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阴虚夹湿证

名医简介

路志正(1920〜),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著名临床家。

萎缩性胃炎,属中医胃脘痛、嘈杂、痞证等范畴,为临床常见脾胃病之一。

胃为阳脏,实证居多,萎缩性胃炎初起,一般亦多表现为湿热内蕴之实热证,治疗上多从清热祛湿入手。但如病久不愈,正气渐耗;或清利过度,正气损伤;或素体虚弱,正气不足,都可出现虚象,而形成虚实挟杂之候,其治较为复杂,特别是出现了阴虚挟湿之证,治疗就更棘手,滋阴则助湿,使邪更盛,燥湿则伤阴,使正更虚,互相影响,互为因果。医生应详为辨证,根据虚实孰重、孰急,而决定治则,选用方药,并随时观察病情变化,以灵活化裁,始能恰中病机,取得疗效。

曾治一女性患者,陈某,35岁,1981年4月9日初诊。

据述胃病已有16年之久,经多方治疗不效而不堪其苦,遂来广安门医院就诊,患者形体消瘦,两胁攻胀,烦躁易怒,胃脘部隐隐作痛,有灼热感,嘈杂胀满,纳食欠馨,若强食则胃脘胀满更甚,尤以早晨4〜6时诸症明显加重,神疲肢倦,痠软无力,无嗳气泛酸,无呕血便血史,大便溏薄,每3〜5日1行,舌红苔黄腻,脉濡细而数。

患者脾胃素弱,纳化失常,久病正虚,故神疲肢倦,痠软无力。阴虚津少,胃络失养,则脉络拘急,故隐隐作痛。痛有灼热感,形体削瘦,舌红嫩,脉细数为阴虚内热多象。脘闷嘈杂,大便溏薄,苔黄腻为湿热内蕴之征。两胁攻胀,烦躁易怒,为木盛克土,肝用过亢所致。证属脾胃阴虚,湿热蕴结,肝用有余。治宜清化湿热为先,柔肝养阴辅之。药用:

藿荷梗9g、杏仁9g、薏仁12g、怀山药12g、佛手9g、谷麦芽15g、绿萼梅10g、茯苓12g、预知子(打)9g、白芍12g、甘草6g。

并嘱其忌食生冷油腻,煎炸炙馎及辛辣动火等刺激性食物,宜清淡松软食物,尤忌过度思虑及忧郁,注意调养情志。

4月23日再诊:进上方11剂胃部灼热感已失,脘胀嘈杂减轻,唯纳谷欠馨,时有头晕,夜寐尚可,精神见振,舌质暗滞,苔薄白微腻,脉濡数。湿热基本已去,病有好转之势,法宜益气养阴,柔肝和胃。药用:

白人参(去芦)4.5g、麦冬10g、玉竹9g、白扁豆12g、怀山药20g、白芍12g、绿萼梅9g、香橼皮9g、乌梅9g、谷麦芽20g、甘草6g。

4月30日三诊:进上方7剂,胃脘隐痛消失,偶有食后脘胀,纳谷见增,嘈杂未作,大便仍不成形,但能每日一行,苔白腻,脉细弱,既已见效,依上方去玉竹,加藿梗10g,7剂。三诊后,诸证均杳,为巩固疗效,守方不更,再进7剂,2日1服。

6月16日六诊:诸症未作,食欲增加,大便成形,形体见丰。两年后随访,一直工作,未再复发。

本例属脾胃虚弱,胃阴不足,湿蕴久化热。既有胃阴不足,又有脾虚肝旺之候;既有湿热中阻,又兼后天失养。其中,湿热之邪为标,脾胃虚弱为本,故当先祛湿邪,湿祛则热孤,继则柔肝养阴,甘凉濡润,益胃阴以增强胃之腐熟功能。故以宣化、渗利、疏理三法合用,渗湿选薏苡仁、茯苓平淡之味;宣化则用杏仁、藿荷梗宣发肺气,升发脾胃清阳,清化湿邪;疏肝以佛手、预知子、绿萼梅,而不用香燥走窜之品,以防劫伤胃津;辅以白芍、山药、甘草等以酸甘化阴,叶天士说:“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故益气生津以白人参、太子参、山药、白术、玉竹、麦冬等为主,始终用白芍、乌梅、甘草以酸甘化阴,谷麦芽助胃消食,经月余治疗,脾胃纳化正常,沉疴得平。

在临床工作中,对于阴虚胃痛挟湿的患者,处方遣药颇感棘手,滋阴虚助湿,渗湿恐伤阴,且针对脘闷症状多用理气药物;而理气的药物又多香燥伤阴。如何恰当地解决这些矛盾,确是个关键问题。

患者王某,男,年过半百。几年来胃脘部一直胀闷,伴有隐痛不适,中下腹发凉,得暖不解,便溏。服用西药健胃之品,并经中医诊治,先后服用香砂六君子汤、理中汤,旋覆代赭石汤、黄连汤等方剂,非但不效,症状反而加重遂来我院就诊。

除上述诸症外,且胃脘时有灼热感,嗳气,矢气频作,便溏量多,中下腹部发冷,舌质红少苔,脉沉弦小滑。从证候上看,脘闷腹胀、隐痛、嗳气、矢气频作,为脾胃升降失调,湿阻气滞之征;便溏量多,中下腹发凉,似属脾肾阳虚无疑,但无四末不温、恶寒、肢倦等症,反而得暖不解,胃脘部时有灼热感,加之舌光红少苔,脉来沉弦小滑,实系阴虚挟湿之症。治宜理气和胃,佐养胃阴法。药用:

太子参9g、玉竹9g、山药9g、厚朴花9g、藿梗(后下)9g、炒枳壳9g、半夏6g、腹皮子6g、茯苓12g、草蔻仁(后下)6g、甘草3g。3剂。

药后腹胀消失,大便正常,腹部发凉亦瘥。但胃脘隐痛、嗳气如故,舌质仍光红而无苔,口干,口渴,脉弦细小数。湿邪虽除,而胃阴不足之象毕露。遂以滋养胃阴,兼理气止痛法。药用:

太子参9g、沙参9g、炒枳壳9g、佛香9g、紫丹参9g、檀香6g、草蔻仁(后下)4.5g、白芍9g、瓦楞粉(包煎)15g、玉竹12g、石斛9g。

先后以本方加减8剂,药后胃脘疼痛已瘥,灼热感亦减,口干、口渴已微。唯仍觉脘部痞闷,舌苔薄白,脉来弦细,为胃阴得复,气机未调之征兆。遂以上方加大药量,研末为丸,缓缓图治,以资巩固。药用:

太子参30g、山药30g、炒白术30g、茯苓30g、北沙参30g、丹参60g、白芍12g、娑罗子12g、炒扁豆15g、檀香12g、麦冬15g、焦三仙12g、瓦楞子15g、桂枝18g、枳壳(炒)15g、草莲仁15g、九香虫15g、甘松18g、佛香18g、川楝子18g、醋元胡18g。

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6g,日2服,每服1丸,白开水送下。

对此患者追访4年,自从瘥后,胃痛未再复发,饮食正常,体质健壮,整日工作。

本案辨证要点在于胃脘隐痛有灼热感,舌光无苔,得暖不解,为阴虚之候;腹胀便溏量多,中下腹发凉,是脾虚湿困之象。前医以温中燥湿、益气健脾、调中降逆等法治疗,不仅无功,反而有温燥劫阴、降逆耗气之弊。

初诊时以太子参、玉竹、山药益气养阴;用藿香、厚朴、半夏、茯苓、枳壳等药调气除湿。药仅3剂而腹胀消,便溏除。二诊时口干、口渴、舌光红无苔等胃阴虚之症始为突出。吴鞠通曾言“复胃阴者,莫如甘寒”。故变佐法为主法,以滋养胃阴之益胃汤合丹参饮之义化裁,而见显效。后以丸药滋养胃阴健脾除湿收功。治疗本证,祛湿之时,宜远辛热香燥,以防劫阴耗气。气不化津,津不化气者,宜益气养阴。滋而不腻,毋碍祛湿,少佐以轻苦微辛流动之品,但随胃气下行之特性即可,不可太过,以防伤气耗阴,总以法随证转为宜。

(李连成 整理)

条目信息
1
摘自《古今名医临证金鉴·胃痛痞满卷》
2
本条ID:150792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