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急尚需调五脏,立断机因莫差迟

名医简介

陈亦人(1924〜),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若外患内乱骤至,困扰心主,病情允许,病机病因单纯者,单治心则可;若病机复杂,单从心治往往乏效,当此之时,心主失控,性命攸关,何急如是?定当立断,急调五脏,容不得半点差迟。兹将几十年来对危急心脏疾患治调五脏之经验,陈述于次,以供参考。

通心阳,益心阴,活血脉

适用于病机较为单纯,无明显他脏病变者。一般而言,通心阳多用桂枝,益心气宜五味子、云茯苓、炙甘草,滋心阴多选麦冬、玉竹,养心血活血脉多选柏子仁、炒枣仁、丹参、红花等,用之得当,见效尤彰。如曾治黄某,男,60岁,1971年5月31日初诊。患者原有冠心病史,1周前因突发心肌梗塞而收住入院,经西医对症处理后症状不能缓解,特邀诊治。现症:胸闷心烦,左侧刺痛,头出冷汗,不能卧寐,声音低微,小便短少,大便干结,舌红无苔,脉沉细,左尤甚。证属心阴阳两虚,血脉不畅。治以通心阳,益心阴,活血脉。

处方:

云苓12g、桂枝6g、五味子3g、炙甘草6g、柏子仁12g、玉竹12g、丹参15g、桃仁9g。

3剂,水煎服。服上方后诸症稍缓,但左胸刺痛、灼痛,大便6日未行。上方去玉竹加党参15g,全瓜蒌12g,红花3g,继服数剂,痛减便通。后去蒌仁加生地30g,紫菀15g,或加黄芪、知母各12g,或加莪术9g,大黄3g等,始终遵循通阳益阴活血之法治之,病情日有起色,本须臾不可离氧,渐能起坐,眠食如常,呼吸通畅,胸痛消失,诸症告愈。1995年8月,余又见患者,云自上法治疗后未复发,今已84岁,体尚健壮。

宣肺气,化痰瘀,通胸滞

此法常用于肺心病患者有明显咳嗽气喘症状者。宣肺多选紫菀、旋覆花、桔梗等,化痰多以瓜蒌、半夏、枳实,化瘀多以丹参、桃仁、红花,通阳宜用薤白、枳实等。因肺主司诸气,其宗气又能贯心脉,助血行,若肺气一郁,气机塞滞,痰瘀遂生,而痰瘀一成,又阻碍气机,加重病情,致心主受困,心脉不通,故从肺治,每每收效。如曾治费某,女,58岁。咳嗽气喘30年余伴心悸6年,加重2周。患者素有慢性支气管炎,经常发作,6年前继发气喘、下肢浮肿等,被诊为肺源性心脏病,屡医屡发。2周前,症状加剧,喘息不能平卧,经西医治疗症状不能缓解,特来诊治。刻下胸闷气喘,端坐呼吸,不能平卧,下肢浮肿,口唇发绀,舌质紫黯,苔后部黄腻,脉沉短小。证属肺气郁闭,心阳失展,痰瘀交阻。治以宣肺气,化痰瘀,通胸滞。

处方:

炙紫菀9g、旋覆花(包)9g、全瓜蒌15g、干薤白9g、制半夏9g、炒枳实6g、紫丹参15g、桃仁泥9g。3剂,水煎服,每日1剂半。药后诸症悉减,夜能平卧。上方加茯苓15g继服,以巩固疗效。

温肾阳,利水气,安神宫

肾中阳气,主温煦机体,化气行水,为一身阳气之根本。若阳气不足,水必上犯于心而见心疾,故当从肾论治。仲景先师对此早已有述,如其所划千古名方真武汤,即为温阳利水的有效方,至今仍广泛而有效地用于心脏疾患的治疗。陈老体会,运用此方,尚须随症加减,疗效方著,尤其应注意水湿之邪郁久,每每化热、生瘀,故在真武汤中增入清热、化瘀之品才更取效快捷。如曾治宫某,男,48岁。罹患风湿性心脏病10年余,经常服药,效果不著,特来求诊。怠者面色萎黄,时常心悸气急,脚肿按之没指,右足外踝有鸡蛋大小区域发麻5觉有筋条牵引不能伸直,右腹内侧疼痛5园肢厥冷,小便短赤,有灼热感,苔薄白而腻,舌黯。证属心肾阳虚,水气上逆,湿热下注。观前医所用方药,或温阳词水,或清除湿热,各执一端却不效。治当温清并用,利水宁心。以真武汤合三妙丸化裁:

制附片15g、桂枝3g、白芍15g、苍白术各9g、苡仁30g、泽泻15g、防己15g、黄柏9g、牛膝9g、三棱9g、莪术9g。

服上药3剂后,不仅心悸气急好转,腿痛几乎消失,效不更方,上方续服10剂,诸症若失。

舒肝气,行瘀血,宁心神

肝为将军之官,主疏泄而调节血液,与心主血脉密切相关。凡血脉瘀阻,心神不定之悸动喘息,亟须调肝,自肝论治,俾肝气调,血脉和,则心神自安。调肝气多用柴胡、枳壳、桔梗,行肝血多在调肝气基础上合用丹参、桃仁、牛膝、生地,益心血、安心神多用当归、枣仁、柏子仁。同时,若久而化热者多用赤芍凉血和血,有心气不足者佐入黄芪,心律不齐者酌用生地、炙甘草,多取良效。如曾治夏某,女,42岁,1971年5月5日初诊。患者有风心病史13年,二尖瓣闭锁不全,又患肝硬化,曾屡医乏效,诸症加剧,西医建议用中药治疗,求治于余。刻诊:胸闷且痛,不能平卧,稍动气喘,面部时时升火,五心烦热,急躁易怒,面唇紫绀,肝剑突下7cm,肋下3cm,舌黯红无苔,舌边青斑颇多,脉小涩。证属肝气不调,瘀血内阻,心神不宁。治以舒肝气,行瘀血,宁心神。方用:

柴胡6g、枳壳9g、桔梗6g、丹参15g、桃仁12g、赤芍9g、生地12g、柏子仁12g、牛膝9g、甘草6g。

每日1剂,水煎服,服上方3剂,胸部闷痛缓解,紫绀改善,但夜间咳嗽较甚,喉间梗阻。原方去甘草,加百合15g,紫菀15g,3剂后咳喘大减,继以本方稍作化裁,连服20余剂,诸症皆平,最后仍以上法略事加减而收功。

奠中州,充脾气,益心主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气正常则心血充盈,心有所主。况脾主运化,为生痰之源,脾运欠通,聚湿生痰,致痰瘀阻心,治疗上每当奠中州,充脾气,化痰湿。如张仲景炙甘草汤,即为治疗“脉结代,心动悸”的有效方药,现代仍广泛用于病毒性心肌炎、心脏瓣膜病、冠心病心绞痛、心内膜炎、房室传导阻滞、室性早搏、心房纤颤等心脏疾患。方以炙甘草为君,益脾气,奠中州,通经脉,利血气;臣以人参、大枣,加强补脾益气之功,使脾健血充,心有所主,脉律复常;桂枝、生姜通阳化气;生地、阿胶、麦冬、麻子仁润经益血,故有益气养血复脉之功。脾阳不足,痰饮上乘,每致胸痹。如张仲景《金匮要略》所言:“胸痹心中痞气,气结在胸,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二者一虚一实,自当分辨。实者以枳实、厚朴健脾行气,促脾运化,宽胸中气机,瓜蒌化痰宣痹,桂枝、薤白通阳化痰。虚者以人参补心脾之气,甘草、白术健脾缓中,干姜温中回阳等,俱是从脾入手者。如曾治杨某,男,57岁,1979年5月23日初诊。胸闷、气短年余,加重1周,曾于1年前患室性早搏,呈二联律,有时呈三联律,甚至四联律,用潘生丁、丹参片有效。1周前,突然加重,而来就诊。刻诊:脉结代,胸闷不适,舌红苔净。证属心脾气血两虚,血行不畅。治心补心脾之气,养血活血。

处方:

炙甘草10g、麦冬15g、生地20g、火麻仁10g、桂枝6g、甘松6g、白薇10g、仙灵脾15g、党参10g、九节菖蒲6g、莪术10g。

每日1剂,水煎服。连进35剂,自觉情况良好,脉迟缓。守原方去火麻仁加败酱草15g,再进10剂后,已无不适,自己停药。至7月19日,又感胸闷,且有停搏,早、晚发作,白天如常。据其发作有时,仿小柴胡义,增入柴、芩以和解少阳。

处方:

炙甘草10g、麦冬15g、生地30g、玉竹15g、桂枝6g、菖蒲6g、莪术10g、柴胡6g、黄芩6g、败酱草15g。

水煎服,每日1剂。服10剂后,症状消失,脉律整齐,上方继进2周,以巩固疗效。

上述乃心脏疾病从五脏调治之法。若心病急重,汗出肢冷,神志欠清,心气、元神欲脱者,当急进参附汤,或参附针静推,以温肾阳,固元气,此为中医急症治疗之举措。

(张喜奎 整理)

条目信息
1
摘自《古今名医临证金鉴·心悸怔忡卷》
2
本条ID:150917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