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效方与肺炎痰喘汤

名医简介

马莲湘(1907〜),浙江中医学院主任医师。

哮喘两效方

小儿哮喘与其他呼吸道疾病的区别关键系宿痰内伏,因外邪触动伏痰而发,故发作时多以邪实为主,当祛邪以治其标,缓解时多以正虚为主,当扶正以固其本。根据五十余年经验,总结出两首效方。

一、哮喘1号(发作时服)

方剂组成:

炙麻黄6g、炒杏仁6g、炒莱菔子3g、炒葶苈子6g、五味子3g、瓜蒌皮6g、佛耳草9g、竹沥半夏6g、化橘红5g、苦参6g、地龙6g。

功用:宣肺涤痰,降逆平喘。

方义:小儿哮喘发作时往往形成外邪与痰食互结,寒热错杂,升降失司的复杂证候。故本方以麻黄、杏仁宣肺平喘为主药;辅以苏子降气行痰,莱菔子消食化痰,葶苈子泻肺达痰,三者皆治痰之要药,又能于治痰中各逞其能;特别是麻黄与葶苈子相伍,一温一寒,一宣一降,互制相协而益效;五味子酸涩收敛与麻黄辛温发散相佐,一开一合,平喘力彰;并配以瓜蒌皮、佛耳草、竹沥、半夏清宣化痰;择加地龙泄降肺气,活血解痉,使气顺血和而喘自平;小儿哮喘多与体质过敏密切相关,故方中酌加苦参以抗过敏。

二、哮喘2号(缓解时服)

方剂组成:

党参6g、炒白术6g、茯苓9g、陈皮5g、五味子3g、生黄芪6g、山萸肉6g、姜半夏6g、佛耳草9g、紫河车粉3g、防风3g。

功用:补肺益肾,健脾化痰。

方义:肺脾肾不足为哮喘之本,尤以肾气为根。本方以紫河车粉、五味子、萸肉益肾纳气为主药;肺主气,外合皮毛,肺气不足,卫外失固,感邪而易引发哮喘,故以黄芪、白术、防风之玉屏风散补益肺气以增强卫外之功,脾主运化,为生痰之源,脾气不足,痰随去随生,故以参、苓、陈、夏合佛耳草健脾助运以杜其痰源,诸药合用,肺脾肾全健,扶正以固其本也。

三、运用法度

1.反复发作,久延不已的哮喘患儿,特别在春秋季节转换,气候骤变时发作频繁。有时发作期和缓解期难以截然区分,临床往往呈现虚实夹杂、寒热交错的复杂证候,只是轻重缓急有别,特别是哮喘初平之时,伏痰尚未尽去,虚实夹杂更为明显,故当标本兼施,扶正与达邪并用,视证候之寒热虚实,将以上两方参合加减用之。

2.麻黄宣肺平喘功效卓著,哮喘为肺气被外邪顽痰所郁闭,非麻黄不足以宣肺开其闭,无论寒证、热证均可配伍应用。风寒表邪重者用生麻黄;表寒里寒配北细辛、姜半夏;表寒里热配炒淡芩、天竺黄;风热表邪用清水麻黄配连翘;无表邪但喘者用蜜炙麻黄。

3.葶苈子辛苦寒,长于降泄,是降气平喘的有效药物,古人以为乃大泻肺气的峻猛之品,不能轻易运用,或宜少量配大枣用之,临床审慎可大胆使用,剂量一般6〜9g,不配大枣,从未发生任何不良反应,实践证明麻黄配葶苈子宣肺平喘疗效益彰。

4.五味子酸敛收涩,哮喘发作期能否使用?此时既有外邪和宿邪之标实,又有肾气不足之本虚,只不过标实表现显著,本虚隐而不现,配以五味子(常用量3〜6g)不仅能制麻黄辛温之性,使其散邪而不耗气,且能收敛肺气,肋肾纳气,用之有益无弊。

5.本病与肾虚至关密切,而肾虚证候临床往往易被忽视。凡哮喘而见形体瘦弱,面色㿠白,目眶发黯,头发稀疏,自门应合未合,齿迟行迟,自汗盗汗,鸡胸龟背,肢冷遗尿等均为肾虚之候。补肾之法应当用之,肾为先天之本,五脏六腑之根,补肾可以改善各脏腑之功能,增强体质。特别是缓解之时,坚持服用补肾之品,可以巩固疗效,减少发作,争取体质根本改善,庶可望其渐愈。故对哮喘反复发作患儿,每于冬令适量服用紫河车粉,或坎炁粉,或新鲜胎盘均有助于次年哮喘缓解或不发。若见舌苔花剥偏于肾气阴不足,可服七味都气丸,每天2次,每次6g,连服1〜3个月。

倪某,男,9岁。1982年12月3日初诊。

患支气管哮喘史已5年余。每遇气候变化则感邪而作,用抗菌素、激素、氨茶碱等可以暂时缓解,也曾注射丙种球蛋白及核酪等,未能控制发作。近年来加剧,常在后半夜突然喘促不能平卧而急诊。此次发作已1周,青霉素、强的松、氨茶碱等仍在应用中,查患儿不发热,面色㿠白,目眶灰黯,咳嗽喘促,痰少质稠不易咯出,喉中痰鸣有哮声,听诊两肺满布哮鸣音及干啰音,自汗盗汗,四肢欠温,胃纳不佳,常有遗尿,大便偏干,唇红,舌质偏淡,苔白厚腻带燥,脉细弱而滑,治拟宣肺涤痰,降逆平喘,祛邪为先。

炙麻黄6g、杏仁6g、炒苏子6g、炒莱菔子6g、炒葶苈子6g、五味子4g、瓜蒌皮6g、枳壳4g、竹沥半夏6g、佛耳草9g、广地龙6g、苦参6g。

3剂后白天咳嗽气喘已缓,夜间亦能平卧,但哮鸣音仍较多,后半夜及晨起咳嗽较甚,嘱停西药,继以上方加减服用14剂,哮喘已息,胃纳欠振,晨起痰多咳嗽,舌苔白腻,两肺哮鸣音及干哕音已消失。治拟扶正为主,哮喘2号方连续服用13剂后加服紫河车粉3g,每天2次,每次1.5g。共服半月,证候日趋好转而停药。1984年11月12日因腮腺炎来诊,说自上次治疗后近2年来哮喘未作,有几次感冒吃些药马上就好了,去年冬天有1次发热咳嗽1星期也未发哮喘,平素胃纳旺盛,精力充沛,夜间已未遗尿。

肺炎痰喘汤,开闭治肺炎小儿肺炎之病机以邪犯肺卫,引起肺气闭郁为主,肺司呼吸,主宣降,一旦肺闭,则出现咳逆,气促,鼻煽,痰鸣等症状,这是肺炎和一般感冒咳嗽、支气管炎在病机和症状上的不同。因此辨证时必须牢牢抓住“肺闭”这一病机,治疗上处处顾及“开闭”这一措施。在临床中以自拟肺炎痰喘汤为基本方治疗小儿肺炎。本方组成:

生麻黄1.5g、生石膏15g、银花9g、连翘9g、杏仁9g、生甘草3g、炒葶苈子6g、天竺黄6g、瓜蒌皮6g、元参6g。

运用时掌握麻黄用量为石膏的1/10,因为温病不宜过汗伤津,取小量麻黄开肺平喘,石膏量重,辛寒大于辛温,仍不失为辛凉宣肺之剂。外邪闭肺,炼液为痰,痰是肺炎的主要病理产物,痰阻气道,使肺闭加剧,故在宣肺开闭的同时必须及时祛痰,用葶苈子、天竺黄清肺豁痰。外邪祛,痰热除,肺闭即开。因而麻黄、石膏与葶苈子、天竺黄之配伍,一宣一降,促使肺气通畅为本方组成的关键所在,其他均为增强此功能而配合用之,诸如银花、连翘轻清入肺经以宣解肺卫之邪热,瓜蒌皮、元参清润化痰以利咽开肺。全方合用,旨在清宣开闭,豁痰平喘。

小儿肺炎多由外邪引起,外邪虽有风寒、风热之异,但小儿稚阴稚阳之体,疾病传变迅速,外感之寒邪常常迅即化热,故风寒见证常在病之初起出现,且为时短暂。临床所见肺炎以风温闭肺或痰热蕴肺为多。若见风寒未解,痰热内盛的寒包热郁型肺炎,可于本方去银花、连翘,加桂枝3g,淡豆豉6g,生麻黄3g,以增强辛温表散之力。

肺炎痰喘汤临床运用中尚要辨别痰重还是热重。痰重者主要表现咳嗽剧烈,痰多而鸣,甚则痰声如锯,气促鼻煽,胸高气急,舌质红苔厚腻或黄腻,于本方中加服猴枣散1.5g,分2次吞服,清热涤痰以开闭。热重者主要表现高热稽留,汗出热不退,面赤唇红,烦渴引饮,躁扰不宁,大便秘结,舌红起刺,苔黄燥或糙,拟于本方中加万氏牛黄清心丸研吞,每天2次,每次1粒。此丸清热解毒之力较强,不必待热入心包再用,但见一二主症则可及时投之,以避免肺炎变证之发生。若服药后见腹泻,不必急用止泻剂,此为肺热下泄大肠,痰热下泄,病情缓解,停药后腹泻自止。若便秘不通及时加入生大黄、枳实通腑泄热。热退后咳喘未平,肺部啰音不净者生麻黄易炙麻黄6g,去银翘,加炒苏子6g,炒莱菔子6g,广地龙6g,以肃肺化痰平喘。

本方服法:2周岁以下及病轻者日服1剂,2岁以上及病重者每日2剂。每剂加水煎两遍,去渣,将药液混合在一起约80〜100ml,每隔4小时服20〜25ml。

(盛丽先 整理)

条目信息
1
摘自《古今名医临证金鉴·儿科卷》
2
本条ID:150242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