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简介
万文谟(1923〜),武汉市第九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心悸属肝心同病者,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如高血脂所致的脂肪肝与冠心病,乙型肝炎病毒所致的肝炎与心肌炎,红斑狼疮所致的肝心受损以及心衰所致的心源性肝硬化等,还有其他原因引起两脏同时发病或先后病变的情况。对待这些患者,常运用中医学的脏腑、气血、阴阳等变化机理相似之处,进行“异病同治”,往往收到较好的效果,也有一得之见,举例讨论如下。
例1尹某,男,29岁,工人。1982年5月10日初诊。
患者于1981年春住某医院29天,诊断为病毒性肝炎、急性无黄疸型、HBsAg阳性。同年秋,又住该院24天。诊断为:病毒性肝炎,慢性活动期,HBsAg阳性,病毒性心肌炎。2次均以病情稳定,肝功正常出院。但出院月余,又见肝功异常。据云近两三年来易于感冒,现又病发3日,症见头痛鼻塞,咳嗽流涕,身热恶风,汗出少许,胁肋隐隐作痛,脘腹胀气不适,动则心悸气短,胸闷不畅,口苦微干,纳食不振,小便黄,大便成形。査其舌苔薄黄,脉数而结代。体温37.8℃,肝可触及,肋下1cm,稍硬。肝功:
谷丙转氨酶200U以上(赖氏法)。乙肝三系:HBsAg阳性,抗-HBc阳性。心率96次/分,心尖区可闻轻度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中医诊断:胁痛,积聚,心悸。辨证:上焦风热未清,中焦湿热羁留,进而痰阻、气滞、血瘀为患,以致气阴两伤,心血不畅,肝血瘀阻,脾运失常。法拟:清热祛风利湿,化痰理气以除邪;益气养阴,调肝理脾,肃肺宁心以扶正。
处方:
连服12剂,寒热渐退,诸症减轻。苔薄黄,脉细数(90次/分),结代减少。拟法如前。
处方:
连服30剂,心悸好转,肝区稍有不适,再仰原方略为增损,服药至1984年10月,以后多次复查肝功及心电图正常。现查5年未见复发。
例2肖某,男,54岁,干部。1975年8月22日初诊。
患者于1961年发现无黄疸肝炎,经治疗好转,以后肝功小有反复。1975年初,又发现高血压及冠心病。现症见脘腹胀气,胸胁疼痛,头晕心悸,夜寐不宁,口干,微苦,小便微黄,大便干结。苔薄黄,舌边瘀斑,脉弦滑。肝于右肋下可及1cm,质稍硬。A超:肝界上在5肋间,下在右肋下1cm,剑下3cm,肝厚12cm,密集微小波,出波衰减。提示为:慢性肝炎,脂肪肝。肝功:谷丙转氨酶220u(金氏法),血胆固醇250mg/dl,心率51次/分,心律齐。心电图ST段轻度下降,提示为:心动过缓,冠心病。中医诊断:胁痛,心悸。辨证:始为湿热羁留,继而痰阻血瘀,以致气阴两伤,心肝血行不畅,脾胃运化失常。拟清湿热,化痰瘀,养气阴,调心血,和脾胃。
处方:
连服1个月,复查肝功正常,胆固醇250mg/dl,胁痛、心悸均见好转。再仰原方略有加减,继续服用,并配合运动锻炼。至1984年以后,血压渐趋稳定,肝功未再异常,心电图大致正常。至今(1989年)健在。
例3王某,女,47岁,农民。1974年11月28日初诊。
患风心病10年,曾因心衰住院3次,病情时轻时重,时发时止。因心悸加重并发黄疸而就诊于中医。初诊时,症见面目发黄,胸闷不畅,心悸气短,疲乏无力,脘腹胀气,纳食不振,恶心厌油,下肢浮肿,腰膝酸痛,小便短少色黄,大便尚可,月事已绝2年。苔白腻带黑而润,舌质淡紫,舌边齿印,脉细数。心率100次/分,心尖部可闻Ⅰ〜Ⅲ级隆隆样舒张期杂音,触诊肝脾肿大,下肢指压凹陷。心电图提示:右心室肥大。A超:肝上界7肋间,右肋下9cm,脾界左肋下7cm。肝功:黄疸指数30u,谷丙转氨酶260u(金氏法),麝油14u。血沉54mm/小时。抗“O”833u。西医诊断: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并心衰,心原性肝硬化。中医诊断:心悸,黄疸,积聚。辨证:久病心气不足,心血不畅,脾运失常,继而湿热蕴遏,肝胆疏泄不利。治拟养心气,调心血,和脾胃,利湿热。
处方:
连服6剂,小便增多,心悸好转,下肢浮肿减轻,精神纳食转佳。原方加益母草15g,再服12剂。面目黄染已退,下肢不肿,复査肝功正常,血沉32mm/第1小时。继续前法,改处方为:
熬成膏剂,每日约服60ml(含生药60g左右),每早含化红参30g左右,1年后(1976年3月10日),康复如常人,复查肝功、血沉正常,B超:肝大3cm,脾大2cm。心电图大致正常。心率76次/分,心尖部仍有轻度舒张期杂音。以后每年服以上膏剂2〜3料。至今历时12年未见病情反复,并能参加正常活动。
“异病同治”与“同病异治”导源于《内经》。大意是各种不同的病,出现相同的机制下,用相同的方法,取得好转或痊愈,谓之异病同治;同一种病,由于自然环境、生活条件的影响,以及素体上的不同特点,证候表现不同,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辨证施治,谓之同病异治。张湛云:“病有外异内同,内异外同”,我们祖先没有方法去辨识“内异”和内病无外症可辨的情况,现在可借助于科学技术,结合现代的认识去开辟新途径,提高中医水平。基于上述启示,选择现代医学诊断肝、心二脏同时病变的患者,取其病名病位之异,运用中医学的病因病机之相同进行异病同治,从而获得较好的疗效,在这些两脏同时受病的患者中,病程的长短,病邪的深浅,阴阳、气血的盛衰,标本的先后又各有不同,可以说异病之异中有同,同治之同中有异。但必须“谨守病机”之大同,采取灵活配方之小异,才能取得预期的疗效。
以上肝心同治的依据是:脏腑辨证为经,气血阴阳为讳。如肝的主要功用是既能贮藏有形之血,又能疏泄无形之气,有“以血为本,以气为用”及“体阴用阳”之称。心的主要功能是“主血脉”及“藏血脉之气”,使血液在脉管中运行不息,从而供应全身的需要。二者为相生关系,若血脉充盈,则心有所主,肝有所藏,以维持它们的正常生理功能。反之,心血不足,则肝血亦常因之而虚;肝血不足,心血亦因之而损。若心血不畅,肝血可见瘀阻;肝血瘀阻,亦可见心血不畅,故二脏同病时,以调理气血为治疗大法,调理气血中又以心气心血为主,如以上3例中的药物配伍均含有炙甘草汤与生脉散等方组成的内容,有“治病必求于本”之意。
怔忡之作,前人曾提出:“夫怔忡者,此心血不足也,……真血虚耗,心帝失辅,渐成怔忡;……又有冒风寒暑湿,闭塞诸经,令人怔忡;五饮停蓄,堙塞中脘,亦令人怔忡。”除此尚有痰火为患,或瘀血内阻等原因。根据这些论述,在扶正祛邪上也有所侧重,如例1湿热偏重,故重在清利湿热;例2血瘀偏盛,故重在化瘀;例3为心之阳气不足,故重在调补心之阳气。
心肝病变的发生,有标本先后之异,治愈也有先后之别,一般是急性病变同时发生,病因病机相同较多,可见同时转归;慢性病变病因病机上程度上稍有差异,多见先后转归。由异病同治到同中之异,也要因人、因时、因病制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