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阳泄浊每兼筹,效方温肾解毒汤

名医简介

徐嵩年(1909〜),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

温肾解毒汤方剂组成:

紫苏30g、党参15g、白术15g、半夏9g、黄连3g、六月雪30g、绿豆30g、丹参30g、熟附子(先煎)9g、土大黄(或生军)9〜15g、砂仁(后下)3g、生姜6g。

此方由《千金方》温脾汤衍化而来。采用了温脾汤中的大部分药物,不同之处在于,增加了解毒药。此方可温补脾肾之阳,荡涤三焦浊气,方用黄连、土大黄(或生大黄)苦寒解毒,荡涤三焦泄浊,兼以止血;丹参温肾暖脾,合参、术益气健脾;生姜温中止呕;半夏和胃降逆;紫苏理气、和中、解毒。

加减应用:如见下肢轻度浮肿选用半枝莲;皮肤瘙痒加白鲜皮、地肤子;腰痛、尿中有管型加扦扦活(别名接骨木);腹水腹胀,大小便不利,加用黑白丑粉、小茴香粉1生大黄粉各等分,分装胶囊,每日服3.6g,分4次吞服。曾用温肾解毒汤治疗17例肾功能衰竭患者,显效(症状改善,肾功能基本恢复正常)2例;有效(症状改善,肾功能较前好转)6例;稳定(症状改善,肾功能稳定)5例;无效(症状及肾功能均未好转或症状一度好转后又恶化)4例。

例1王某,男,9岁。

患儿2个月前因人中处生一疖肿,伴有发热,经注射青霉素后治愈。但于2周后全身浮肿,日益加剧,并迅速出现肾功衰竭,收住某人民医院儿科,诊断为急进性肾炎,急性肾功能衰竭。入院后曾竭尽全力抢救,包括用潘生丁静脉滴注,利尿合剂,速琢一天总量达560mg,口服强的松,静脉滴注环磷酰胺,另做腹膜透析10余次。经上述治疗,病情未见根本改善,邀请会诊。诊见患儿面色㿠白,精神萎顿,纳食甚少,恶心呕吐,皮肤瘙痒。证属正气已虚,邪毒内扰,脾胃升降失职。治拟温肾解毒,和胃泄浊。

处方:

紫苏30g、党参15g、黄连4.5g、半夏12g、熟附子(先煎)9g、土大黄15g、半枝莲30g、地肤子30g、白鲜皮15g、生绿豆30g、六月雪30g、生姜皮9g。

另用生晒参4g煎汁代茶。

上方加减连续服用20余天,症情日趋好转,恶心呕吐已除,皮肤瘙痒已止,复査肾功能一次比一次好转,已拔除腹膜透析管,腹部创口已经愈口,利尿剂也全部停止,并停用环磷酰胺,激素也在逐步递减,患儿已能下床活动。2个半月后随访,患儿肾功能稳定在正常范围。

例2宋某,女性,55岁。

患者有慢性尿路感染史,发现肾功能衰竭已1年,症情逐日加剧,1977年8月初诊时患者不能进食,恶心呕吐甚剧,腹中痞满不舒,烦躁不安,又伴嗜睡不醒,精神极为萎顿,由人搀扶而来就诊。面色萎黄,呈严重贫血貌,血色素少。血肌酐高达990μmmol/L(11.2mg/dl),二氧化碳结合力1l.2mmol/L(25容积%),尿素氮44.6mmol/L(125mg/dl),血压17.9/12kPa,舌苔腻,脉细,症属尿毒症晚期已伴有精神症状,病势重危。辨证:脾肾亏竭,邪浊上壅,蒙蔽清窍。治以温肾解毒,泄浊开窍。

处方:

紫苏30g、党参15g、黄连4.5g、绿豆30g、生甘草6g、茯苓30g、半枝莲30g、熟附子9g、土大黄15g、半夏12g、泽泻15g、灶心土(包)30g。

西药用乳酸钙、碳酸氢钠等,药后症情明显好转,神志转清醒,恶心呕吐也减,精神略振,以后一直守原方加减,中间断续用过少量的白参及辅酶患者目前已能单独来就诊,精神尚佳,恶心呕吐消失,胃纳仍欠佳,下肢偶有抽筋现象,复査血色素为7.2g%,肌酐下降至565.7μmol/L(6.4mg/dl),尿素氮27.lmmol/L(76mg/dl),随访1年半,患者症情仍稳定。

肾功衰竭阶段,从中医辨证来看,邪实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只有用解毒祛邪降浊之法,荡涤三焦壅塞之邪气,正气方能升降复常,祛邪为当务之急。温肾解毒汤之绿豆、紫苏、六月雪、黄连、土大黄(或生川军)等解毒药是必不可少的,同时又防攻伐太过伤及正气,故以参、术、附子温阳益气,益肾健脾,这是属于辅助的一面。此时如一味专投温补之剂,反使非蛋白氮升高,使病情恶化。

温肾解毒汤不但对肾功能衰竭之消化系统症状有效,而且对肾性脑病中出现之神昏谵语,昏睡烦躁,也会随着尿素氮之降低而趋于好转。《内经》中既有肝风和肾风之区别,治疗上当然也应有所区别。实践已证明,如果按肝风内动治疗,采用滋阴平肝熄风之法,并不能取得预期效果。用温肾解毒,和胃泄浊之法,尚能取得一定的疗效。

在一些危重病例中,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可以起到取长补短的作用。在紧急情况下为挽救患者生命,采用透析可以帮助病人渡过危险期,赢得时间,再用温肾解毒扶助胃气,使机体的调节功能逐步得到恢复,便能顺利撤除透析。

条目信息
1
摘自《古今名医临证金鉴·水肿关格卷》
2
本条ID:151126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