、面色苍白等气血虚症状,又有脾肿大、淋巴结肿大、发热出汗等邪实表现,所以临床往往虚实互见。然白血病关键是“邪实”,治疗当以攻邪为主,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以折其锐气。犀角(也可用水牛角代)入血,有凉血散血,降低白细胞作用,血证病人,每常选用;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夏枯草、马兰根、射干,有解毒抗癌作用,也是治疗白血病的常用药。脾肿大属“癥积”,《医学心悟》说:“积者,推之不移,成于五脏,多属血病。”治疗癥积,《读医随笔》说:“行血之药,如红花、桃仁、茜草、归须、茺蔚子、三棱、莪术之属皆是也。”这些都很有参考价值。白血病经过清热解毒抗癌药治疗后,病情稳定,往往但见虚象,如头晕目眩、神疲乏力、口干、脉细数等症,此时补虚治疗,也宜清滋为主,不可温补脾肾,药如太子参、麦冬、石斛、鳖甲等品。这与再障补虚不同,因温补脾肾之品,能助火生热,“气有余便有火”,“壮火食气”,会造成病情反复。
例1吴某,女,18岁。
患者因有再障史8年,以心悸、头昏、鼻衄、齿衄、皮下出血10天而入院。查血象:血红蛋白40g/L,红细胞1.38×1012/L,白细胞2.4×109/L,血小板28×109/L。骨髓检查报告:有核粒细胞增生不良,呈“再障”贫血骨髓相变化。诊见:面色㿠白,脱发显著,眼睑、指甲、口唇苍白,倦怠乏力,经闭,有少量鼻衄及齿衄,左下肢有紫癜,舌淡苔少,脉细数无力。证属虚劳、血证,治宜补气摄血,凉血止血,以当归补血汤加味。处方:
药后赃止,体力未复,原方去茅根、仙鹤草、藕节,加补肾、活血之品:鹿角片3g,巴戟肉、山萸肉各9g,菟丝子、鸡血藤、丹参、赤芍各12g,加减调治10个月,症情稳定。血象检查:血红蛋白65g/L,红细胞2.25×1012/L,白细胞3.8×109/L,血小板42×109/L。骨髓呈增生活跃变化。出院继续调养,以资巩固。
例2吴某,男,48岁。
患者乏力8个月,加重4个月,并出现消瘦,面色苍白无华,出汗,有低热及下肢浮肿,脾肿大,下缘脐下3cm,右缘过正中线2cm,质硬,两腋下各有2〜3个黄豆大小淋巴结,左大腿内侧有一5cm×5cm大小陈旧性瘀斑。实验室检查:白细胞250×109/L,中性0.55,中幼粒0.25,晚粒0.08,酸性0.04,淋巴0.08,血红蛋白98g/L,血小板90×109/L。血片AKP积分0/100个中性分叶核。骨髓象报告:有核细胞极度增生,呈“慢粒”表现。收住入院后按上述见症,结合舌红苔薄,脉弦数,诊为邪毒入髓伤血,气血虚兼血瘀,急拟清热凉血,防热盛动血。处方:
二诊:胁下胀痛好转,未出现新的瘀点,仍以前方去栀、芩、紫、玄、楝、延,加三棱6g,莪术9g,鳖甲12g,牡蛎15g,赤芍12g,夏枯草、郁金各9g。
三诊:症情稳定,汗止热退,胁下肿块缩小。血象报告有改善,白细胞已下降至130×109/L。原方去生地、川芎、牡蛎、夏枯草、郁金、丹参,加太子参、麦冬各12g,石斛10g,桃仁9g,鳖甲12g。
上方加减服3个月,白细胞逐步下降,至出院时7_I×109/L,分类正常,未见幼稚细胞,血红蛋白上升至113g/U脾脏明显缩小,从脐下3cm到不能触及,腋下淋巴结消失。骨髓象报告呈白血病缓解期。近期疗效显著,出院随访调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