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营养不良性贫血秘方

营养不良性贫血是指营养成份的缺乏而影响造血功能所引起的一类贫血。本病多发生于四个月以上婴儿和儿童。临床表现与贫血程度和起病缓急有关,一般以面色萎黄或苍白,指甲、口唇、眼睑膜颜色苍白为主要指征。年长儿童可有头晕目眩、耳鸣、心悸、气短、困倦、乏力等。重症患者可见四肢浮肿、口腔炎、舌炎、口角浅裂、萎缩性胃炎、浅表性胃炎等表现;或可见皮肤干燥、爪甲扁平发皱或脆裂、毛发干燥脱落,甚则有出血、发热等症。

本病的病因主要是未及时添加补食,铁质或叶酸等营养成份摄入量不足;或因肠胃吸收功能障碍,或因肠寄生虫、慢性腹泻等导致损耗过多等均可造成营养不良贫血。

由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脱氧核糖核酸合成障碍所引起的一组贫血为大红细胞性贫血。根据血细胞形态学特点,结合病史可作出诊断。骨髓显增生象,呈典型巨幼红细胞性生成,周围血象呈大红细胞性;MCV大于100立方微米,MCH大于32微微克;白细胞和血小板在重症病例可减少,中性粒细胞核分叶过多具有一定诊断价值。生化测定,如血清乳酸脱氢酶测定、血清维生素B12测定、同位素B12吸收试验、血清叶酸浓度测定、组氨酸负菏试验等均可鉴别是维生素B12缺乏还是叶酸缺乏所致贫血。缺铁性贫血以小红细胞,低血色素,血清铁降低,血清总铁结合力增高,骨髓铁减少或消失等,结合病史亦不难诊断。

现代医学对大红细胞性贫血主要治疗原发疾患,补给维生素B12、叶酸等,并使用糖皮质激素,补充血钾等辅助治疗,但疗效尚不够理想。对缺铁性贫血主要用铁剂口服或注射,效果亦不很满意。

中医文献对此类贫血多纳入“萎黄”、“黄肿病”、“血虚”、“疳证”、“[鬼委]病”等范畴。认为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或喂养失当,或调护失宜,或诸虫寄生,或药物损害均可造成本病。本病多属心脾亏虚,若久而不愈,则可穷及肝肾,而造成肝肾阴虚或脾肾阳虚。如证属脾胃虚弱者,治宜健运脾胃,益气养血;证属心脾两虚者,治宜补脾养心,益气补血;证属肝肾阴虚者,治宜滋养肝肾,补益精血;证属脾肾阳虚者,治宜温补脾肾,益气养血。并强调改善喂养方法,慎用药治,预防治疗寄生虫病,及时医治各种病患,调整脏腑功能,增强小儿食欲和吸收功能。(赵章忠)

1.健脾生血方

来源:
北京市中医院儿科温振英等
功能:
健脾补气,益气生血。
主治:
小儿营养不良性贫血。
组成:
生芪15克、党参10克、白术10克、陈皮6克,浓煎,加糖配制成糖浆剂,每次5毫升,每日3次。
疗效:
应用414例,采用双盲法分成4组,即健脾组、补血组、高血铁片组、空白对照组,均以1个月为1疗程。分别于投药后1、2、4周复查红细胞、血红蛋白及网织红细胞,以服药后血红蛋白上升2克以上为显效;上升1克以上为有效;不及1克者为无效。治疗组与空白对照组1个月后比较,疗效显著,尤以本组为突出,X2=8.36,P<0.01。
按语:
本方根据健脾补气以生血之理论组方,疗效优于一般补血剂,而无腻补之弊,堪宜临床应用。若有食滞者,则宜加消食导滞之品更妥。

2.小儿升血灵

来源:
山东中医学院附属儿科医院徐金香等
功能:
补气养血,消积理脾。
主治:
小儿缺铁性贫血。
组成:
皂矾250克、大枣250克、当归250克、百草霜200克,制成颗粒冲剂冲服。每日30克,分3次服用。6个月~1岁每天服15克,2岁服30克,3~7岁服45克,7岁以上服60克。10天为1疗程,可连服3个疗程。
疗效:
应用300例,治疗10天后,血红蛋白升至12克%者97例,占32.33%;上升至11克%者104例;占34.67%。治疗20天后,血红蛋白又上升至12克%以上者79例,占26.33%;上升至11克%以上者61例,占20.33%。治疗30天后,血红蛋白又上升至12克%以上者50例,占16.67%;上升至11克%以上者49例,占16.33%。同时症状随之明显改善,食欲增加尤著,体重不同程度增加。
按语:
本方旨在健脾养血,消食健胃,临床疗效显著。

3.补血方

来源:
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医院杨文蔚。
功能:
益气补血,健脾消食。
主治:
小儿营养不良性贫血。
组成:
当归10克、黄芪10克、山楂10克、神曲10克、麦芽10克、陈皮10克、鸡血藤10克、红花5克、内金5克、生地10克、枸杞10克、何首乌10克、人参10克、白术10克、山药10克、大枣50克,水煎3次,去渣,浓缩至200毫升,加入蜂蜜50克,日服3次,每次10~20毫升。
加减:
脾胃湿热者,加四消散(神曲、芽麦、山楂、内金各100克,研成细末,高压消毒灭菌即成,每包3克)、黄连素0.1克;脾胃虚寒者,加四消散、香砂六君子散及维生素C;肝肾虚者,加补肾鹿茸散、四消散、维生素C、A D丸或钙剂;虫积者,加四消散、驱蛔灵、黄牛饮(大黄、牵牛各等量)。
疗效:
治疗164例,治愈98例,好转46例,疗效不明显者20例,总有效率88%。
按语:
当归、黄芪补气生血;四君佐山药重在补脾气;红花、鸡血藤和血;大枣补脾胃润心肺;蜂蜜养阴润燥。本方旨在调整脾胃,调和阴阳,调理气血,开胃增食,临床疗效较可靠。

4.治疳散

来源:
湖北省云梦县中医院褚毅鹏
功能:
养肝补血,化毒消疳。
主治:
小儿营养不良性贫血。
组成:
朱砂0.1克、蟾蜍1只(去内脏,脱皮)、白公鸡肝一叶,将鸡肝划开口后,将朱砂撒入里面,然后一同放入蟾蜍内,用鲜荷叶包好,将其焙干至焦香后,立即趁热将混有少许白糖的醋喷洒在上面,使其酥脆研末,分3次1天吃完。
疗效:
治疗100例,治愈91例,红血球达到450万,血红蛋白13%;好转9例,红血球、血红蛋白计数不同程度上升。
按语:
蟾蜍能化毒杀虫,治多种顽疾,《本草纲目》说能治一切五疳八痢,可见本品配合朱砂,对于消除各种营养不良贫血之原因有重要作用;鸡肝富有各种营养成份,有补肝肾、养阴血之作用,故本方实具攻补兼施之作用,药虽简略而别具药疗食疗于一体之格。
条目信息
1
摘自《中国秘方大全》
2
本条ID:110390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