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性贫血秘方

溶血性贫血是由于红细胞破坏增速,超过造血补偿能力范围时所发生的一种贫血。溶血性贫血的症状决定于溶血过程的急性或慢性。急性者起病急骤,伴寒颤、高热、乏力、恶心、呕吐、腹痛、腰背肢体酸楚等。严重者可发生昏迷休克、心力衰竭及急性肾功能衰竭。有严重贫血及黄疸,常伴有血红蛋白血症及血红蛋白尿,慢性者起病缓慢,常伴有疲乏、头晕、活动后心悸气促等一般贫血症状。有轻中度贫血及黄疸,肝、脾重肿大。长期慢性溶血可继发胆结石及肝功能损害。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病因可分为红细胞内在缺陷和红细胞受外在因素的影响两方面。前者多与遗传因素有关,如先天性溶血性贫血。后者可见于细菌性感染、寄生虫病(如疟疾)、铅中毒及蚕豆病。

本病诊断依据为临床症状;血象特征是网织红细胞增多,出现有核红细胞骨髓增生明显活跃,以红细胞系统为主;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血清非结合疸红素及黄疸指数增高;粪胆原及尿胆原排泄增多等。为明确溶血的原因,需作溶血性贫血的特殊诊断性试验。

现代医学对本病的治疗应尽量除去原因,严重者可适当输血,先天性溶血性贫血可行脾切除手术。蚕豆病输1~2次血即可好转,但日后应避免接触蚕豆花粉或再吃蚕豆,以免复发。

本病在中医学中多属“黄疸”、“虚劳”范畴。脾胃功能不健,不能生化气血,气血虚而难复,则有头晕、疲乏、活动而心悸气促等贫血症状,严重者肾阳不振,阳不生阴,以致阴血不能生长,脾不健运,水湿停留,郁久化热,湿热熏蒸,胃浊上逆引起恶心、呕吐、发热、寒颤。湿热交蒸,胆汁外溢于肌肤而发生黄疸。黄疸日久,湿浊蕴聚气血不和,故肝脾肿大。治疗上必须先清热利湿,然后再益气健脾补肾。(施惠君)

1.抗溶补肾方

来源:
北京市东城区安外医院王瑞华等。
功能:
益肾气,固阳精。
主治:
溶血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红蛋白尿。
组成:
生地9克、熟地9克、丹皮9克、山药12克、茯苓9克、泽泻9克、肉桂3克、巴戟天9克、仙茅9克、仙灵脾9克、狗脊12克、当归9克、黄芪12克、乌贼骨9克、生牡蛎30克、桑螵蛸9克、生铁落30克、黄精9克、炒枣仁9克、炒远志3克,水煎服。症情稳定后在上方基础上加减制成丸药服用,以巩固疗效。
疗效:
治疗1例,服药2月余,症状明显好转,血红蛋白由3~8%克上升至10.5%克。
按语:
本方名和剂量由编者所拟。(施惠君)

2.栀芎参黄汤

来源:
四川省荣县乐徳医院吴国权。
功能:
清热泻火,凉血活血,益气养血。
主治:
蚕豆病引起的溶血性贫血。
组成:
栀子10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丹参10克、党参10克、柴胡9克、丹皮6克、木通6克,大黄6克,水煎服。
加减:
待黄疸减退、发热降低后改用黄芪20克、党参15克、丹参15克、当归10克、白术10克,水煎服。
疗效:
治疗8例,取得良好效果。
按语:
方中栀子、大黄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柴胡透表退热,疏肝解郁;丹皮、丹参凉血活血;川芎活血行气,又能祛风;党参、当归补气补血;木通降火利水。本方名由编者所拟。(施惠君)
条目信息
1
摘自《中国秘方大全》
2
本条ID:110086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