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病因病位重内外合治

名医简介

李济仁(1931〜),皖南医学院教授。

诊断思路

痹证的临床诊断并不困难,只要根据上述病变组织部位及临床表现特征,一般医生均能诊断无误。但是中医诊断痹证,并不是停留在某病人所患系“痹证”,还必须弄清其“痹证”之原因如何,属什么性质?这是一个难点,且与中医辨证用药关系甚为密切,下面就谈谈关于痹证诊断的思路问题。

痹证的诊断与其分类有密切的关系。中医临床需进一步确诊某病人所患痹证属何痹,意在认定该痹属于何类。因此弄清痹证分类相当重要。

《内经·痹论》关于痹证的分类主要有三:按病因分类有因风、寒、湿三邪所致之行、痛、着三痹;按五体病位分类有皮、肌、脉、筋、骨五体痹;按五脏病位分类有心、肝、脾、肺、肾五脏痹。三种分法互相联系,密不可分。以病因分为三痹而言,其每一病因所致痹证均将在一定部位体现,如行痹,其痹在皮抑或骨,在肌抑或肉等。若以病位五体痹而言,其痹又为行痹抑或痛痹,而与病因相关等。因此,《内经》所谓三痹、五痹之说,其旨在阐明诊断痹证要从病因、病位及脏腑等诸方面加以考虑。目前,临床上多注意从病因去诊断痹证,虽有一定意义,但不够全面,易使医生习惯地从祛风、胜湿、除寒等方面选方用药,对药位常欠考虑。笔者认为病因诊断固属重要,病位诊断也不可忽视,因药物作用的部位有其一定的特点,只有明确痹证的病因病位,方能恰到好处地组方用药,即在针对病因用药的同时,结合参入对某局部疼痛有特异作用的引经药物。如上肢用片姜黄、桂枝;下肢用独活、怀牛膝等。处方中应结合选用止痛、除胀、活络等药。另外,在诊断痹证时,还应与痿证相鉴别。痿证以肢体痿软不用,肌肤消瘦为特点,关节一般不痛,这是鉴别的要点。

由于痹证的形成非筚一之因,故其症状由.表现为多个部位症状的综合,这给临泳诊断为何种痹证,带来了困难。那么怎样把握诊断关键呢?虽然痹证的成因及部位是多因素,多位点的,但总有其偏重之处。如病因就有偏风、偏湿的临床表现,病位则有以骨或皮肤为主之异,证候则有酸痛、胀痛、刺痛、红肿热痛、关节肿大、畸形等不同,临床需抓住主证,参考辅证,方可做出明确诊断。

为筒化诊断,笔者主张应先分寒热(因痹有寒、热两大类),尔后再据此分为寒痹偏风型、偏湿型及单纯寒型、热痹偏风型、偏湿型及单纯热型。

热痹的主证为关节肌肉红肿热痛,其痛及皮、及骨,轻按重按均不可耐,运动障碍,得冷则舒,舌质红,苔黄厚干,脉数。偏风者则骨节间似风走窜,有许多关节的病变,恶风,汗出,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偏湿者则关节肿大较多见,按之痛剧,下肢为甚,活动障碍明显,舌质嫩红,苔黄厚腻,口渴而饮水不多,口粘口淡;单纯热型则无偏风、偏湿的症状,而出现一派纯热症状。

寒痹的主证为关节皮肤触之冰冷,疼痛部位较深,喜按打叩击,关节活动障碍,特点是体位变换之初均不利,畏寒、关节疼痛得热则舒,纳少便溏,舌质淡白、苔薄白,脉沉弦缓。偏风者则恶风,遇风刺痛,疼痛走窜不仅限于骨节间,还在关节周围皮肌部,舌质淡白,苔薄白而干,脉缓;偏湿者见骨节皮肤酸胀疼痛,疼痛部位以肌肉为主,舌质淡薄白而腻;单纯寒型则无偏风、偏湿的症状,而出现一派纯寒症状。

以上主要从五体局部及舌脉谈及寒、热痹及其偏风或偏湿等不同类型的主要症状,除此之外,临床还当结合全身情况以辅助诊断。例如,治疗关节痹证还需要对各病型作进一步分析论证,如同一病型有时贯彻始终,但其轻重及时间长短不同,关节有无畸形,涉及皮肉筋骨脉情况如何,是否牵涉内脏、出现五脏病变等。总之,诊断既要相对固定化,又要不断变化;既需从总的大方面区别归类,又应对局部症状条分缕析,以应不变中之变与变中之不变等多种情况。为适应复杂多样的病情变化,施治既要有相对固定的主方主药,又要善于针对局部症状之异而加减变化。如仅将治痹证药物罗列堆砌,有时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近几年对治痹药物研究较多,诸如雷公藤、川草乌、乌梢蛇、白花蛇等,有的医者则每人必用,每方必用,但因未能辨明证属何痹及何阶段,如此虽可能治愈一二例患者,但若欲提高诊治水平则难矣。

笔者曾治一65岁的男性,系退休工人,西医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初用强的松等激素可控制病情,近年来则病情加重,关节冷痛,呈游走性,涉及皮肤,喜叩打,面黄黝黑微浮,蹲下则难立起,站立则难坐下。舌质偏暗,苔薄白而干,脉弦缓等。曾服用一年轻中医之中药约70余剂,自诉未有任何改变。细观所服之方,皆系雷公藤、川草乌、二蛇以及温肾活血化瘀之品。经笔者细察,属寒痹偏风重型,故以阳和汤合蠲痹汤加减,虽未用雷公藤、川草乌、二蛇等,但却3剂痛减,5剂病除。后询年轻中医组方之由,其曰:温肾药有类激素样作用,用之可增强患者所服强的松的作用,而雷公藤等药药理证实可祛风湿,抑制变态反应,故组方亦用之。该医生仅注重辨病用药而忘了辨证用药,结果疗效不佳。可见治痹证时诊断要细,要深入,不能仅仅诊知病情属痹即可。辨病一定要与辨证相结合,发挥中医特色。著名中医学家施今墨很重视痹证的诊断,曾治一蒙古族妇女,患者关节疼痛发热,屡进羌活胜湿汤、独活寄生汤之后,疼痛非但未减,反而越来越甚,日夜叫号,痛苦万分,而发热迄不少退。施氏视其唇舌焦裂,脉象洪数,参以证候,诊为“热痹”,遂予紫雪丹3g、顿服,疼痛不止,故一日2次紫雪丹,每次3g,号叫渐歇,热亦渐退。连服紫雪丹60g之多,发热关节疼痛渐愈。后予理气活血药调理。施老认为,初治者不知热痹之理,循例屡进辛燥祛风之药,火热日燔,血气沸腾,致症有增,临证当注意之。

痹证的治疗

关于痹证的治疗,应采取内治与外治相结合的办法。现在一般对痹证外治法有忽视的倾向,笔者认为在内治的同时辅以适当外治,对疾病的缓解、痊愈将有很大裨益。

一、内治方药

首先应胸有大法,笔者很欣赏张石顽所论:“行痹者,痛处行而不定,走注历节痛之类,当散风为主,御寒利气仍不可废,更须参以补血之剂,盖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也;痛痹者,寒气凝结,阳气不行,故痛有定处,俗称痛风是也,当散寒为主,疏风燥湿仍不可缺,更须参以补火之剂,非大辛大温不能释其凝寒之害也;着痹者肢体重着不移,疼痛麻木是也,盖气虚则麻,血虚则木,治当利湿为主,祛风散寒亦不可缺,更须参以理脾补气之剂。”张石顽的论述揭示了治痹时不仅应重视痹证成因中的“杂气合至”特点,还应注重从人体内脏功能、气血功能入手,综合施治,以助祛除邪气。但这仅指一般情况,如遇特殊情况,在一定的时间内可攻其一邪为主。如上述施案,仅以紫雪丹清其气,再理气活血而病愈。

笔者发现,痹证很难在近期内完全病愈,故治疗时应以某方为主,大法基本不变,辅药随证加减,以体现变中不变、不变中有变的特性,守方守法是相当重要的,切不可主方大法变动不息。我常针对痹证的每一证型,确定大法主方。

热痹,以白虎汤为主。偏热者多用白虎桂枝汤加地骨皮、丹皮、丹参,偏风者多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羌独活、豨莶草、威灵仙、当归、川芎,偏湿者多用苍术白虎汤加黄柏、山栀、防己、木瓜、白术、茯苓等。

寒痹,以桂枝附子汤为主。偏寒者加巴戟天、补骨脂、仙灵脾、片姜黄芩;偏风者,以桂枝附子汤合蠲痹汤加减,其中必用川芎、当归、丹参;偏湿者则用桂枝附子汤合防己黄芪汤加细辛、苍术、白术、山药等。

临床中病人最感痛苦的,是病灶局部的痛酸等感觉异常,在祛除痹证病因的同时,适当加入止痛、止酸药物,不仅可解除病人痛苦,还可增强患者愈病信心,主动配合治疗。上述组方中,可适当加香附、没药、泽兰等。若关节周围组织酸痛不适时,用雷公藤较好,该药对肌肉筋脉疼痛的缓解效果,明显优于骨节间疼痛者。

若出现皮肤瘀斑,关节周围结节等证时,往往说明存在瘀血症状,应适当增以活血之品,亦可另服活血方剂,可与治痹方药交替使用。

对痹证偏风者,川芎一药不可缺。因该药为血中之风药,可行血而风灭,又有祛风作用,疗效较好。中医治法中有通因通用、塞因塞用、寒因寒用、热因热用之反治法。我认为还应有如川芎祛风行血之“行因行用”法,痹证偏风则疼痛游走不定,可谓行因;川芎作用行而不守,可谓行用。川芎“行因行用”有利风邪的祛除。

痹证后期,常见筋脉失荣,或骨节僵硬拘急,或骨节肿大畸形。一方面可能因邪伤日久,而久服辛温燥烈之品,伤阴耗气致使筋脉骨节失荣;另一方面可能因邪痹日久,气血瘀滞,络道受阻,病损筋骨,失去气血濡养。此时即宜注意养阴柔筋,尤其宜从滋补肝肾之阴着手,以六味地黄汤、一贯煎等方药加减为治,亦宜择用活血化瘀、软坚化结之品以舒筋活络、祛瘀通络。

痹证服药,时间最好是晨起与睡前各服一次。因痹证患者运动障碍以晨起为著,其疼痛夜间为甚。晨晚分服中药,意在病作前及时截治,有利于药效的发挥,以控制病情的发展。

二、外治方法

痹证多在四肢关节筋脉,外治药物可直接对病灶发挥舒筋活血止痛的作用,且此类药辛温香窜,可加强局部气血运动,又有助于内服药物作用的发挥。现介绍几种外治法以供大家选用。

1.巴豆饭外敷法

取巴豆(干品)10〜15g,捣烂成泥,加入适量热大米饭混匀,置塑料布或芭蕉叶上敷于患处(以不烫伤皮肤为宜),用纱布绷带或其他布条固定即妥(注意:时间不超过8〜10小时;过敏性皮疹可服抗过敏药,以睡前敷为好;洗净配药食具及工具以免中毒。据笔者经验,塑料布与中药易起化学反应,可造成皮肤损伤,且药力不易透过。当以纱布、芭蕉叶之类为好)。

2.止痛擦剂

生半夏、生南星、生川乌、生草乌各30g,用50%酒精500ml浸泡一周后,以脱脂棉擦肿痛处,每日2〜3次。

功用:止痛、消肿(不可内服)。

3.熏洗法

水寥50g,透骨草20g,川芎25g,炙麻黄20g,桂枝15g,羌独活各30g,冰片3g,香白芷9g,葱白40g,生姜10片。

将前7味加水3升,待煮沸后15分钟加入后4味。再待5分钟连药带汤一并倒入大口茶缸中,将茶缸四周用棉絮包裹保温,缸口对准疼痛部位熏蒸(用毛巾将缸口四周封好,勿使漏气,以耐受为宜),约半小时,每日一次,本方可开毛窍,发腠理,逐风湿,通经活络。

4.解痛药棉

肉桂、附子、川乌、大黄、当归各12g,半夏、白芷各9g,地龙、僵蚕、白芍、乳香、没药、木香、川芎、独活、秦艽各6g,细辛3g,共研细末,用高粱酒调和成薄糊状,加生姜汁,用脱脂棉浸透,晒干或烘干。将浸透晒干的药棉,外包纱布一层,左右两边用松紧带套在关节上或其他痛处。对四肢关节疼痛者效果最佳。

5.外用通药

当归、穿山甲、皂刺各15g,透骨草30g,桂枝、桃仁、红花、三棱、莪术各20g,川草乌各10g。共研粗末,装入纱布口袋,加水蒸1小时,取出后稍放片刻,用干毛巾垫于痛处,将蒸药布包放于毛巾上,置半小时左右,每晚1次,每付药可连用4〜6次。

条目信息
1
摘自《古今名医临证金鉴·痹症卷》
2
本条ID:152114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