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简介
周仲瑛(1928〜),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著名中医学家。探析原委
前人对血热或血瘀导致的出血多有论述。对两者相互作用所致的瘀热型血证,虽无系统专论,但在讨论热病及血证的有关篇章中,也有零星的阐述。如《内经》所说:“血气相溢,络有留瘀”即为类似认识。首先提出瘀热一词及其证治的首推张仲景。《伤寒论》第128条云:“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抵当汤主之。”指出外感之邪循太阳经脉深入下焦,瘀热搏结,可致出血,血出则瘀热去,病情缓解。《诸病源候论·吐血候》中有论述瘀热出血的点睛之笔,如“诸阳受邪热,初在表,应发汗不发,致使热毒入深,结于五脏,内生瘀积,故吐血。”在治法方药上,《千金要方》组拟了犀角地黄汤以治疗“伤寒及温病应发汗而不汗之,内蓄血者及鼻衄吐血不尽,内余瘀血,面黄,大便黑”等,并强调其功效为消瘀血,此后被公认为是凉血散瘀的代表方剂。如《丹溪心法》云:“衄血,凉血行血为主”,大抵与吐血同,犀角地黄汤与郁金同用。温热大家叶天士在《温热论》中指出:“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也为瘀和热两者相互作用所致的出血提供了很好的论据。但这些论述,多偏重于外感病所致的瘀热出血,而有忽视内伤瘀热出血的倾向。
一、六淫化火,疫毒入侵,热毒炽盛,搏血为瘀,离经妄行
六淫侵袭人体,皆可化为火热之邪,甚至酿毒,诚如王秉衡所说:“人之火病独多者,以风寒燥湿悉能化火”,而“外邪伤人必随人身之气而变……故人身阳气旺即随火化”(章虚谷)。若原有瘀热内伏,则尤易因外邪化火而触动;若由温热疫毒侵袭,火热炽盛,则为害尤烈;火热内燔,可致酿毒、生风、耗气、伤津、攻心诸变。其中动血尤与其他诸证密切相关,火热由气及血,血热内壅,遂致热与血搏,瘀热互结,血络受损,进而动血。正如吴又可所说:“邪热久羁,无由以泄,血为热搏,留于经络,败为紫血。”因火毒戕伤血络,则逼血外溢,瘀滞脉道,则血不循经,血热血瘀,互为因果,而发生多个部位出血。
二、内伤久病,气火亢盛,逆乱脏腑,湿热痰瘀,壅塞脉道,热郁血瘀,戕伤血络
内伤杂病,气失平调,火失潜藏,或郁火内生,火郁络瘀,瘀热伤络;或积湿生热,久病络瘀,痰瘀互结,郁而化热,闭塞经络隧道,阴阳气血失调,脏腑蓄热,血脉壅滞;或瘀郁酿热,血行不畅,亦易导致瘀热出血。
三、因热致瘀或瘀郁化热,均可致瘀热搏结,络伤血溢
瘀热型血证的主要矛盾在于血热和血瘀。热甚可以致瘀,瘀郁可以化热,瘀热搏结,络伤血溢,均是两种病变的共同参与。但在外感或内伤疾病中,由于病因病机有别,血热和血瘀的轻重主次也有不同。
在外感温热性疾病或他邪化热中,多为热甚致瘀,火热毒邪是引起血瘀、继而导致出血的始动因素。王清任曾云:“瘟毒在内烧炼其血,血受烧炼,其血必凝”。瘀由热成,热瘀互结,往往使邪热稽留不退,瘀血久踞不散,所谓“热附血而愈觉缠绵,血得热而愈形胶固”。瘀热相互为患,阻滞搏结,发生各个部位的出血。因此,血瘀是形成瘀热型血证的重要环节。
在内伤杂病所致的瘀热型血证中,则有因热致瘀或瘀郁化热的不同情况。患者素体阳旺,气火偏亢,或湿热痰浊素盛,阻滞脉道,津亏液少,则血液粘稠,血行缓慢,每易致瘀,所谓“津液为火灼竭,则血行愈滞”。而各种原因所致的瘀血停积,郁结日久又可化热,属于“留瘀化火”及“瘀积发热”,终致瘀热搏结,壅遏伤络,形成出血。
四、瘀热深蕴营血,多脏同病,伤阴耗血,可致厥脱、谵狂、窍闭之变
外感邪热传入营血,则必然以“耗血”为主。正如叶天士所云:“营分受热,则血液受劫。”气火亢盛,或湿热痰瘀久郁,不但耗伤阴血,又可导致血液稠浊,血行不畅,血脉瘀滞,加重血瘀。同时由于瘀热深在营血,充斥三焦,对脏腑经络的损伤具有广泛性,常可多脏同病,表现为多个部位的出血。
在病机演变过程中,血热炽盛,耗气伤津,血液稠浊凝滞,致气机阻遏,阴阳气不相顺接,可发生厥脱。而各个部位出血又可使津血消亡,气随液脱,血液运行愈加迟缓,血瘀更剧。
外邪入里,瘀热上犯清窍可以扰乱神明,出现谵狂、蓄血。内伤杂病,气、火、痰、瘀偏盛,瘀热互结,“气血凝滞,脑气与脏腑气不接”,亦致发狂。若血热血瘀搏结不散,瘀血闭塞心窍,心营为热所劫,心气为瘀所阻,则出现昏迷重症。
综上所述,可知血热血瘀常可引起多种出血,瘀热型血证是临床客观存在的一个特殊证型,从而为辨证应用凉血化瘀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一、出血特点
各个部位均可出血,量多势急,或缠绵反复难愈,血色暗红、深紫,或挟有血块,质浓而稠;或肌肤瘀斑成片,甚或九窍齐出。
二、瘀热证候
1.血热证外感所致者发热是必见之症,热势高低随病情轻重和正气强弱而不同,或身热夜甚。内伤所致者,血热则为一组症状的病机概念,往往并不表现出体温明显升高,而以烘热、烦热、潮热、面赤等为主。
2.血瘀证可表现为局部刺痛或胀满,扪及结块;口唇、面部、眼周紫黑,咽喉软腭见有充血、出血点,血管扩张,色泽紫暗;球结膜等处充血、渗出,或有瘀点瘀斑;指(趾)甲青紫,口渴但漱水而不欲咽,肌肤甲错等症。
3.精神、神志变化烦躁不宁、神昏谵语,或昏愦不语,神志昏蒙,如狂发狂等。
4.舌诊、脉象舌质红甚至红绛,舌体青紫或有瘀点瘀斑,舌下静脉曲张;脉象细数或见涩、结、代。
5.实验室参考指标①符合DIC诊断指标;②血液流变学异常;③甲皱微循环异常;④血小板粘附和聚集率异常。
凡出血而具备血热血瘀临床表现,并有一项实验室指标异常者,即可诊断为瘀热型血证。
三、类证鉴别
1.与血热妄行的鉴别血热妄行出血,以出血鲜红,心烦躁扰,舌质红绛,脉细数为主要表现。而瘀热搏结所致的出血则以出血暗红或有块,局部刺痛,烦躁昏谵或如狂,舌质紫红或有瘀点等为主要见症。
2.与血瘀出血的鉴别血瘀出血可以触及肿块,肌肤甲错,面色黧黑,毛发不荣,脉象细涩或结代等。而瘀热型血证既有血瘀证候,又有血热证候;除出血暗红外,尚有身热心烦,或躁扰发狂,舌红绛有瘀点,脉细数等。
一、凉血化瘀是基本法
由于瘀热型血证的病机要点在于火热亢盛,血滞为瘀,瘀热搏结,阻遏血脉,络脉损伤而致出血;其病理环节重在血热血瘀,因而治疗当以凉血化瘀为大法。凉血与化瘀联用,有以下几方面作用:
1.清血分之热血凉则热自清,不致煎熬血液成瘀;化瘀可以孤其热势,不致与热搏结,从而阻断病情的发展。
2.散血中之瘀消散血中之瘀,可使脉络通畅;凉血可防止瘀郁生热、化火酿毒。
3.解血分之毒热由毒生,瘀从毒结,凉血化瘀,有利于解除血分之毒,消除滋生瘀热之源。
4.止妄行之血血得热则行,血凉自可循经,瘀得消而散,脉通血自畅行,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
二、凉血化瘀法的临证应用
1.丹地合剂由水牛角片、生地、丹皮、赤芍、大黄、山栀、煅人中白、紫珠草等组成。每剂50ml,成人每次25ml,1日4次,口服;必要时每次50ml,1日3次。3〜5天为1疗程。
2.地丹凉血针丹地合剂去紫珠草,另加血余炭。每剂40ml,成人每次40ml加入5%或10%葡萄糖液250〜500ml,静脉滴注,1日1次;必要时1日2次。3〜5天为1疗程。
以上两方均有凉血解毒,化瘀止血作用。方中水牛角、大黄为君;水牛角功类犀角,有清热凉血解毒之功;大黄清热泻火,凉血逐瘀;二药相合互补,更能加强药的凉血化瘀作用。生地、丹皮、赤芍为臣;生地滋阴清热,凉血止血;丹皮泻血中伏热,凉血散瘀;赤芍凉血活血,和营泄热;三药相互协同,可以更好地发挥君药的功效。佐以山栀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人中白凉血解毒,降火消瘀止血。取紫珠草为使,入血清热活血,和诸药以加强凉血止血作用(或伍血余炭入血合诸药以加强祛瘀止血作用)。合剂凉血止血作用较强,针剂侧重于凉血化瘀。
三、活血化瘀法的应用要点
1.明确外感内伤一般而言,邪从外受者,凉血应配合清热解毒之品,化瘀可酌加散血通瘀之品。缘自内伤者,凉血应注意清散脏腑郁热,化瘀应注意活络。
2.辨别瘀热轻重由于致病因素的特异性,病理阶段的不同,患者素体的差异,往往表现瘀与热的轻重不同,为此必须辨别孰主孰次,选用相应药物。热重于瘀者,宜选用具有凉血和散瘀双重作用的药物,伍以清热泻火之品;瘀重于热者,当在凉血化痕基础上,加重行血活血之品,必要时还可下其瘀热。
3.详察兼证、变证在瘀热型血证的病变过程中,易出现阴伤、窍闭、厥脱等兼证、变证。血热炽盛极易灼伤津液,耗损营阴;血凝成瘀,动血、出血又易导致阴血亏耗,为此,当配合养阴增液之品。若瘀热阻窍,内闭心包,神昏谵语,须配伍开窍醒神之品;血蓄下焦,如狂发狂者,又当合以泻下通瘀之品。瘀热壅盛,耗气伤阴,阻滞气血易致内闭外脱;瘀热动血,血去过多,气随血脱,亦常可发生厥脱之变,治疗应同时合以益气养阴,扶正固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