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简介
任应秋(1914〜1984),原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著名中医学家。中风为较难治的风、痨、臌、膈四大病之一。从《金匮要略》提出“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以后,所有论中风的,无不以中经、中络、中腑、中脏来辨治。至于致病之因究属阴、阳、虚、实,则很少有论及。凡大秦艽汤、排风汤、八风汤、续命汤诸方,统为治中风之方,亦不辨其性味之合适与否。讲到病机,河间认为是火,东垣认为是气虚,丹溪认为是湿热生痰,所用方都离不开小续命汤的范围。对于阴阳虚实之论,到了叶天士才讲究阴虚之治,一洗以前惯用辛燥诸方的偏向。但对于阳虚一层,还是考究不够。张仲景《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篇》中,仅有65、66、67、68四条探讨中风的脉证,其中主要的仅有66、68两条。66条提出“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并说到喎僻不遂,肌肤不仁,舌即难言,口吐涎,不识人等症状,应属于阳虚的寒证;68条提出“寸口脉迟而缓,迟则为寒,缓则为虚,营缓则为亡血,卫缓则为中风”。并说到“邪气中经,则身痒而瘾疹,心气不足,邪气入中而短气”等,应属于阴虚挟热症。前人所称邪盛为真中风,其所指之证,多属66条的阳虚挟寒证,其所称正虚为类中风,所指之证,当属于68条的阴虚生燥。个人认为,阴虚与阳虚实为中风两大关键。至于真中、类中风的区分,在辨证上没有多大意义。因为两证的根本原因,都是由于正气太虚,转运之权无以自主,若猝为时令升降敛散之气所影响,便将不能适应,而引起中风的发作。
在识别阴虚和阳虚的两大证中,尤当分辨阳虚证有阴盛,有阴不盛的;阴虚证中有阳盛,有阳不盛的。阴盛者,证见寒冷,应治以重热;阴不盛者,症见寒燥,应治以温润;阳盛者,症见燥热,应治以凉润;阳不盛者,症见虚燥,亦应以温润。一般治疗阳虚,药取其气,气重在辛;治疗阴虚,药取其味,味重在酸。而总须重佐以活血。因为阳虚必凝,不活血无以拨其机;阴虚血必滞,不活血无以通经气,这是中风病的最吃紧处。
余常用豨莶至阳汤,以治中风之阳虚证,方药为:
凡阳虚证多见口眼喎斜,皮肤麻木,言语失利,口角流涎,半身不遂,甚至卒然昏厥,不省人事,目合口张,汗出肢冷,呼吸微弱等。方以九制豨莶合芪附汤扶先天之阳气为主,再以细辛领天南星、白附子、防风、僵蚕行气分以熄风,川芎引红花、苏木、牛膝行血分以熄风,则三阴三阳诸经气血调畅。
严某,男,56岁,农民,住山西曲沃县史村公社。
就诊日期为1975年11月9日。先患头晕,继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面白唇暗,口角流涎,左半身瘫痪,四肢不温,口眼喎斜。曾在县医院救治,牙关松动,仍呈半昏迷状态,两侧瞳孔大小不等,对光反射减弱,诊断为“脑出血”(内囊出血)。邀余会诊,诊其脉浮细而弦,舌淡苔薄。阳虚诸证颇著而又偏于左半身,遂断为元阳虚损,盛阴闭塞清窍。先处以辛温开窍法,用细辛5g,煎汤化开苏合香丸5g,灌服,3小时内灌服两次,下午3点钟左右,逐渐清醒,并有饿感。继用豨莶至阳汤加重川附片为15g,红花为10g。连续进本方11剂。约2星期左右,基本恢复正常,惟行动时左侧尚有沉重感而已。
另外,用豨莶至阴汤治疗中风的阴虚证,方药为:
凡阴虚多见头晕耳鸣,目眩少寐,突然舌强语謇,口眼喎斜,半身不遂,两手握固,肢体强直,时抽搐,面赤身热,烦躁不宁,甚则突然昏迷,言语失利,尿闭便秘等。可用豨莶草合大补阴丸以滋养肾脏亏损之阴精为主,并以当归、枸杞、牛膝温养阴经外泄之气,赤芍、郁金、丹参、甘菊花以活血平肝,庶几阴精复,阳气固,火自宁,风可息矣。
陈某,男,50岁,1973年2月4日就诊。20天前,睡醒后,翻动即觉手足不灵活,勉强从右侧翻过,再想翻回来就不行了。旋即口眼喎斜,说话费劲,发音不清,手足左半正常,右半身呈弛缓性瘫痪,经铁道医院诊断为“脑血栓形成”,住院半月,疗效不显。嘱其服中药治疗。诊得脉弦细而数,舌质红,苔薄少津,胸闷心烦,咽干思饮,小便色深,断为阴虚阳亢,内风暗动,经脉血滞之候。方用豨莶至阴汤,减当归为5g,去黄柏、加连翘、栀子、花粉各15g。服3剂,烦热退,语言清,口角喎斜也有改善,是心经之热已退,而经脉中所滞之血热,尚未清彻也。复于方中去连翘、栀子,加橘络10g,广地龙5g。连进7剂,瘫痪痊愈,惟舌质尚红,脉仍弦细,阴虚尚待继续滋养。改用六味地齐丸,继服10剂。完全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