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阳举陷 固奇摄血

名医简介

丁光迪(1918〜),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辨别升降,掌握病机

崩漏之病,症状典型,容易辨识,而病理变化,却很复杂,值得研究。

李东垣认为此病“皆由脾胃有亏,下陷于肾,与相火相合,湿热下迫,经漏不止”(《兰室秘藏·妇入门》)。简言之,即内伤,中气下陷,气不摄血,所以崩漏。并且果断地说:“宜大补脾胃,而升举血气,可一服而愈”(同上)。李氏此说,确非虚语,临床实验,信而有征。其论其治,归结是“升降”两个字。

临证体会

李氏是从平病两者比较立论的。认为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饮食入胃,阳气上行,津液与气,入于心,贯于肺,充实皮毛,散于百脉,脾禀气于胃,而浇灌四旁,荣养气血。这是正常人阴阳气血的升降。若内伤脾胃之气,元气亦不能充,谷气下流,下泄而久不能升,是有秋冬而无春夏,乃生长之用,陷于殒杀之气,而百病皆起。最是阳气下陷,有降而无升,崩漏病就是其中之一。此种崩漏有两个特点:

其一,就月经正常生理而言,是一种蓄泄、潮汐、升降的自然状态。有阳气为之主,阳旺能生阴血,阳气统摄经血,则经候如期。若阳气下陷,有降无升则为崩为漏,淋漓不止。

其二,别虚于实,辨其非热。阳陷崩漏,一般并无腹痛,痛者为实,不痛多虚。大部腰脊酸坠,头昏疲乏,这是冲任脉虚,督带受损,正是李东垣所谓脾胃病久不愈者,与冲任督三脉之病有关。同时阳陷崩漏,尽管下血多,阴已伤,而无口渴心烦、便坚溺涩,舌赤脉数,漏血亦无臭气,即没有热盛迫血之症。偶有缲热,亦属于“阴火”,非实热之比。

升阳举陷 调理肝脾

东垣对中焦不足,阳气下陷之病,有一个总的治疗法则:先补其阳,后泻其明即先令阳气上升,而后再及其余。宗此,治疗阳陷崩漏先定了一个治崩原则:升阳举陷,治崩止漏。这是针对主要病机而设的。同时,考虑到治崩与调经的密切关系,分别病情之缓急。急者治标,即先止其崩,而后调经,缓则顾本,治崩与调经同时进行。又须斟酌年龄的差别、妇检的情况。青年妇女崩漏,其病较易治,调经亦见效,中老年妇人患此,治崩较难,调经更非易。妇检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者,可以专任此法,反之,治疗中应严密观察。

常用自拟举经汤,治漏兼以调经,并据临床所见,加减用药。病急治标,用自拟“急挽崩漏汤”,可以预制,以备急需。其方如下:

一、举经汤

适应症:月经不调,或先或后,经血量多,经期延长,有逾10日或半月漏下不止者。甚至经信错乱,前期刚净,后期又至,漏无宁日。一般无腹痛,无显著病灶,但有腰酸下坠感。妇检或有病变,如重度宫颈糜烂、子宫息肉、子宫肌瘤等,均可相机应用。

药物组成:

炒防风10g、荆芥炭10g、白芷10g、藁本10g、柴胡5g、炒白芍10g、炙黑甘草5g、炒当归10g、白术10g、茯苓10g、木香5g、鲜藕(打)250g。

方中荆、防、芷、藁升举阳气,调治奇经,治崩漏而止血为主药,即陷下者举上之义。辅佐逍遥、归脾,和肝脾,调经期。使以茯苓,取其引药入于下焦,从而升举陷下之气。前贤尝谓,“将欲升之,必先降之”,即此意也。鲜藕养血活血涩血为引,合而用之,扶脾调肝,举经止漏。

用法制法:先用煎剂,一般5帖左右见效,连服10帖收功;如见效而不全止者,服至经净为期。下一次经潮5曰后,不问经血如何,再服5〜10帖。第三个月一般即可恢复正常周期。

在第二个月,经行调正以后,将上药10剂,研成粗末,分成20包,分别在第三、第四个月经前半月连续煎服10日。或用煎剂亦可,5帖分成10日服,以资巩固。

随症加减:如兼腰酸坠痛,为督带虚损,加羌活、独活各5g,续断10g。

如经崩血多,为气虚下陷,不能摄血,加白芷、防风各5g,黄芪10g。如血色鲜红,去黄芪,加蒲黄炭10g。

初时血多紫块,为气虚血瘀,加红花、炮姜各5g。如见腹痛者,加芍药5g,茴香5g。

兼白带多,经色淡者,为气虚湿胜,加白芷、藁本各5g;带多如水者,再加白龙骨、赤石脂各10g,亦可加苍术10g。

如大便薄泄者,加苍术10g。

注意事项:月经不调,经血量多,漏下不止,阳陷为患者,属热者少,属虚者多。因为热证变化,大都急速,延经不愈,多为虚证。气虚下陷,气不摄血,所以出现这些证候,升举较寒凉止血为佳。

月经不调,是脾失其信,脾病又由于清阳之气不升,因此调理肝脾,升阳较守脾更为重要。

此病一般忌寒药及寒凉饮食,“血得寒则凝”的法则,在此不能援以止血,虚实异治也。亦不可过用敛涩,治标而不顾本,未为上策。

中年以后患此病者,比较棘手,因为病情复杂多变,愈后又易反复,需要平病兼顾,尤须注意愈后的调理巩固。

二、急挽崩漏汤

适应症:血崩突发,或反复发作,或漏下与崩中交替出现。腹不痛,腰脊酸坠,头额昏沉,四肢无力,面色萎黄,肤凉畏寒,或时躁热。脉细,按之微弦,甚时空大。舌淡微胖,苔薄。

药物组成:

炒防风10g、荆芥炭10g、白芷15g、藁本15g、羌活10g、独活10g、白术10g、升麻5g、柴胡5g、炙黄芪15g、炙黑甘草5g、当归10g。

红参20g,另煎浓汤频饮。

干莲蓬2个,炙炭存性,参汤调服。

方意:升阳固奇,益气摄血。血脱益气,是治崩的基本法则,而陷者举之,又为当务之急。立方用药,即循此而设。

制法用法:平时先用干莲蓬10个,炙炭存性备用。红参或党参亦最好平时准备。一见血崩,随时煎汤调服,而后再根据病情用汤药。

随症加减:如经血鲜红,为气虚血脱,冲任大损,加陈阿胶15g,艾叶炭10g;假如时发躁热,脉洪大,为有阴火,改用酒炒黄柏10g,大生地15g。

如初时血有紫块,为气虚兼有瘀血,加炒红花、炮姜各5〜10g。

如血色淡质清稀者,为气虚湿胜,加苍术10g,伏龙肝50g,煎汤代水。

崩漏病人,往往有恐惧感,出血量多,生怕病危,可加茯神、远志肉各10g,以交通心肾。

注意事项:血崩是急症,得效与否,往往在一二日之间,服药亦须加紧,1日夜2帖,连服2个头煎,而后服二煎,甚时可连服3个头煎。温服,缓缓服,服后以美食压之。得血少血止,再从常规用药。

血大崩下不止者,可适当配合输液、输血。

以上二方,能否见效,从临床多年观察,效机情况如下:第一方,见效在3〜4日之间,第二方在1〜2日之间,如过时而未效,说明药病不相当,应另想别法。药后病人反应有一种全身舒适感,是为药病相当,进一步自感困倦欲睡,微微有汗,药效已显著,最后身温足暖,上下身均似微汗,其病向愈了,这是阴阳相和,气血周流之象。

善后调理,以脾为主

崩漏病人,有的临床症状治愈,其病亦即痊愈,这是多数。但亦有反复发作者,尤其中老年妇人,往往过半年1年又作,甚至1年反复几次。这些反复之变,与善后调理密切相关。调理得好,疗效巩固,反复亦少,不注意善后,反复亦随之而来。有些病员,愈后即怕吃药,忙于事务,懒得求医,及至病作,追悔莫及。复发还有一个特点,中焦气虚,几乎成为反复的一个体质因素,气虚不复,往往轻车熟路,其病再现,而用前次得效之方,重复亦能应手。对于此种崩漏,从开始治至善后,补中升阳,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问题。

善后调理,当以补脾为中心,兼顾心肾。常用方是补中益气汤合归脾汤。可据当时病情,略事出入,改成散剂,服之为妙,丸剂虽方便,往往效果较差。

中年妇女,肝脾两病者多,逍遥散是妙方,可与补中益气相合。中老年患者,冲任日衰,往往出现阴虚、阳虚或阴阳气血俱虚的变化,此时补脾与补肾同等重要,可以补中益气与杞菊地黄、知柏地黄相出入。此外最欣赏的是还少丹一方,“大补心肾脾胃”,可以随症加减用之,较地黄丸制剂更为巧妙,屡获功效。

东垣对崩漏之治,在用升阳风药和温肾除寒之时,曾提出“以黄柏之大寒为因用,又为向导”之说,亦有深意。在错综复杂的病情中,从标本多方面兼顾用药,这是一个很大技巧,值得注意。

例1卞某,女,35岁,1984年9月1日初诊。

血崩3日。据述月经不调已10个月,或前或后无定期,经水量多,7月份妇检,置环不正,已经取出,但月经仍然不调。经潮期1〜2日,量少血块多,至3〜4日后,出血如崩,甚时连续4〜5天,必经药治才缓,但仍淋漓5〜7日,甚至10日余才净。这已是第三次崩漏。腹不痛,腰酸坠如折,血量多而红,无血块,头昏心悸,面色萎黄,四肢无力,自感下半身凉,口不渴,喜温衣温饮,纳谷无味。脉细,按之弦软,舌稍胖,苔薄。诊断为中气不足,阳陷崩漏。治以升阳举陷,摄血止崩。举经汤出入:

炒防风10g、荆芥炭10g、白芷15g、藁本15g、柴胡5g、炒白芍15g、当归10g、炙甘草5g、苍术10g、独活10g、炒川断10g、茯神10g、砂仁末(后入)4g。

煎汤代水2帖。

9月3日二诊:据述药后效佳,自感周身舒适,懒倦思睡,经血量显著减少,惟尚腰酸头重。效议再进,无事更张,原方3帖。

9月7日三诊:经血几止,偶有小量淋漓未净,为3个月来最佳的一次行经。眠佳纳可,自感微微有汗,身轻快,腰已不酸,面色转泽,脉来细滑。原议进退,顾其根本。原方去苍术、独活、川续断、茯神、砂仁,减少白芷、藁本各5g,加炙黄芪15g,炒党参15g,白术10g,木香5g,鲜藕25g,入煎。

9月27日四诊:疗养半月,服完5帖中药即停。现在一切恢复正常。嘱前方改成煮散,用2〜3个月,每月服10日,调理善后。迄未复发。

例2胡某,女,47岁,中学教师。初诊1986年10月10日。

月经量多,已经年余,来潮如崩,以后又淋漓不净,至10日余才止,甚时几乎前后期连接,漏下无宁日。这次经行6日,仍然血崩不止,经西药治疗无效,病情更见危重,转诊中医。经血量多,阵阵崩下,腹无痛况,腰酸肢凉,气短音低,面色青黄,精神淡漠,额汗微凉,胃不欲纳。脉浮虚,按之欲绝,舌淡苔薄色呆滞。诊断为阳气下陷,气虚血脱,势有阴阳两竭之危(此例曾经妇检,有子宫肌瘤,因年龄较大,未做手术)。与急挽崩漏汤全方,去羌活,加陈阿胶15g,炮姜炭7g。

参汤、莲蓬灰照服,3帖作2天服。

10月12日二诊:血崩大缓,血少而色转淡,精神稍振,问病能自应对。可喜者,手足温,脉浮已敛,按之略见弦象,有神,乃阳气已回,气能摄血之佳象。原方再进2帖,分2天服。

10月14日三诊:经血全止,欲得饮食,并能起床活动。

上半身微微有汗。脉转细滑,舌色亦润。阳升阴固,气血已得宣流,病情转入坦途,调理巩固之。

参汤停服,汤药改方如下:

炙黄芪20g、炒党参20g、炙甘草5g、白术10g、陈皮5g、柴胡5g、炙升麻5g、炒防风10g、藁本10g、当归10g、川芎5g、木香5g、桂圆肉10g。

5帖。

10月20日四诊:诸症平复,惟肢体尚感疲软。夜寐安,微似有汗,偶有惊惕(据述平时即如此,较此还甚)。原方继进,去川芎,加茯神、远志各10g。5帖。

本例病愈,月经亦从此即停,春节前进服膏滋一料,药仍前方,补脾益气兼顾心肾。

(丁国华 整理)

条目信息
1
摘自《古今名医临证金鉴·妇科卷》
2
本条ID:150520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