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中焦寒温升降,虚实兼顾;调气清热和胃化瘀,谨守病机

名医简介

张镜人(1923〜),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主任医师,著名中医学家。

胃脘痛一症,泛见于多种疾病,因寒致痛者固然不少,但在慢性胃炎,则以热证居多,病机以木郁化火,横逆犯胃为主。

临床所见的慢性胃炎,患者症状以脘痛,腹胀满,口苦,嗳气四个症状为最多见。胃脘痛的特点是时而隐痛,痛无定时,伴灼热、嘈杂感;久痛者常呈刺痛,而痛有定处。脉象以细、弦、滑、数为多见,舌苔以黄腻苔为多见(若向薄黄、薄白转化则为向愈之兆)。根据以上症状及苔脉分析,慢性胃炎符合于火郁胃痛之特点。

患者初起虽常以胃脘隐痛、嗳气、胀满等气滞之症为多见,但肝气既郁,复加七情怫怒,或是饥饱失常,冷热不当,则屡发不愈,迁延日久。由于肝为脏,胆为腑,互为表里,故肝气失疏,必致胆腑失其通降,胆汁返逆于上即见口苦,泛吐苦水。经云:“肝气热,则胆泄口苦。”这是慢性胃炎的又一常见症。同时因为木郁化火,热客于胃,久必灼伤胃阴,于是口干、舌红、脉数种种阴虚之象渐见。若热与湿交困中焦,则脾胃运化乏能,每致脾气亦虚,遂见神疲乏力,面色萎黄,脘腹胀满,大便溏薄诸症。若病经数载,屡治乏效,则胃络受阻,瘀血停滞,脘痛如刺,气滞导致血瘀,瘀热交灼,迫血妄行,上溢则呕血,下溢则便血矣。

临床辨证施治的经验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治以调气清热和胃为主本病既属木郁化火,肝气犯胃,治疗当以调气清热和胃为原则。张氏拟订基本方,随证加减应用,疗效切实,颇觉得心应手。基本方为:

炒白芍9g、清炙草3g、苏梗5g、制香附9g、生白术9g、平地木15g、旋覆花9g、代赭石15g、八月札15g、炒黄芩5g、铁树叶30g。

此方由《伤寒论》的芍药甘草汤、旋覆代赭汤以及《和剂局方》的香苏散和《证治准绳》的白术芍药汤综合组成,取《内经》“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以及叶桂“胃宜降则和”之意。方用芍药、甘草甘酸缓急,和中泻木,苏梗辛香和胃,与香附、八月札同用疏肝解郁,不温不燥,寓有“醒胃必先制肝”之意。并取旋覆花、代赭石降逆下气,再考虑胃热的特点,选用铁树叶、平地木、黄芩以清泄之。铁树叶性凉味甘,《本草纲目拾遗》谓:本品“平肝,统治一切肝气痛”。《中药大辞典》以为“功能清热散瘀”。若热象重者再加用金银花、白花蛇舌草、芙蓉叶等。平地木性味苦干,能治“心胃气痛”,故常用之。若胀者加软柴胡,痛者加九香虫。其中芙蓉叶一味是外科常用药,《本草纲目》谓:“治一切大小痈疽肿毒恶疮,消肿排脓止痛”,借用于此,治疗糜烂性胃炎甚有效验。例1:王某,男,52岁,干部。

胃脘痛时发时止,已经数载,近来疼痛增剧,脘部时感灼热,嗳气,口苦,口臭,泛吐酸水,食后脘腹作胀,便溏,脉细,苔薄黄腻。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糜烂性胃炎,十二指肠球部炎,病理诊断为胃粘膜慢性炎,轻度肠腺化生。曾服乐得胃、痢特灵、生胃酮等药乏效,转辗而来我科求治。治拟疏肝调气清热和胃。

处方:

苏梗5g、制香附9g、生白术9g、铁树叶30g、平地木15g、芙蓉叶15g、白花蛇舌草30g、九香虫5g、炒香扁豆9g、炒黄芩5g、赤白芍(各)12g、清炙草3g、佛手片5g、丹参12g、炒谷芽12g。

上方加减,服药2周,脘痛大减。3个月后诸恙均消。5个月后胃镜复查,胃窦炎糜烂已消失,病理检查,见炎细胞浸润由中度转为轻度。

宗“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此语虽出于《温病条辨》,但在杂病中亦能应用,对慢性胃炎的治疗尤为重要。因中焦脾胃,以膜相连,脾气宜升,胃气宜降;脾喜刚燥,胃喜柔润,恰是相反而相成,故治疗应十分注意“衡”。其应用有:

一、寒温相适

慢性胃炎虽以热证居多,但若投一派寒凉药物必碍胃气,脘痛反而有增无减,故常用辛温之苏梗,取其辛香和胃,行气宽中,温而不燥,与连翘、黄芩、铁树叶、平地木之苦寒清热同用,寒温相配,胃气得护,虽长期服用而不致碍胃。

二、升降并调

慢性胃炎可见嗳气、泛恶、泛吐酸水或苦水等胃气上逆之症,又有消瘦、乏力、腹胀、便溏等脾气不振之象,故在治疗中经常以升降药物同用,如取柴胡之轻举畅达,配旋覆花、代赭石之和胃降逆。且肝与胆互为表里,肝郁不达,少阳清气失展,必致肝胆液泄,症见口苦,胁痛,泛吐苦水,胃镜检查往往可见胆汁返流,则尤需柴胡以升少阳清气,并配合黄芩之苦降而泄胆热。

三、营阴兼顾

恒取丹参之和营活血,配芍药、甘草之酸甘化阴,缓急止痛。

四、虚实同理

恒取孩儿参之健脾安中,配香附、枳实之理气除满。

例2陈某,男,36岁,教师。

脘痛年余,数月以来脘腹胀满,嗳气频作,口苦口干,泛恶吞酸,大便干结,脉细滑,苔黄腻,舌质红,舌下静脉左侧瘀紫增粗。作胃镜检查,见幽门管返流较多,均为黄色胆汁,局部粘膜充血、水肿,并有粘液斑块,诊断为返流性胃窦炎。此肝失疏泄,胆失通降,返逆于上,治拟疏泄少阳,降逆和胃。

处方:

旋覆花9g、代赭石30g、制半夏5g、炒黄芩9g、炒枳壳5g、大腹皮15g、制香附9g、铁树叶30g、平地木15g、炒陈皮5g、金钱草30g、煅瓦楞15g、柴胡5g、全瓜蒌15g。

服药4周后,胀痛大减,但仍有嗳气,口干且苦,予原方加清热和胃之品,如炒竹茹、石斛、玉蝴蝶等,半年后诸症痊愈。胃镜复查,见幽门前区粘膜充血减轻,胆汁返流较前有明显好转,诊断为浅表性胃炎伴返流性胃窦炎(轻度)。

胀满当辨虚实

慢性胃炎患者90%有胀满见症,而且难以消除。胀满一症有虚有实,当细辨之。大凡口苦、口臭、便艰、食后胀甚者,苔多黄腻,大体属实,宜疏导、化湿、清热、理气等法。毋犯实实之戒,治宜选用越鞠丸、中满分消丸、大腹皮、枳实、枳壳等品。若症见神疲、面萎、便溏、苔白腻而胖者,大体属脾气虚,当选用孩儿参、生白术、枳术丸、香砂六君子丸、补中益气丸等。若阴虚而胀者,当选用八月札、佛手片、玉蝴蝶等理气而不伤阴之品。

例3曹某,男,37岁,干部。

平素喜食辛辣,遂致胃脘疼痛,时或隐隐作痛,甚则痛如抽掣。病经4载,曾有便血1次。目下脘腹胀满,口苦且干,嗳气泛酸,大便常溏,脉细弦,苔薄黄。经纤维胃镜检查,见胃粘膜充血水肿,粘膜嵴肥大如蚓状,近幽门管小弯侧有两个结节状突起,明显充血,其中一个有糜烂。初投以疏肝和胃,清热和络之品,脘痛渐减,腹胀依然。腹胀当辨虚实,细观其晨起口干,胀无定时,大便带溏,为脾虚之象,宜加入健脾之品。

处方:

孩儿参12g、南沙参9g、生白术9g、苏梗5g、制香附9g、丹参12g、铁树叶30g、平地木15g、旋覆花(包)9g、代赭石15g、炒扁豆9g、炒谷芽12g。

服上方后腹胀渐消,大便转实。6个月后,胃镜复查,只见胃窦部稍有充血水肿,胃窦有一松弛的粘膜,幽门管小弯侧两个结节状突起及糜烂均消失,诊断为轻度胃窦炎(较前明显好转)。

病久当调气活血并进

叶天士云:“胃痛久而屡发,必有凝痰聚瘀。”胃脘痛者久病多见胃阴不足或瘀阻络脉,纤维胃镜检查往往多见萎缩性胃炎或伴有肠腺化生。治宜养阴益胃,调气活血并进。多采用叶氏养胃汤、加减思食丸,冀其酸甘化阴,俾胃阴得复。调气药除苏梗、香附以外,常兼用八月札以疏肝散结;活血药除丹参、赤芍以外,常兼用血竭以行瘀止痛和血生肌,对萎缩及溃疡之愈合均有裨益。

例4孙某,女,56岁。

胃脘疼痛,犹如针刺,胀满不舒,纳谷减少,嗳气频作,嘈杂口苦,大便带溏,曾有便血1次。病经数载,渐见消瘦乏力。脉象细弦,舌质紫暗。纤维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伴局限性萎缩。拟养阴益胃,理气和络。

处方:

孩儿参9g、南沙参9g、川石斛12g、炒赤芍9g、清炙草5g、白花蛇舌草30g、铁树叶30g、平地木15g、旋覆花9g、代赭石15g、九香虫5g、八月札12g、徐长卿15g、血竭末(研吞)2g、炒楂曲9g、乌梅肉9g。

服药4周后,刺痛大减,胀满亦轻。连服3个月,诸症全部消失,食欲增加,大便如常。

(严佩贞 整理)

条目信息
1
摘自《古今名医临证金鉴·胃痛痞满卷》
2
本条ID:150764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