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仲瑛教授出身于中医世家,幼承庭训,并经上海中国医学院的系统学习,中医药学理论功底十分深厚。数十年来,在中医药医疗、教学、科研战线上辛勤耕耘,成就卓著,是享誉国内外的著名中医学家。他在中医内科,尤其是在疑难急症和心肺疾病方面进行了长期的潜心研究,具有深厚的造诣。他在临床实践基础上坚持从事心、肺、肝、肾等多系统病种的科研工作,近10余年来,曾主持22项国家级、部级、省级中医药课题的研究,获得丰硕成果,受到多次奖励。他创研新药16种,用于所治内科急难症,明显提高了临床疗效,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中医药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本文比较全面地介绍了周氏学术思想的精华,既继承了前人的理论成就,又反映出经过自己的钻研思考,从而发展创新中医传统理论所取得的独到的新成果。“学术精华”中介绍的“审证求机论”等六“论”,每“论”均独立成篇,对所讨论的问题,密切结合临床实际,分析鞭辟入里,论证逻辑严密,言简意赅。“临证特色”具体介绍了周氏对多种疾病的治疗经验,理论与临床密切结合,条分缕析,处处反映出他临证时匠心独运,疗效独特。所选名案四则及医论医话八篇均言之有据、言之成理。经验方共五首,均为周氏数十年经验总结而成,临床屡试不爽。总之,细读本文,我们不仅能学到很多具体的经验和知识,更会受到周氏治学态度和方法的深刻启迪。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邓小平
周仲瑛,男,1928年生,汉族,江苏如东县人。家世业医,幼承庭训,随父周筱斋教授学习中医,曾就读于上海中国医学院(中医师进修班),1947年毕业后,悬壶桑梓。1955年入南京中医进修学校(南京中医学院前身)进修,次年毕业,留附属医院工作,历任住院医师、主治医师、讲师、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内科教研室主任、副院长等职。1983年~1991年任南京中医学院(现南京中医药大学)院长、兼任中医系主任。现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省级中医内科急难症重点学科带头人,曾任七届全国人大代表。
周仲瑛教授为全国著名中医药专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中医)成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教委科技委医药卫生学科组组员,中国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卫生部药品审评委员会委员,国家中药品种保护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医杂志》编委及特约编审,江苏省教委学位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中医学会副会长暨急症研究会主任,江苏省药品审评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高校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江苏省科委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中医药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中医》编委会常委等,是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990年荣获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1991年获全国优秀研究生教师称号,1993年省教委评为优秀学科带头人。天津中医学院、新加坡中医学院、美国波士顿大学聘为客座教授,多次被国外选入《世界名人录》。
周氏长期从事中医内科医疗、教学、科研工作,尤其在疑难急症和心肺疾病方面有深厚的研究和造诣。在临床实践基础上,坚持科研工作,以应用研究为主,后从事心、肺、肝、肾等多系统病种的临床研究。近10余年来主持国家级、部级、省级课题22项,其中国家级课题4项、部级课题4项。目前已完成14项,获省级以上奖8项,如“中医药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和实验研究”1988年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医药治疗病毒性高热的临床和实验研究”1994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共创研新药16种,用于所治急难症,明显提高了疗效,部分成果已转向新药研制,转让给药厂4种,取得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在科研工作中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临床实践为依据,在大量临床实践经验中找出病证的病理特点、诊治规律,进行辨证立法,制方选药,作为课题研究设计的基础。认为辨证和辨病相结合不仅是提高疗效的关键,还是中医科研必须重视的思路和方法。在学术上不偏执一家之说,善于综合应用各家之长,从应用中求发展,通过实践提出新的论点和治法。如认为流行性出血热主要表现为卫气营血的传变经过,并见三焦、六经形证,因此他既综合温病、伤寒等各家学说,针对出血热各个病期的病理特点,制订相应的治法和方药,并通过实践提出其“病理中心在气营”的新论点。创研具有清气凉营作用的新药,使疗效得到显著的提高;对某些感染性高热重症有卫气营血传变者,主张到气就可气营两清,阻断病情发展,邪热入里者应早予通利,从而明显提高了病毒性高热重症的疗效;对厥脱证(休克)的研究提出“气滞血瘀、正虚欲脱”为其基本病理特点,从而首创气血同治,行气活血与扶正固脱合法,其创制的辨证系列注射剂,已列为国家新药开发项目;对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研究提出“三毒”(热毒、血毒、水毒)学说,认为“瘀热水结、阴津耗伤”是其病机、病证特点,确立泻下通瘀、滋阴生津治法,研制成泻下通瘀合剂,疗效明显高于西药对照组。在科研中重视应用现代科学方法进行较为系统的实验研究,阐明其理论实质及药物的作用机理,从而对中医理论有所创新和发展,也有助于提高中医药学术水平和临床应急能力。
周氏从事临床医疗工作48年,理论、经验两臻丰富。临证对许多重危患者及疑难病证的治疗,常能取得显著的疗效,故声名远播,饮誉海内外。对许多传统中医理论的应用,也有进一步的创新和发展。能熟练应用中医理论指导实践,发挥辨证论治体系的优势,提出“审证求机论”、“病理因素——第二病因说”。认为辨证应首重病机,病机为理论联系实际的纽带、通往论治的桥梁,病机词汇则是表达所得印象的理论核心,既有高度的概括性,又是进一步演绎分析的基础。若证候交叉复合,病机错杂多端者,则采用不同词汇组合表达,并体现其内在因果联系。辨证既求规范,使理、法、方、药相互对应,又能知常达变,从理论上扩大思路,多途径寻求治法。重视复合立法、复合组方,但繁而不杂,如苦辛通降治胃痞、酸甘复法养胃阴等。既讲究虚实补泻、标本缓急,又重视其相互联系。如治疗肿瘤,既重视对瘤体本身的治疗,即杀灭或抑制肿瘤细胞,又加强对整体正气的扶助;既注意肿瘤在发病机理上的共性,又寻求不同部位肿瘤的特殊性而采用特异性治疗措施;既遵循辨证论治原则,总结中医防治肿瘤的基本规律,制定诊治常规,又重视辨病治疗,制定有效专方专药,提高疗效。用方善于变通,精于识辨类方的异同,选药从同类药的共性中寻求个性,讲究配伍关系。治病特别重视气血,强调痰瘀。如对高血压病、厥脱(休克)的研究,强调从气血立论,从调血和血立法;对出血热、乙型肝炎的治疗常从瘀热着眼,并首创“瘀热型血证”这一特殊证型,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对高脂血证、动脉粥样硬化、类风湿性关节炎则以痰瘀痹阻作为论治依据。对慢性脾胃疾病,则认为病理上每易虚实相兼、寒热错杂,常以温清通补复合应用。
周氏很重视学科建设,对学科体系的发展和创新,发挥了先导作用,创建了内科学总论、辨证施治纲要,确立以脏腑为辨证的核心、内科疾病系统分类的基础,为临床专业化的发展开辟了途径。特别是为拓宽学科领域和内涵,开辟疑难病证的研究,创建新兴的中医内科急症学做了大量的开拓奠基工作。先后编写内科教材、教参等著作22种,其中主编、副主编13本,如《中医内科学》的全国统编、函授教材,《中医学概论》(修订本)等均有较大的影响,公开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曾5次出国讲学,足迹遍及日本、英国、意大利等国家,深受学员好评,为中医走向世界,加强传统文化的国际交流作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