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痹总由气血郁闭,治血不外补泻凉温

名医简介

班秀文(1921〜),广西中医学院教授。

班氏认为各种痹证的临床表现虽有区别,但均与气血闭塞不通有关。血脉闭塞不通乃痹证的主要病机,故治疗痹证总应着眼于疏通血脉。治血之法,总其大要,不外血虚则补,血瘀则活,血热则凉,血寒则温。

温通血脉:凡是素体阳虚,遇寒凉则肢节疼痛剧烈,触之则加重者,属寒凝血滞,经脉不通。以当归四逆汤治之。此方本为“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而设。因寒凝血滞为痹,故以此方之桂、芍、当归行血通脉,细辛通达内外,通行血中之滞而利九窍,草、枣和中而调营卫。全方补养温行,通达内外,血脉通畅,则疼痛自止。如痛甚者,可加入炙附子,以增强其温化通行之功。

燥湿通达:湿性重浊粘腻,湿邪偏胜之痹证,肢体困重,胀、痛、酸麻交织。宜燥湿通脉之法。以当归芍药散合五苓散治之。前者为肝虚血滞、脾虚湿阻而设,后者是化气行水之通剂。二方合用,既能健脾化湿,又能养血通脉。如湿邪郁久化热,肢节红肿疼痛者,则以大秦艽或豨桐丸加减化裁治之。

祛瘀通脉:凡是妇女经产后,或跌扑损伤,或举重劳累,每遇气交之变,则肢节掣痛或入夜则疼痛加剧者,此为瘀血停留,外邪侵袭,内外合邪之患。宜温散祛瘀,以通血脉之法治之。可用桃红四物汤去生地加桂枝、秦艽、羌活、独活、威灵仙治之。

清热通脉:血得温则行,遇寒则凝,过热则津伤血郁而肢节疼痛,痛处灼热红肿者,此为热邪偏胜之痹证。宜用清热通脉之法为治,可用四妙散合豨桐丸(汤)加生石膏、知母、凌霄花、鸡血藤、当归之类治之。

补虚通脉:凡是虚劳损伤,血行不畅而四肢麻木重着者,此乃营血不足,血行不畅之血痹。可用补血通脉之法,常用四物汤加黄芪、桂枝、秦艽治之。《金匮要略》中之黄芪桂枝五物汤,亦是补虚通脉之良方。

痹证病情错综复杂,变化多端,当随寒热虚实而选方用药。《类证治裁》云:“治法总以补助真元,宣通脉络,使气血流畅,则痹自已”。在用药上,温通必用附子、桂枝;辛开则用秦艽、细辛;凉开则凌霄花、通草。盖附子辛甘大热,能通达十二经,走里达表,走而不守;桂枝甘温入心,有温经通脉、调和营卫之功;秦艽不仅能散风,而且能养血通络;细辛能温开三阴而利九窍,有通里达表之功;通草甘淡,清热行血而渗湿祛浊;凌霄花甘酸而寒,能入厥阴血分,清血中伏火而清热祛瘀,是治疗因热郁而致瘀者之妙品。

条目信息
1
摘自《古今名医临证金鉴·痹症卷》
2
本条ID:151872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