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简介
王烈(1928〜),长春中医学院教授。小儿哮喘,是以哮吼为特征的疾病,包括现代医学所称的支气管哮喘、哮喘性支气管炎,以及急性毛细支气管炎、喘息型肺炎等病。临床调查1000例小儿哮喘,认为小儿哮喘的发病与气虚、血瘀、痰积有关。先天不足,后天失养的小儿,形体胖而不坚,素有佝偻,面色㿠白者,多属气虚,1000例中具有气虚征象者占85%。临床体验无哮补虚可防哮,哮后气虚宜治虚以防哮喘再发,可见气虚为哮喘之发病与发作的病理基础。血瘀形成为哮喘发作的主要病理机制。气虚易罹外感,受邪后肺气失调,血行不畅而瘀于肺,导致痰积,形成气血痰壅塞肺窍,肺主气,司呼吸,肺气不宣,肺失升降,哮喘遂成。故哮喘发作之治重在活血化瘀,理气除痰。
哮喘有发作、缓解、恢复等不同期,各期又有不同特点。发作时哮吼为著,以气壅血瘀痰阻为主要病理改变。因此,止哮平喘为古今论治之大法。实践体会,重用活血化瘀,理气除痰,其效颇佳。发作期常用自拟方药“小儿止哮汤”。
本方具有活血化瘀、理气除痰作用。临证所治甚多,其中统计200例幼儿哮喘(哮喘性支气管炎),于发作时服用小儿止哮汤为主,多数病例于服药4日缓解,8日稳定。比古时习用之定喘之剂,如《摄生众妙方》的定喘汤为优,本方平喘止哮效果好。方中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活血化瘀作用,攻瘀散血的有地龙、露蜂房,破结祛瘀的有刘寄奴、射干,其余药物亦有祛瘀生新之作用。上述药物重在活血化瘀,同时还兼有理气除痰之效,如苏子、僵蚕等。诸药配合共奏畅旺血行,消散瘀滞之效,使血运流畅,从而消除血瘀气壅痰阻的病理改变。根据现代的认识,小儿哮喘与感染、过敏有关,发作时气管处于痉挛状态,一般治用抗炎、抗敏、抗痉法。查本方所用药物,如白鲜皮、黄芩、射干抗感染及脱敏,地龙、侧柏叶、露蜂房等减缓气管痉挛。哮喘发作时气喘痰壅,故治之以苏子、僵蚕等,益增其效。
哮喘发作之后,多进入缓解期,此时虽然不喘,但痰多未消除,以沙参、川芎、胆星、侧柏叶、桔梗、苏子、莱菔子、旋覆花、甘草等活血化瘀较柔和,而重在除痰之剂为主要治疗方剂。多数病例服用1〜2周解除症状。
后期治疗以防哮为主。哮喘乃顽疾,不仅病程迁延,而且常有反复。因此,此期哮喘虽获愈,血瘀气壅痰塞的病理改变亦有改善,但实邪去而虚邪尚存。患儿多呈气虚改变。此种气虚乃在血瘀后形成,临证虽然平和如常,但易在感寒伤热等多种因素影响下使哮喘复发,故重视恢复期治疗,认为其调理时间不同于前两期的治疗时间,以防哮喘复发。治以活血化瘀,益气之法。用自拟防哮汤。
其中人参一味,可以太子参取代,补养气血,稍事化瘀。多数病儿服用4周,不仅减少发作,而且外感机会亦少,有此病例,虽罹外感,其哮亦未见发作。《直指方》云:“气有一息之不通,则血有一息之不行。”临床经验,辨哮喘之血瘀,应以瘀血之改变为依据。对哮喘应用活血化瘀法的辨证指征,归纳为:
发作时见有哮吼之症,面色青,尤其是口唇色暗、鼻孔气热,舌尖暗赤,脉数而沉。
小儿哮喘气血失和之征象,不同于血流脉外而瘀之见痛、见块、见斑、见热等瘀血征象,而是脏腑功能失调,尤其肺的气血失和所形成的病变。此种改变,于哮喘发作、缓解等不同阶段,其程度亦有区别。
哮喘之用药,应详辨其活血化瘀的功能、性味、特点,以及其兼有作用。如地龙活血化瘀,解痉;黄芩、白鲜皮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等。发作时所用活血化瘀之剂应偏清,缓解之后的活血化瘀则应偏补,从而使哮喘的证治效果不断提高。
患儿,男,7岁。病志号:哮喘专病761号,1983年11月4日就诊。
该患幼时罹哮,至今5年。历年皆犯,发则需月余方解。近2年来,每年约发作2〜3次。此次乃于受凉后起病,当时症见哮吼,日夜不宁,尤以活动后气喘为甚,病后不发热,但伴有咳嗽,痰多。饮食尚可,夜卧不实,大便软,小便黄。检査所见:神疲,面色红,口唇青,舌尖暗红。心音钝,肺部布满哮鸣音,腹软,脉沉数。X线胸透示肺透光度较强。白细胞9×109/L,中性0.51,淋巴0.47,嗜酸性粒细胞0.02。诊断:哮喘。治用活血化瘀,理气除痰。
经治4日哮喘缓解,咳嗽减少,有痰,继服2剂完全缓解。改服下方:
连服8日诸症悉除。更用防哮汤,方药为:
连服6周,患儿状态好,体力增强,虽有外感,其哮未作。连续2年未见发病,其中发热2次,症情较轻,尽管有咳,但未见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