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劳沉疴,切勿株守一法;顾护脾肾,唯求辨证收功

名医简介

邹云翔(1896〜1988),著名中医学家。

对尿毒症病机,一般认为是肾病日久,因失治或误治致肾功能日益衰退,气血阴阳虚惫,肺脾心肝等内脏功能亦为之虚损,故在治疗上处处维护肾气,以求增一分元阳,多一分真阴。

治疗肾病与治疗其他疾病一样,除强调维护肾气外,还非常重视保护胃气,反对使用败伤胃气之方药。症见呕哕不能食者,乃由肾气衰败,内毒蕴于胃腑,致气逆不降,治应健脾益肾,和胃降逆;内毒蕴肠,气虚下陷,致大便溏泄不已,治宜健脾升阳,补肾暖土;如血枯肠燥,大便干结者,则以养血润肠、清养肺气治之。

尿毒症病情复杂多变,治疗要重视辨证施治,整体治疗,不要见肾只知治肾。如董案(见后),病发于暑天,症以呕吐为主,辨证为暑热呕吐,以清暑益气,芳香化浊,和胃降逆等法治疗而获良效。又如赵案(见后),为肝肾阴虚,气血两亏,从滋肾柔肝,补养气血等法治疗并配合药酒和血通脉,使肝肾功能获得改善。亦有阴阳气血虚损症状明显者,根据阴阳互根,气血相关,脏腑之间相互制约和依存的关系,注意运用补益气血,调摄阴阳,肺脾肾心肝并治等法,获得效验。若见面色黧黑灰滞,唇舌瘀紫,或女性患者有经闭等症状者,用活血化瘀,和血通脉之品皆能有效。如有出血,可用健脾统血,补气摄血,滋阴清热,温经摄血,补肾固摄等法。如出血量多,虚脱衰竭者,可用回阳救逆等法。

鼓舞胃气:

炒秫米15g、生谷麦芽各9g、鲜莲子15g、小红枣7个(切开)、炒陈皮3g、佛手片3g。

消除腹水:

炒秫米15g、生谷麦芽各9g、鲜莲子15g、小红枣7个(切开)、炒陈皮3g、佛手片3g。

消除腹水:

金匮肾气丸引(包煎)饭赤豆15g、车前子15g。

清养肺气:

南沙参9g、北沙参9g、炒潞党参15g、活磁石9g。

活血化瘀:

桂枝尖2.4g、炒当归9g、焦白芍9g、川红花9g、炒桃仁。

根据《内经》“肾主骨”,“肾生骨髓”,以及“肾者,作强之官,技巧出焉”等理论,对肾性贫血、肾性骨痛,运用强肾坚骨填髄之法而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赵某,男,38岁,1966年9月16日初诊。

患者于1958年因浮肿乏力,尿检异常,被某医院诊断为慢性肾炎,经治疗,病情稳定。1966年5月下旬,恶寒头痛,气短乏力,眼睑浮肿,应胀便稀,日行5、6次,无脓血及粘液,继则呕吐,而于5月25日住入某医院。经检查,腹部有移动性浊音,尿检;蛋白++,脓细胞0〜1/HP,颗粒管型0〜3/HF,尿浓缩稀释试验夜尿总量1400ml,比重1.009,血非蛋白氮51.8mmol/L(72.6mg/dL),二氧化碳结合力14.7mmol/L(32.8容积%),血钾4.28mmol/L(4.28mg当量/升),钠102.6mmol/L(102.6当量/升),氯化物106mmol/L(106mg当量/升)。诊断为慢性肾炎、早期尿毒症。经西医治疗,病情有所好转,于1966年7月1日出院。9月16日,由单位医务室医师陪扶求诊。症见头昏乏力,腰府酸痛,苔色淡嫩,脉象细弦。血压22.7/13.3kPa,尿检仍有蛋白、管型、红细胞、白细胞等。证厉肾劳,气血不足,肝肾两虚,治当兼顾。

潼沙苑9g、白蒺藜9g、枸杞子12g、煅磁石18g、怀牛膝5g、西当归9g、绵黄芪9g、潞党参9g、炒红花5g、金狗脊9g、核桃肉9g、炒菟丝子12g、南沙参9g、海蛤壳9g。

药后精神好转,至10月,尿常规检査蛋白阴性。时觉腹胀,吃凉性食物后腹胀明显,甚则腹泻。系脾肾阳虚之征,以原方加胡芦巴、紫河车、佛手片后腹胀戚轻,然头昏腰酸仍作。1967年4月加服药酒方:

制狗脊15g、炒巴戟天15g、怀牛膝15g、川断肉15g、西当归24g、麦门冬12g、潞党参15g、大熟地9g、杜红花9g、小红枣7个(切开)、陈橘皮9g、生薏米9g。

用优质黄酒1.25kg,浸1周后服用。

服药酒后头昏好转,但停药后即发,配合煎剂持续服用。

1967年5月中旬起,又纳少,便稀不能成形,矢气频转,从扶脾升阳.芳香化湿法治疗。处方如下:

午时茶3g、炒山药12g、炒扁豆12g、炒党参9g、云茯苓9g、焦六曲9g、干荷叶9g、藿香正气丸5g、药后胃纳好转,大便成形。又继服补益肝肾原方。于1967年上班,参加工厂轻工作。1969年8月复查血非蛋白氮27.4mmol/L(38.5mg/dl),二氧化碳结合力24.2mmol/L(54容积)。1970年起参加重体力劳动。

1971年6月23日,因工作忙累,致腰酸头昏,口干便难,肢麻抽搞。尿检:蛋白++,红细胞+++。脉细缓。血压U.7A2kPa。仍宗补益肝脾肾法,服用汤剂、药酒。汤剂方:

炙黄芪18g、潞党参18g、枸杞子15g、川石斛15g、功劳叶15g、怀牛膝9g、活磁石9g、佛手片9g、杭白芍12g、炒山药10g、二至丸9g。

药酒方:

制狗脊18g、巴戟天18g、制首乌30g、枸杞子46g、大熟地24g、潞党参30g、潼沙苑30g、怀牛膝30g、川断肉30g、杭白芍15g、炒川连9g、黑玄参24g、肉桂心0.9g、炒杜仲24g、西当归18g。

黄酒1.5kg,浸1周后服用。

上药服至1971年7月初,头晕,肢麻,抽搐等症均好转,服至7月底,尿常规检査蛋白阴性,肾病已达临床治愈。症情稳定而停服中药。1977年8月,患者来本院复査,自觉无不适感,体力充沛,能参加重体力劳动,已长期不服任何药物。观其面色红润,复査血尿素氮6.4mmd/L(10mg/dl),肌酐正常,二氧化碳破结合力22.8mmol/L(50.8容积%,血浆白蛋白46g/L(4.6g/dl),球蛋白30g/L(3g/di>,胆固醇6.6mmol/L(253mg/dl)。

本例肾劳,气血阴阳俱虚,脾肾功能衰退,木失涵养,肝阳上亢,故用气血双补,阴阳平调,健脾益肾以养肝木。必须坚持长期用药,方能获得如此效果。

临床常用药酒方治疗肾功能不全,大多有效,肾功能不全,症见血脉不和,肾络不通,邪气蕴结,腰府酸痛,血压升高者,用调补之剂,和血通络之品,黄酒浸渍,去渣取汁服用,其效较之丸散膏丹为佳。盖酒能行药性之滞,通邪气之结,逐隧道之涩,和血脉之壅。药酒尚有能长久保存,服用方便,患者易于接受等优点。

药酒制法有两种:一、将药料浸渍酒内,密封,经过相当时期(夏天一周,冬季适当延长),去滓应用;二、将药料浸酒中,置瓦罐中隔水加热,至酒沸腾,然后连滓入缸内,趁热密封,静置相当时期,去滓澄清,收贮备用。

例2暑热呕吐(慢性肾炎、尿毒症)

董某,男,43岁,干部,1970年7月16日初诊。

1970年7月初发热腹泻,日解20余次,质稀如水,呈酱油色,稍带粘液,前几年有腰酸乏力病史。曾用抗生素而热退,大便次数减少。但又反复呕吐,吐出深咖啡色液体,不欲进食,大便色黑。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而于7月7日住入某医院。入院后仍呕吐不止,尿童减少。尿检:蛋白+++,血非蛋白氮130.6mmol/L(183mg/dl),二氧化碳结合力19mmol/L(42.3容积%),肌酐(13mg/dl),血钾1.75mmol/L,钠142mmol/L,氯化物107mmol/L。诊断为慢性肾炎尿毒症,尿毒症性胃炎,上消化道出血。采用补液,纠酸,补钾,止血等措施,出血减少,但仍呕吐不能食,于7月16日会诊。

病始腹泻发热,继则呕逆频仍,今已泻止热退,但恶心呕吐,不思饮食已周余,口渴不欲饮,大便已由酱色转为棕色,精神倦怠,卧床不起,脉细数(96次/分),舌绛。血压17.3/10.7kPa,暑热为患,致胃逆呕恶,病势重笃,未可忽视。治当清暑益气,芳香宣浊,和胃降逆。

鲜荷叶9g、广藿梗9g、紫苏叶9g、潞党参10g、川石斛12g、姜汁炒川连3g、姜竹茹云茯苓15g、佛手片9g、六一散12g、炒红花9g、鲜芦根30g。

西药继用补液、补钾、补钙等措施治疗。

7月18日二诊;前拟清暑益气方,昨日呕吐已减,今欲进饮食。复査血非蛋白氮降为81.3mmol/L(114mg/dl),病有转机,仍以原法踵进。

生黄芪10g、潞党参15g、鲜荷叶5g、广番梗云茯苓15g、川石斛9g、焦白芍9g、炒川连2.4g、扁豆衣12g、炒红花9g、鲜芦根60g。

7月20日三诊:食欲略振,已能进些饮食,精神好转,口不渴。血非蛋白氮下降至64.2mmol/L(90mgAil),二氧化碳结合力为25.5immol/L(56.7容积%),血钾从18日后停止补液、补钾等措施。食后仍感胃部不适,偶感恶心,脉细数(104次/分)血压18.7/12kP。方拟斟酌前制,以冀续效。

紫苏叶1.5g、炒川连2.4g、姜竹茹12g、鲜荷叶5g、潞党参9g、云茯苓12g、枸杞子9g、肥知母9g、黄柏炭3g、江枳实3g、生玉竹9g。

7月22日四诊;泛恶已止,纳食增加,胃气已醒,脘不胀痛,大便色黄,质已成形,小溲通畅,浮肿退,寐不实,脉细数(96次/分),苔色正常。査血钾4.05mmol/L,病情已趋稳定9昨日上消化道钡餐透视未见异常。原方有效,再拟化裁前制:

紫苏叶0.9g、姜川连1.Sg潞党参12g、云茯苓12g、鲜荷叶3g、广藿梗5g、生薏米12g、枸杞子12g、炒玉竹炒陈皮3g。

7月28日五诊:病情大有好转,自觉不适感消失,食欲佳。査血非蛋白氮55.6mn10i/L(78mg/dl),酚红排泄试验30%(2小时)。血压18.7/12.8kPa。病势已稳定。脾虚两亏,气血两虚,予健脾补肾,补气养血,图本治疗。

潞党参12g、云茯苓12g、枸杞子9g、活磁石9g(先煎)、骨碎补9g、西当归9g、杭白芍9g、真阿胶3g、熟枣仁9g、炒玉竹5g、炒陈皮3g。

经上方治疗至9月中旬,已无不适之感,尿复査无异常,肾功能正常,血化验红细胞3.59×1012/L。至11月11日复诊时,症情稳定,以原意巩固之。

潞党参15g、淡附片3g、枸杞子12g、西当归9g、紫丹参9g、单桃仁9g(杵)、杜红花9g、柏子仁12g、朱茯苓9g、炙远志6g、炙甘草3g。

服至11月底停药,参加车间轻体力劳动。1971年5月复查酚红排泄试验已升至72%(2小时)。

1973年2月,发热后病情反复,腰痛乏力,胸痛心悸。2月22日査血非蛋白氮40.6mmol/L(57mg/dl);尿检:脓细胞++,红细胞+++;血压正常。脉细数(120次/分),苔薄腻。从补气通阳,健脾化湿,活血化瘀,滋阴宁心法治疗。

潞党参24g、薤白头5g、瓜蒌仁9g、制苍术5g、单桃仁9g、杜红花9g、紫丹参9g、朱云苓9g、川石斛15g、二至丸12g(包煎)、杭白芍9g、芦苇根60g。

服药后自觉症状逐渐消失,各项化验亦恢复正常,至4月份停药,上班工作,但劳动时体力仍差。至1976年后,体力渐复正常,可参加重体力劳动。1978年5月来院复査,形体壮实,面色红润。自述胃纳很好,日进O.6kg。自1973年4月份停药之后,直至1978年夏季,未再服药。1978年6月1日复査,血尿素氮5.2mmol/L(14.5mg/dl),二氧化碳结合力26.lmmol/L(58.2容积),肌酐亦正常,胆固醇6.lmmol/L(236mg/dl),血压15.5/10.4kPa,尿检:偶见透明管型。追访8年,肾功能恢复较好,疗效巩固。

条目信息
1
摘自《古今名医临证金鉴·水肿关格卷》
2
本条ID:151122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