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寒挟积脘痛案

名医简介

王旭高(1798〜1862),名泰林,清代医家。

胡腹中雷鸣切痛,痛甚则胀及两腰,呕吐酸苦水。此水寒之气侮脾,乃中土阳气不足也,温而通之。附子理中汤去草,加川椒、吴茱萸、水红花子。

复诊:脾脏虚寒,宿积痰水阻滞,腹中时痛,痛甚则呕,仿许学士法。附子理中汤加当归、茯苓、吴茱萸、枳实、大黄。(方仁渊按:温下之法甚善,惜以后易辙耳)

三诊:腹痛,下午则胀,脉沉弦。此属虚寒挟积。前用温下,痛势稍减,今以温中化积。

川熟附、党参、干姜、花槟榔、茯苓、当归、青皮、陈皮、乌药。

四诊:腹痛三年,时作时止,寒在中焦,当予温化无疑。然脉小弦滑,必有宿积。前用温下、温通两法,病虽减而未定。据云每交午月其痛倍甚,则兼湿热,故脉浮小而沉大,按之有力,此为阴中伏阳也。当利少阴之枢,温厥阴之气,运太阴之滞,更参滑以去着法。柴胡、白芍、枳实、甘草、吴茱萸、茯苓、木香、白术。另用黄鳝三段,取中七寸,炙脆,共研末,分三服。(渊按:既知宿积,何不再进温下?三年之病,谅非久虚,脉浮小沉大,乃积伏下焦。盖痛则气聚于下,故脉见沉大。此论似是而非)

五诊:腹痛,左脉弦,木克土也。仲景云:腹痛脉弦者,小建中汤主之。若不止者,小柴胡汤所以疏土中之木也。余前用四逆散,即是此意。然三年腹痛,痛时得食稍安,究属中虚;而漉漉有声,或兼水饮。今拟建中法加椒目,去其水饮,再观动静。老桂木、白芍、干姜、炙甘草、党参、川椒目。(渊按:此寒而有积,为虚中实证,与建中甘温不合,故服之痛反上攻,以甘能满中,胃气转失顺下也)

六诊:用建中法,痛势上攻及胃脘,连于心下,左脉独弦滑,是肝邪乘胃也,姑拟疏肝。金铃子、延胡索、吴茱萸、香附、高良姜、木香、白檀香。

(《王旭高医案》)

条目信息
1
摘自《古今名医临证金鉴·胃痛痞满卷》
2
本条ID:150723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