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即骨骼断裂,通常指骨骼本无病患,由跌仆、撞击、碾压等外伤引起的外伤性骨折。如果骨骼因为炎症、结核、肿瘤等原因已被侵蚀破坏而引起断裂,则属性质不同的病理性骨折。
四肢骨折后,局部肿胀、疼痛,功能障碍,断端移位则呈现畸形,并可出现异常活动。全身症状有发热,口渴,烦躁,尿赤等。经过复位、固定、药物治疗和在医生指导下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2周后肿痛明显改善,全身情况良好。以后,骨折断端产生新骨,逐渐趋向愈合。如果开展适当的锻炼,功能也日趋恢复。愈合时间与损伤程度、年龄、体质强弱、有否并发症等有关,通常为6~8周。
中医认为骨折不只是骨折局部的病患,而是引起全身变化的疾病。因此凡是与骨折愈合、全身康复有关的诊疗康复措施都应有整体观点。骨折后局部瘀血凝结,气随血凝而滞,人体正常的营血一旦成瘀则营血亏损,气血因此虚衰,虚损程度与病情轻重程度成正比,与损伤前体质强弱成反比。治疗后瘀血渐得化散,但气血尚未调和,需待气血恢复强盛才能充养筋骨,愈合坚固。
饮食原则
1.骨折早期瘀凝气滞,瘀血易化热而出现全身症状。因此骨折早期忌食辛辣刺激和温热燥烈食物,如辣椒、咖喱、羊肉等。
2.骨折后瘀血不去则新骨不长,血喜温而恶寒,因此骨折后也忌食过于寒凉的食物,如冷饮、生梨等。酸性收敛不利于瘀血化散,如梅子、话梅、白醋等酸性食物也不宜食。
3.骨折是一个全身性疾病,尤其是损伤严重者,而且骨折后活动量减少也使消化功能减弱,油腻煎炸食物难以消化,自属不宜,如猪骨煮汤极为油腻,尤其在骨折后早期当为禁忌。
4.新骨生长要补充钙、磷、蛋白质,宜食含钙、磷丰富或优质蛋白质,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如牛奶、瘦猪肉、牛肉、蛋、禽类、鲫鱼、鳜鱼等。
5.骨折者要静养,忌刺激,因此咖啡、浓茶、烈性酒为禁忌。
食疗选方
1.螃蟹50克,洗净捣烂,热黄酒50克冲入,滤汁服,渣可外敷。或将螃蟹洗净,焙干研末,每次9~12克,热黄酒30克冲服。适用于骨折早中期肿胀疼痛,瘀斑青紫。
2.骨碎补60克,低度白酒500克1浸泡7日后服,每日2次,每次1小杯。适用于骨折全身症状缓解后肿痛尚未消退。
3.薏苡仁50克,赤小豆100克,红枣50克,煮汤,食时加红糖、糖桂花。适用于四肢骨折中后期,或骨折愈合,夹板或石膏固定取除后患肢肿胀。体虚肿胀久不消者,可先将黄芪30克煎汁取汁代水饮。
4.冬瓜150克,排骨100克(去油)熬汤,加葱、酒、盐、味精,佐餐食。适用于骨折后肢体肿胀。
5.白扁豆50克,鲜山药100克(去皮,切小块),煮酥,加瘦肉末50克,调味勾芡作羹,佐餐或作点心食。适用于骨折中后期脾虚便溏,食欲不佳。
6.猪骨熬汤去渣去油,以汁代水煮粥,调味食;或取粥300克,加火腿末30克,鸡蛋1个(去壳)打碎搅人再煮,入葱花少许。适用于骨折中后期食欲不佳。
7.黄芪30克煮汁,以汁代水,加乌米100克,红枣50克,煮粥。适用于骨折中后期体弱纳少。
8.蛋壳焙干,研末,每日2次,各3克。适用于骨折后各个时期,能促进骨折愈合。
9.鲫鱼250克,生姜3片,葱2根,花椒7粒。后3味纳鱼腹中,煮汤调味食。适用于骨折后期肢体肿不消,活动不利。亦可用生姜50克,带根葱5根,花椒3克,水煎熏洗患肢。
10.生晒参250克,黄芪250克,当归100克,川号100克,浓煎2次取汁,加鹿角粉50克,蛋壳粉50克,红枣250克(去核切细),胡桃仁250克(炒香研碎),冰糖300克,收膏贮瓷罐内,每次1汤匙冲服,每日2次。适用于冬令骨折中后期,可促进骨折愈合。
骨折是伤科常见病,虽发生在局部,但骨折后将引起全身反应,也只有体质强盛才能及时愈合。食疗要首先改善病人的食欲,食欲良好则任何有益食物都有益,食欲不佳即使最有益的食物也无帮助。食疗以有利于消化吸收为原则,且遵循早期去瘀血,中期调和气血、健脾养胃,后期健筋壮骨,局部与全身兼顾的治疗原则。民间传统认为以骨补骨,但要按病情、体质、食欲酌情进食,并注意饮食方法,如去油腻等。目前认为骨折早期不宜进食骨头汤,可在中后期长新骨时适量饮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