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胃酸反流致咳的经验

名医简介

赵棻(1910〜),福建中医学院教授,临床家。

赵棻教授在临床中经常接触到消化性溃疡、食道炎、浅表性胃炎及慢性萎缩性胃炎(B型)等病症。在这些病例中,经胃镜和胃液分析等检查,得知由胃酸反流导致支气管刺激而发生咳喘者,其轻者多有饭后饱胀感,嗳气,或胸骨后类似于心绞痛样疼痛;重者有上腹部灼热,胸骨后烧灼,嘈杂感,与此同时呕恶泛酸,咳嗽骤作,多见于进餐后,尤常见于进食酸性食物如醋、橘子水之后,夜间易于发作,常在卧睡中呛咳而醒,此咳少痰。胃病与咳嗽纠缠在一起,单治咳,咳不止;专治胃,咳难宁,殊觉棘手。古人有“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之训,现代医学,亦有“胃反流性肺疾病”之说,遂究其理,以解此难治性咳嗽。

赵老认为,此种咳嗽是先有胃肠疾患,后生咳嗽,既无表证,当求内因,所谓诸脏先伤,后传于肺,标见于肺,而其本在脏腑之间。在上述咳嗽症状中,除有胃本身腑气不得通降外,最明显的尚涉及肝气作用。推及肝气犯肺病机,又不同于木火刑金,上逆侮肺之证,只是肝胃气机失调,升降失司,肺失清肃为本病主要病机。现代医学亦认为是酸性胃内容物逆流于食道,或少量胃酸误吸入气管,或胃酸刺激食道粘膜导致反射性的咳嗽。

本病论治,应以肺为标,肝胃为本,止咳为标,降逆为本。故治法只宜平降肝胃之气,兼予助肺肃降,而咳可宁。自拟“降逆止咳汤”试用于临床,疗效较为满意。方药组成:

木蝴蝶12g、蜜枇叶9g、苦杏仁7g、蒸百部12g、川厚朴9g、绿枳壳9g、旋覆花9g、代赭石15g、川郁金9g、麦谷芽各30g、海螵蛸20g、粉甘草5g。

方中取枇叶和胃下气,苦杏仁助肺肃降,百部对新久寒热诸咳皆有止咳之功,三味配合为宁咳之主力,用以治标。川厚朴、枳壳,通腑导滞;旋覆花、赭石,重镇降逆;木蝴蝶、郁金,疏调肝气。三组药物相配,为疏肝降逆之主力,用以治本。另取海螵蛸、甘草,解胃痛而止酸,麦谷芽赞育脾胃,升降气机,俾使全方药力运转,以奏其功。综观本病是以胃病在先,咳为继发,故治此咳,重在疏导通降,调其气机,而咳可止,即所谓降肝胃而寓宁肺。然肺为“华盖”,“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方中木蝴蝶一味,既能入肺理气,又可疏肝运脾,勿因其轻而等闲视之,是以重用,为治本病最得力之主药。本方在应用时,视具体病情,可酌情加减。

治验举例:林某,男,41岁,工人。1993年3月13日初诊。

患者胃脘不适、闷胀,右上腹近胁部有压痛点,已十余年之久。病症反复发作,时轻时重,无明显规律,伴呃气、泛酸、夜寐欠佳。近2个月来,胃脘部常嘈杂不安,烧心夜甚,其中呛咳少痰,日渐加重,睡卧尤显。纳食一般,二便尚正常。脉弦,舌淡红、苔薄白。经某医院纤维胃镜检查,提示:①十二指肠球炎(A);②慢性浅表性胃炎。初诊以治溃疡和胃炎为主,服药10余剂,呃气、胃脘胀痛有所减轻,但咳嗽仍重。初以为感受外邪所致,细审之后,既无肺卫表证,又无痰湿内聚、木火刑金或肺虚内伤因素。再详细询问,方知有泛酸与呛咳并见并重的特点,且脉弦明显,经胃液分析,证实胃酸偏高,联系泛酸、嘈杂等症状,乃悟肝胃气逆,酸泛于上,支气管受刺激所致。给予“降逆止咳汤”加减,并嘱患者停用西药,避免烟、茶、酒的刺激,不宜进食生冷、燥热食物。睡眠取高枕右侧位,保持大便通畅,力戒郁怒等,前后共进药20余剂,始见酸少咳止,随访3个月咳无复发,但仍有胃胀等症状,此乃慢性胃炎表现,应另行续治。

赵老近几年治愈此种咳嗽17例,均为中青年人,男性多于女性。一般认为,在胃和十二指肠或食道炎的病变尚未痊愈,胃酸时时逆流,则咳难以治愈,倘若不加治疗,尚无自愈之例,即使治疗,亦需抓住肝胃气逆的主导病机,方可获得止咳良效。本病虽有肝气失疏,但不一定有精神因素作怪,有些患者精神乐观,豁达开朗,亦出现严重的肝胃气逆、酸水上泛,可知此是脏腑经络功能失调所致。胃酸上逆于食道,能引发咳嗽,换言之,酸不上泛,则不咳,但并非所有胃酸上泛者,皆致顽咳,这可能与素体差异有关,其中奥妙,仍需探索。

本病治法既经确立,因病理变化有其特殊性,故配方选药,尚需精究。如疏肝理气,不取柴胡、香附,而重用清轻的木蝴蝶及善于行气解郁的郁金等。治咳不取肺风草、紫菀、款冬、麻黄等,而用枇叶、苦杏仁、百部,此乃赵老经验之处。所拟“降逆止咳汤”,不在单纯止咳化痰,意在和胃降逆,故疗效颇著。

(赵向华 整理)

条目信息
1
摘自《古今名医临证金鉴·咳喘肺胀卷》
2
本条ID:152293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