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寒痰瘀痛加减散偏汤

名医简介

杜雨茂(1934〜),陕西中医学院教授。

头风之起,多因外感风寒,日久不去,深入脑户,阻滞脉络。由是而瘀血留滞于内,风寒冒触于外,则头痛时作。其临床见症为头痛时作时止,或左或右,或前或后,或满头痛,或痛在一点。发则疼痛剧烈,或掣及眉梢,如有牵引;甚或目不能开,头不能举。且头皮麻木,甚或肿胀,畏恶风寒,有的虽在盛夏,亦以棉帛裹头。痛剧则几不欲生,以头冲墙,或跳痛难忍。种种痛苦,难以言喻。本病还可因平素肝气郁结,气滞则血行不畅,而使头部脉络瘀滞更甚。又气滞则气化不利,痰浊易生,且随三焦流布,上泛于头则痰瘀交加,若再触冒风寒,则头痛加剧。由此可知,头风疼痛虽剧,然病机不外风寒侵袭于外,瘀血留滞或痰交加于内。其治当祛风散寒,通络化瘀,兼以蠲除痰浊。

对于斯证,余常以清·陈士铎《辨证录》中散偏汤主之,并据己之经验,调整其用量,增加其药味,取名为“加减散偏汤”。药用:

川芎30g、白芍15g、白芥子6g、香附9g、白9g、郁李仁6g、炙甘草3g、柴胡9g、细辛3g。

方中川芎味辛性温,祛风散寒止痛,且又辛香走窜,可上通于巅顶,下达于气海,祛瘀通络,用为主药。白芷、细辛祛风散寒,加强川芎疏散之力,且有止痛之长;香附、郁李仁直入血分,以助川芎祛瘀之功,兼有调气之妙,用为辅药。柴胡引药入于少阳,且可载药升浮,直达头面;白芥子引药深入,直达病所,且有通窍豁痰之功;白芍敛阴而防辛散太过,又有缓急止痛之长,皆用为佐药。使以炙甘草缓解急迫,调合诸药。诸药相合,疏散风寒之中兼有通络祛瘀之长,疏达气血之内之寓祛痰通窍之功,且发中有收,通中有敛,相助相佐,各展其长。其中川芎祛风散寒化瘀,集三任于一身,恰中病机,宜放胆大量使用,减量或用常量则其效大逊,斯为该方之关键。又方:中柴胡、白芍、香附兼可疏肝解郁,白芍、甘草又善缓急止痛,不但对感寒冒风而发者能疗,气郁不畅而致者亦效。即使剧痛难堪,照样缓解止痛无误。

凡头风痛属风寒瘀或痰瘀为患者,悉主以本方。若因风寒,可加荆芥、防风;疼痛剧烈,可加羌活、元胡;阴血亏虚可加生地、当归;拘挛掣痛,常加胆南星、僵蚕、全蝎。本方对神经性及血管收缩性头痛,皆多灵验。若为血管扩张性头痛,加贯众则取效亦捷。

忆昔曾治宝鸡一刘姓老妇,偏头痛掣及面颊亦痛,剧烈难忍,曾在某医院诊断为三叉神经痛,行三叉神经根部切除术,非但疼痛未减几许,反增面肌痉挛之苦。多处求治,其效不著,辗转月余始来求治。余诊其为头风,主以加味散偏汤,加僵蚕、全蝎,服药30剂病愈。

又曾治沈阳范某,女,67岁。头痛25年,痛时先自太阳穴处,然后波及眉棱骨及整个头部胀痛,眼睛亦胀痛,以晨起及夜间为甚。曾多方求医,疗效不佳。长期服止痛片,每次6片,也无济于事。痛作时,跳痛难忍,坐立不安,为此而遂起轻生之念,始来我处求治。查其舌质红,苔薄白,脉沉细滑,血压20.8/12kPa。遂诊为头风痛,拟加味散偏汤化裁。处方:

川芎20g、柴胡9g、白芍12g、香附10g、白芥子6g、郁李仁6g、炙甘草3g、细辛4g、白芷9g、桑寄生15g、怀牛膝12g、粉丹皮9g。

上方服6剂,头痛显减,可以不服止痛片。遂将前方川芎改为25g,加女贞子10g,再进6剂而完全病愈。

自拟加味散偏汤主要用于风、寒、瘀或痰瘀交加所致头痛,若为肝阳、痰火及血亏、肾虚之头痛,又当别论,决非该方之所宜。

(郭立中 整理)

条目信息
1
摘自《古今名医临证金鉴·头痛眩晕卷》
2
本条ID:151417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