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漏四证

名医简介

李翰卿(1892〜1972),山西省中医研究所原所长,山西名中医。

崩漏是妇科疾病中的一个常见证候,在治疗时首先应注意辨证。其辨证方法的先后次序与方法是:一脉象:数者为热,沉者为气滞,滑者为热,细数者为阴虚有热,沉细弱者为气血俱虚,虚大者为气血大衰,涩者为瘀血、寒滞;二腹部症状:小腹冷者为寒,小腹坠痛者为瘀血,小腹空虚感者为虚,小腹坠胀者为气滞;三大便:大便稀溏者为脾虚,大便秘结者为胃肠实热兼瘀血;四经色:鲜红者多热,淡红者多寒,大量血块者为瘀血;五全身症状:疲乏无力、心悸失眠、食欲不振为心脾俱虚,胸胁痞满、窜痛、心烦心悸、头晕头痛为肝郁气结,身热尿黄赤为热。

崩漏的治疗,一般病因比较简单者容易治愈,复杂者治之则较难,而临床上又以复杂者为多见,因此必须注意兼夹证。如虚证中要特别注意其中的实证,实证中要特别注意其中的虚证,寒证中要特别注意其中的热证,热证中要特别注意其中的寒证。总之要特别注意所谓的独处藏奸,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常见的证候有四:

一、心脾两虚

崩漏不止,或来势急而量多,或量少而淋漓不断,面色㿠白无华,疲乏无力,失眠多梦,心悸纳呆,时或轻度浮肿,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缓或濡缓或沉细弱。治宜补气养血,健脾安神。方用归脾汤加减:

党参9g、黄芪15g、白术9g、当归6g、炙甘草4g、茯苓9g、广木香3g、鸡冠花30g。

若失眠严重加炒枣仁10g,远志6g;腹痛严重下紫黑血块加三七3〜9g,甚者加桃仁9g,红花9g;面色㿠白,气短者加人参10g,去党参。

此证的夹杂证以瘀血、气滞、热证、脱证为多,当治之无效时,可根据情况适当加入活血药、理气药、祛寒药、固涩药。

二、血热妄行

崩漏不止,或来势急而量多,或来势缓而淋滴不断,血色鲜红或紫红,身热或无明显身热,舌质红,舌苔薄黄,脉滑数。治宜凉血止血。方用芩连四物汤加减:

川芎9g、当归9g、白芍12g、生地12g、黄芩炭12g、黄连炭12g、地榆炭12g。

若下血量很少可用荆芥四物汤。

若五心烦热,体瘦,经期口干口苦,脉滑数,用固经丸加减:

龟板30g、黄芩9g、黄柏9g、白芍9g、椿根皮9g、香附6g、海螵蛸9g。

此证的夹杂证有瘀血、气滞、寒证、脱证、气虚,在治疗时可根据情况适当加入活血药、理气药、温里药、补气药、固涩止血药。

三、寒热夹杂

崩漏下血,或来势急而量多,或来势缓而量少,淋漓不断,小腹冷痛,或素有胃脘冷痛,口苦口干,食欲不振,手心热,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沉弦细。治宜温经止血。方用温经汤加减:

当归9g、川芎9g、白芍9g、党参9g、吴茱萸3g、桂枝4.5g、阿胶9g、丹皮9g、半夏9g、麦冬9g、生姜3片、甘草6g。

若面色㿠白加人参9g,去党参;出血量多者加鸡冠花30g。

若手足厥冷,腹冷痛,口苦口干,舌苔黄厚,脉沉细弦者,宜黄土汤加减:

阿胶9g、黄芩9g、生地12g、白术9g、附子9g、甘草6g、鸡冠花30g、伏龙肝50g。

对于此证的夹杂证,重点是区别其寒热中的多少,瘀血和血虚的多少,脾虚和肾虚的多少比例。

四、气滞血瘀

崩漏不止,或来势急而量多,或来势缓而量少,淋漓不断,小腹坠胀疼痛,大便秘结,食欲不振,口苦口干,舌苔黄,舌质红,脉沉涩或滑数。治宜理气活血。

处方:

木香9g、香附9g、乌药9g、生地9g、白芍9g、丹皮9g、大黄3g、陈皮9g。

(朱进忠 整理)

条目信息
1
摘自《古今名医临证金鉴·妇科卷》
2
本条ID:150529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