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简介
王瑞道(1939〜),青岛医学院主任医师。蛋白尿为慢性肾病主症之一。王师认为,蛋白为人体之精微物质.从尿而泄,其病机主要与脾气受损、湿浊内生有关。清气不升,湿浊下注,清浊不分而形成蛋白尿。正如《内经》所云:“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脾土不足,则肝木易乘之为害,而致肝郁脾虚,气滞湿阻。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有滋养先天之功用,若脾不生精,先天失养,则肾气亏虚,气化不利。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若气虚无力,则血行不畅而生瘀血。湿滞日久,易从热化,而成湿热之害。故治疗蛋白尿当以健脾益气、升阳除湿为主要治法。
完带汤出自《傅青主女科》,原方为脾虚湿盛之带下而设,方由白术、山药各30g,人参6g,黑芥穗、白芍、车前子、苍术、陈皮各10g,柴胡、甘草各3g组成。
方中重用白术、山药、人参健脾祛湿为主药;佐车前子利湿,伍白芍、陈皮以行气活血,调和肝脾;甘草调和诸药。纵观本方,药性平和,温而不燥,补而不滞,配伍精密,寓意深刻。诚如其自注:“此方脾、胃、肝三经同治之法,寓补于散之中,寄清于升之内,升提肝木之气,则肝血不燥,何致于克脾土,补益脾土之元,则脾气不湿,何难分消水气?至于补脾兼以补胃者,由里及表也,脾非胃气之强,则脾气之弱不能旺,是以补胃正所以补脾耳。”王师说:本方功能健脾益气,升阳除湿,调肝和血,抑肝则脾气可旺,脾旺则肾气自充,颇合慢性肾病蛋白尿之病机。
慢性肾病常见症状为蛋白尿持续不退,间有血尿,神倦乏力,少气懒言,纳呆便溏,面色萎黄,四肢消瘦,苦淡体胖有齿痕。根据兼证不同,均可以本方加减治疗。根据王师经验,为加强本方益气之力,常加用黄芪、白果,称为白芪完带汤。若见头晕耳鸣,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舌红少苔者,此为气阴两虚,将人参易为太子参,合六味地黄丸。若见阴虚阳亢,头痛头晕,血压升高者,去人参加知母、黄柏、熟地、黄芩、龙骨、牡蛎、桑寄生;若见腰酸乏力,畏寒肢冷,小便清长者,此为脾肾气虚,加菟丝子、杜仲、桑螵蛸、仙灵脾、鹿角霜等;若阳虚水泛,浮肿尿少者,加附子、泽泻;若见气虚自汗,平素易感冒者,合玉屏风散;兼咽喉肿痛,口渴欲饮,鼻塞流涕者,此为风热上扰,加元参、野菊花、银花、蝉蜕、牛蒡子;兼见腹胀纳呆,下肢微肿,口苦咽干,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腻者,此为湿热内盛,加黄柏、石韦、薏苡仁、白花蛇舌草、知母等;若见腰痛较剧,面色晦暗,病程较长,舌有瘀斑者,此为内有瘀血,白芍易赤芍,加水蛭、丹参、益母草、桃仁;兼见血尿者,加琥珀、旱莲草、小蓟。
王某,男,20岁。患慢性肾小球肾炎2年,曾用激素及中药治疗,效果欠佳,尿蛋白持续在(++〜++++)之间。
现症:身倦乏力,精神不振,腰膝酸软,小便混浊,纳食一般。舌体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缓有力,测血压:16/lOkPa,查尿蛋白1.5g/L,颗粒管型0〜1。血常规;血红蛋白115g/L,白细胞6.9×109/L,N0.72,10.28。肾功及肝功正常。诊断为慢性肾小球肾炎(普通型)。四诊合参,王师辨为脾气虚损,湿浊下注,久病及肾。治宜健脾补肾,升阳除湿。
处方:
日1剂,水煎服。服上方10剂后,精神转佳,体力增加,查尿蛋白0.3g/L。虑其久病入络,为加强其活血之力,上方去苍术,加丹参30g,水蛭6g。服30剂后,尿蛋白转阴。后以此方略事增减,服药半年而愈。1年后随访,再未复发,已正常工作。
(吕贵东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