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伍肉桂,秘红咯血方

名医简介

王少华(1929〜),江苏兴化市中医院主任医师。

秘红丹见于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由一钱大黄末,一钱肉桂末,六钱生赭石末组成。“治肝郁多怒,胃郁气逆,致吐血、衄血,及吐衄之证屡服他药不效者,无论因凉因热,服之皆有捷效”。方中大黄,有泻火化瘀作用;赭石凉血以止吐衄,镇逆以使血趋下;肉桂甘辛大热,气味俱厚,下行温肾,伍益肾药可补命门元阳,又能引火归原。对上焦血热妄行,同时又有下焦虚寒之复杂证候,用以配伍清热凉血之品,可收温下清上,并行不悖之功。据临证经验,用大黄6g,肉桂3g,则为寒热配平,作散剂用,可降胃平肝。若大黄用量大于上述比例,则药性偏凉,其功重在泻胃火、化瘀血,适用于寒热错杂,热重寒轻,实甚于虚,或实热真而虚寒假,有格拒之证者;若肉桂用量大于上述比例,则药性偏温,重在温补命火,引火归原,同样适用于寒热错杂,但寒重热轻,虚甚于实,或虚寒真而实热假之证。如肾水亏损,肾火上浮而失血时,则肉桂与大黄应小剂量(或去大黄),作引火归原之计,并须配合滋水之剂如六味地黄丸、二至丸等,务使火归水中。

张锡纯创制秘红丹,旨在降胃平肝,治肝郁多怒,胃郁气逆之吐衄,而余则用以清泻火热,温阳祛寒,治寒热夹杂之血证。张锡纯所举治例乃一青壮年妇女,余则多用于半百以上之人。盖人过半百后,阴阳俱衰,急需燮理,此刻用秘红丹似更合适。秘红丹的适应证,其病因不分内外,但病机有两方面:一为上热下寒;二为上热而下肾阴不足,虚火上炎。病位以肺肾为主,病变涉及面较广,有消化、呼吸、泌尿等系统。使用秘红丹主要应掌握病机,然后根据各病种的寒热偏颇,确定大黄、肉桂二者之用量,并伍用其他相应药物。又,此二药均具峻烈之性,不宜长期使用,获效后即撤去为是。

秘红丹除用治咯血外,尚可用于吐血、衄血等血证。

例1孙某,男,61岁。1980年12月13日诊。

咳喘16载,近年来遇寒必发。今岁入冬经月,咳喘日增,喘甚于咳,动则尤剧。4日前突然咯血,色鲜紫不一,有块,胸次窒闷,自述如石压抑,出血后胸闷稍宽,腰膝酸冷,四末不温,面色㿠白,脸浮,纳谷减半,尿清。舌淡,边有齿痕,苔白滑;脉沉滑。是证咯血实由咳喘而来,咳喘为本,咯血为标。治病必求于本,先予局方苏子降气汤合景岳贞元饮出入。服后咳喘始效而终不效,日必咯血3〜5口,或带血丝,偶或间断一日,未几又作。反复经6次,改用归脾以统血,不效;再用八味肾气丸以引火归原,又不效;参人生地、白及、赤芍等凉营止血、活血化瘀之品,仍不效。八诊时细询,得知五诊后咳嗽加重,痰多且黄而厚,口干不思饮。舌苔白而干。本证上有痰热,下有宿寒,拟用秘红丹治之:

肉桂3g、大黄6g、代赭石6g、共研极细,分为6包。每日3次,每次1包,用黄芩4.5g,桔梗9g,煎汤,兑入竹沥1匙送服。服2剂,血仍未止。当系证重药轻之故,遂倍用秘红丹,服后血即止,咳亦缓解。

例2方某,男,51岁。1981年3月10日初诊。患虚劳32载,终年咳嗽,失血达20余次,近8年来证情较稳定。今岁春初操劳,再则急躁戕肝,肝火下汲肾阴,以致咳呛益甚,咯痰不爽,病情日增,继之突然咯血,量少,日约2〜3口或5〜7口不等。半月来叠进清金润肺、凉血止血之剂而血不止。午后颧红,掌心灼热,口不渴,腰酸楚,齿坠发落。舌红少苔,脉象细数。一派少阴见证,失血之由当系肾火上灼肺络所致,拟滋肾凉肝,引火归原;又昨夜骤然小便滴沥而下,少腹胀满拒按,治宜兼顾之。仿秘红丹合二至丸、滋肾通关丸加味:

女贞子10g、墨旱莲10g、生熟地黄各12g、丹皮9g、知母9g、炒黄柏9g、白茅根9g、肉桂3g、升麻3g、大黄4.5g。

2剂后小便畅通,腹胀全消,它症未减。原方去黄柏,加代赭石15g,又服2剂,咯血止,颧赤内热亦渐缓解,仅咳嗽未曾根除,遂停药。

条目信息
1
摘自《古今名医临证金鉴·血证卷》
2
本条ID:151537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