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中脏腑,闭脱兼见;审病度势,须察瞳神

名医简介

张发荣(1935〜),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

中脏腑多为闭脱兼见证

中风病的急发期,按有无神识昏蒙分为中脏腑与中经络两大类。传统医籍及目前的教科书对中脏腑又有较细的分类,即据邪实内闭与阳气欲脱再分为阳闭和阴闭。闭证强调用至宝、安宫牛黄或苏合香丸等凉开、温开;脱证则主张用参附类药方回阳益气固脱。然而临床实际并不尽如此,张老师等观察到闭证与脱证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单纯用开窍药治疗闭证,大多不能收到明显效果。事实上,在急性期,由于病情进行性加重,很难截然分明地划分闭证或脱证。尤其是脑出血,在病程一开始,既可见到呕吐,面色潮红或面白唇暗,呼吸深沉,鼾声明显,口歪流涎,脉搏充实而有力的闭证表现,又可见大小便失禁,昏迷不省人事,目合口张,四肢肌肉弛缓的脱证症状和体征。此即闭脱兼见证,而单纯的闭证、脱证则少见。曾观察68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闭脱兼见证51例,闭证8例,脱证9例,其构成比分别是75%、11.8%、13.2%。因而认为闭脱兼见证反映了中脏腑的主要病机特点和临床类型,相应地针对这种邪实正虚的疾病本质,区别虚实的孰轻孰重用药便可取得明显效果。

王某,男,73岁。以“眩晕9年,昏迷、偏瘫半天”为主症(代诉),于1989年5月12日初诊。患者于9年前开始出现眩晕,时轻时重,每因劳累或情绪激动时加重,经治疗或休息后减轻,但未坚持正规的系统治疗。近半月来睡眠不好,眩晕加重,今晨起床时,突然昏倒在地,当时家中无人,待家人赶到时,发现病人意识不清,小便失禁,地板及衣服上有呕吐物,右侧肢体瘫痪。现四诊所见:神志不清,张口呼吸,喉间痰鸣,时有呕吐,口唇向左侧歪斜,右侧肢体偏瘫,肌力Ⅰ级,颜面潮红,汗出,大便未解,小便失禁,两侧瞳孔不等大,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数。

患者年逾古稀,肝肾精血早已不足,阴不敛阳,故常因七情或劳累导致肝阳上亢而发眩晕。病久入络,现舌质暗红,说明气血运行不畅,瘀血阻络的证候早已存在。神志不清,两侧瞳孔不等大,喉间痰鸣,舌苔黄腻,肢体软瘫,颜面潮红,小便失禁,头面汗出,为痰浊内闭,正气外脱,闭脱兼见,邪实正虚之证。此乃气血上逆,冲入髓海而致之中风危急重症,急宜开闭固脱,豁痰逐瘀。方用三生饮合甘遂半夏汤加味。药如:

生附子15g、生南星10g、生半夏15g、甘遂15g、红参15g、川贝10g、天竺黄10g、三七粉(冲)10g、石决明20g。

嘱三生饮另包先煎1小时,加余药再煎半小时,煎2次,混匀,分3次鼻饲。第1日服2剂,以后每日服1剂。服药3剂,喉间痰鸣明显减轻,瞳孔趋于正常,汗出呕吐均减轻。服药5剂后,神志已清,肌力恢复到Ⅰ级,但舌謇难言。

闭脱得以控制,治疗已见初效。患者血压偏高,时有波动起伏,舌强言謇,面色仍红,舌暗红,苔黄腻,脉有弦象。原方不宜续用,改投平肝潜阳,化痰通络之剂。方用天麻钩藤饮合导痰汤加减:天麻、杜仲、益母草、胆南星、茯苓、黄芩、夏枯草各15g,钩藤(后下)、生石决明、夜交藤各20g,陈皮、半夏、川牛膝各10g。日服1剂,6剂后,血压稳定在正常范围,已能简短对话,肌力恢复到H级。

病情已进人恢复阶段,续用中药、针灸等综合治疗数月而达临床痊愈。

闭脱兼见证,关键在于既有邪实窍闭,又有正气外脱,故治用开闭固脱。以治标为主,虽有神志昏蒙,不用辛、麝而用三生饮、甘遂、竺黄等,意在豁痰逐饮使邪从下而行;以治本为辅,用人参一味补其欲脱之神气,乃因“血气者人之神”,正气得固,则抗邪有力,神明自复。急性期处理得当,之后的辨证治疗自有回旋余地。

强调审病势须察瞳神

中风发病多因肾虚阴亏,水不涵木,肝阳偏亢,阳化风动,肝风挟痰浊上冲于脑,蒙蔽清窍而成。“肝开窍于目”,“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睛”。瞳仁、瞳神的变化可以反映中风病发展变化的过程,可以辅助判断病势及预后。张老师集多年临证之经验,认识到察瞳神辨中风病情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强调瞳神变化应增列为中风的重要辨证内容。

张老师认为望诊瞳神,实际上包括了望瞳仁的形状大小和神志光泽。观察瞳神的变化,在中风的辨证方面具有很高的价值。中脏腑患者,瞳神变化不一。就其瞳仁的大小变化而言,有双侧大小正常;有一侧正常,一侧缩小者;有一侧正常,一侧散大者;有双侧缩小,甚至小如针尖样者;有双侧散大者。其临床意义,瞳仁大小正常,表示病情相对较轻且稳定,多数预后较好;双侧缩小,为风邪、痰浊、瘀血等阻闭于内之闭证,多有抽风、痉厥、牙关紧闭、喉间痰鸣等见证;双侧瞳仁散大,为阴阳离绝,元气外脱之脱证,可表现为额汗如珠如油,舌质红绛、脉细数或弦滑等脱阴见证,亦可表现为大汗淋漓,脉微欲绝等脱阳见证。无论脱阴、脱阳,均可出现呼吸喘促、时强时弱、时快时慢、时有叹息或抽泣等肺绝见证。一侧瞳仁正常,一侧瞳仁缩小或散大,为邪气干犯,气机逆乱,阴阳失调,病情有加重趋势,若演变成双侧瞳仁缩小或散大,则是发展为闭证或脱证的标志。瞳仁缩小因属闭证表现,但久闭不已,则可导致升降废、出入止、神机灭的危症,在神机化灭之际,则有瞳仁由缩小变散大出现闭脱兼见证或由闭转脱的演变。大凡瞳仁散大,病必见凶,多有瞬息之变。中脏腑者,经过积极抢救,瞳仁由缩小、散大或双侧大小不等,逐渐恢复为正常大小,则为邪退正复佳兆。

虽然瞳仁变化可以认病辨证,但中风多属“内风”所动,内风也有善变之特性,病情反复较大。故张老师告诫,切不可因瞳仁恢复正常大小而放松观察和治疗。

除望瞳仁之大小变化外,张老师还强调必须结合神志光泽的变化望诊,即望瞳神所谓“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看瞳神润泽抑或晦暗;转动灵活抑或呆滞等,以辅助判断病势及预后。

(杨万章 整理)

条目信息
1
摘自《古今名医临证金鉴·中风卷》
2
本条ID:151334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