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简介
俞长荣(1919〜),福建中医学院教授,著名中医学家。胃脘久痛是指胃脘时痛时止,断续发作达2个月以上者。其证有寒热虚实之分,治法有温清补消之别。俞氏最常用的有3个方:香砂理中汤、一贯煎、半夏泻心汤。
香砂理中汤
胃脘痛属虚寒者颇多。寒凝则气滞,气滞则痛。寒有2个来源:一是外来,如触冒寒邪,或饮食生冷;一是素体脾胃本寒。气滞也有两个原因:一是寒凝气滞(包括外寒和素体寒一是气虚或气郁。气虚何以能滞?滞,一指抑塞,一指不流畅。气虚则运行无力,已具有流畅因素,若再加上寒的诱因,必凝滞抑塞而作痛。故虚寒的胃脘久痛,既有气虚又有气滞,宜温补中焦(脾胃)佐以理气行滞为治,香砂理中汤是首选方剂。
本方针对脾胃虚寒气滞而设,其应用主要是以病者的自觉症状为据(无论是各类胃炎或溃疡病)。在自觉症状中,尤应从痛、胀、呕、泄中抓辨证要领。
1.痛:一般只隐隐作痛,偶有痛较剧者但还不致达到钻心彻背难以忍受程度。因系气虚兼气滞,故空腹痛与饱腹痛、喜按不喜按没有一定规律。
2.胀:气滞则胀(饱满感),食后更显,病者常喜自己按抚胃脘,或有意识地嗳气而觉舒。
3.呕:或呕痰沫,或吐清水,或清涎自涌。
4.泄:指腹泄。大便次数不定,每日可1次也可10余次,便质软或稀溏,易通,无里急后重或不爽感。此外,饮食喜恶,也是辨证的主要依据之一。至于脉象、舌苔只作参考。二者比较而言,后者诊断意义似更大。若舌质淡,苔薄白或白腻有助确诊。但也有少数病例因脾气下陷,津液不能上承而现舌干,辨证又当更进一层。
本方无须过多加减,若久痛持续或面色不荣,可加当归、香附以活络行气;形寒肢冷,脉沉微者,可加附子。
一贯煎
一贯煎则是用于肝胃不和而致的胃脘久痛。肝胃不和多由肝气郁逆犯胃所致,病位在胃,病源在肝,初起只须用柴胡疏肝饮、四逆散之类疏泄肝气即可。但因是久痛,病久多虚,不唯胃虚,肝亦虚(肝气郁,肝阴虚)。盖肝气久郁则化火,火甚则灼阴。此时欲平肝气,必须养肝;欲制肝逆,必须养胃。若徒疏肝气,恐有劫阴之弊;阴愈伤,气火无所制,必更加横逆犯胃。一贯煎以生地、枸杞、当归养肝,以生地、沙参、麦冬养胃,以金铃子疏肝缓痛。药只6味,而治疗作用却相当周到。
应用本方治胃脘久痛的辨证要点在于:
1.痛多于胀。其痛为隐痛、烧灼痛或刺痛,偶有剧痛,但尚能忍受。
2.平时易激动,情绪较紧张;睡眠不佳或伴有耳鸣,健忘。
3.口苦而干;便秘或便干,有热感。
4.舌质多偏红,舌苔薄黄或少苔;脉弦(包括细、滑、虚等兼弦脉)。若从病者的饮食喜恶看,香砂理中汤证喜温热,恶寒凉;一贯煎证则喜凉恶热燥。从生活史来说,前者应多注意饮食习惯,后者则应注重视其精神因素。
半夏泻心汤
半夏泻心汤适用于寒热虚实夹杂的胃脘久痛。从理论上说,病由寒热虚实夹杂所致,药以寒热消补兼施,尚能说得过去。但从实践上说,《伤寒论》立此方是为治“心下痞”。痞是不痛的,后世医家引用此方治胃脘痛亦不多见。临证最初用此方治胃脘久痛也是从一次偶然的机会悟及。
杨某,女,17岁,1963年2月初诊。以胃脘痛4年,食入即吐或朝食暮吐2个月来诊。当时认为,痛为宿恙,吐属新病,新病为急,宜先治吐。方用半夏泻心合旋覆代赭汤(次诊旋覆代赭改左金丸)加减。吐平后以生姜泻心汤(即半夏泻心汤加生姜1味)巩固。3个月后询知,不但呕吐无再发,且胃脘痛亦消失(见《伤寒论汇要分析·少阳病篇》)。嗣后,便依据此方药物配伍特点,应用于寒热虚实夹杂的胃脘痛,屡经验证,效果很好。实践体会,胃脘久痛属纯寒纯热者固多,而寒热夹杂者亦复不少;至于虚中夹实,实中夹虚者更属常见,因而半夏泻心汤的临证应用机会甚多。
由于寒热虚实夹杂,呈现病情无常,因而尚难确切提出半夏泻心汤的应用标准。一般说,病者既有寒象又有热象,主要有下述2种表现:(1)上热下寒,如既有口干口苦,舌红,泛酸,又见大便溏薄易通,甚或完谷不化,小便清长;(2)上寒下热,如既有清涎自涌或呕吐清水,口淡,又见大便粘腻不爽,小便短赤。
既有实象又有虚象的主要依据:
1.素体与病情表现不一致,如饥饿时痛,得食则缓解,痛时喜按,多属虚象,但外观患者形态尚壮实,举止及精神不亚于常人;或与之相反,外观虚弱,精神萎靡,而痛动拒按,且有泛酸嘈杂,甚或大便秘结。
2.症状与脉象舌象不一致,如痛只绵绵,喜按,食欲不振,而舌苔却黄腻,脉见沉实或弦滑有力;或痛较剧拒按,泛酸,心下痞塞,便秘,而脉却见濡细,舌质淡等。
3.从寒热看虚实,一般说,寒多虚,热多实,虽不是绝对的,但可作参考。
总之,寒热虚实夹杂,由于病情病性变化较大,无确切标准,但有一定临证经验的医生都能体会,所以掌握半夏泻心汤的应用并不难。本方加减法也很简单:热偏盛,心下嘈杂,或心烦不眠,加栀子、豆豉;泛酸多者,合左金丸;大便秘加瓜蒌;寒偏盛,兼见胃脘胀闷,大便溏泄者加砂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