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简介
步玉如(1919〜1995),原中国中医研究院主任医师,胃病大家。治虚证强调通补
胃脘痛虚证,虽以正气虚馁为本,但所以作痛,多因虚中挟滞,故治疗当以叶天士所倡通补法为主,即在补益之中加通调气血诸郁之药,使补而不壅,通勿伤正。
在应用通补法治疗气虚、阳虚、阴虚、阴阳两虚之胃脘痛时,要注意调节通与补的比例:痛甚标实较重的,加大通调药物之量;痛缓本虚重的,减少通药比重。
对于中阳虚胃痛以理中汤治疗,方中虽有干姜的温阳兼通,但参、草有补气壅滞之嫌,于阳虚寒凝作痛者不利,故加入乌药辛温通气,助干姜破寒凝,可使全方通闭止痛的疗效显著增强。
例1陈某,男,34岁。
胃痛反复发作7年,胃镜检查确诊为胃溃疡。4天前受寒而发病,痛呈闷胀兼抽疼状,轻按可减,重压反增,热敷后痛减,纳差,便溏,面白,神疲,舌淡苔白润,脉沉迟。辨为脾阳不足,复感寒邪,凝滞作痛之证。施以理中汤加乌药:
服1剂即痛减大半,3剂全止,唯仍纳差,便溏,疲乏,遂予香砂六君子丸调理。
对于胃阴亏之脘痛,多主张用养胃汤合芍药甘草汤治疗。此证虽系阴失濡养,虚热内迫为主,但气血郁滞亦是致痛病机之一,故单纯柔润,不如合入行气和血药收效更捷。用上方时,必合入金铃子散,疗效显著提高。治疗本证可用一贯煎,方中于养阴中配有川楝子行气,当归和血,使补中有行,辛而不燥,再经巧妙加减,必显卓效。
例2靳某,女,39岁。
患者自20岁起即患胃痛,经某医院胃镜确诊为萎缩性胃炎。3月前胃痛频发,每痛呈烧灼样,伴口干,乏力,饥而欲食,食后脘胀,便干,舌红苔白,脉细。辨为胃阴虚证,以一贯煎加减:
5月7日复诊,服药4剂,疼痛已止,惟食后仍脘胀,上方加槟榔10g,继服6剂,诸症俱失。
实痛开郁有法
实证胃痛,多由饮食不节,七情所伤,内生气、血、痰、湿、食、火诸郁阻滞而致。六郁虽属实邪,但多无有形之物,故施治关键不在攻邪,而在开郁,郁结之势一开,则气、血当各归其道,郁邪化为乌有,疼痛自愈。
郁热胃痛分胃脘积热与肝胃郁热两类,治宜“火郁发火”。对肝胃郁热证,用左金丸,以吴茱萸“辛燥开其肝郁”,散郁火,并配合金铃子散加味,疗效良好。而胃脘积热证则以左金丸配温胆汤,其中吴茱萸、生姜辛温开郁火,黄连与诸辛药相伍又有辛开苦降之功,对胃闷痛兼胀者十分得当。
例3刘某,女,43岁。
胃痛5年,多发于春秋两季,经胃镜查为浅表性胃炎。近半月疼痛复发,呈闷痛,伴嘈杂,嗳气,泛酸,口干苦,胁微胀痛,性急,食纳一般,便干,1日2次,苔黄,脉弦。诊为肝胃郁热证。给予左金丸合金铃子散加味:
半月后胃痛全止,惟口干苦,便秘未除,继服前方4剂,诸证皆平。
对气郁、食郁、痰湿郁滞证胃脘痛,无不重在开郁。对重症多加猛悍之药,如治脾胃气滞作痛者,用调气散(香附、乌药、陈皮、木香、青皮、砂仁、藿香、甘草)加减,以开气郁,重症加入槟榔、莪术以破气;食郁痛者用保和丸改汤剂,莱菔子重用,郁甚加入槟榔等;痰湿郁滞则以二陈汤为基础方,视偏寒、偏热适当加减:寒者加生姜、厚朴;热者加马尾连、竹茹、枳实等。
例4陈某,女,33岁。
患者胃脘胀痛,腹胀,嗳气,恶心,便溏,苔黄厚腻,脉弦滑。诊为痰湿郁滞偏热,治以温胆汤加味:
服药4剂后痛止,稍胀,以进食后明显,原方继进4剂而收全功。
临床所见诸郁,每兼有气郁。所以,在治疗郁证胃痛时,“无论是血是痰,必兼顺气为主”。对血瘀证,亦习用丹参饮,取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之意。
例5陈某,男,36岁。
患胃痛7年,诊为胃溃疡。近1周疼痛又发作,局限于上腹偏右部分,呈持续刺痛,不喜按,无恶心,不反酸,纳食尚可,大便正常,舌边瘀斑,苔薄白,脉沉。辨为血瘀痛,予丹参饮:
4剂后疼痛已止,照原方继服4〜8剂,以巩固疗效。
复杂证综合调理
胃脘久痛者,其病机往往变得虚实兼并,证情复杂,所以诊治胃痛之难,并非在于区分四虚(气虚、阳虚、阴虚、阴阳两虚)和六郁(气郁、血郁、痰郁、湿郁、食郁、火郁)等单纯证及典型证方面,而是难在复杂证中辨各种兼杂病机,并予以恰当地综合调理。
久痛患者多见脾虚湿滞与食积郁热,其临床表现,既有口苦、苔黄、喜冷饮似热证,而食冷痛增又似寒证;痛不喜按,苔厚似实证,然病程长,不思食,神疲肢软,脉弱又似虚证。乍看起来真不知当辨为何证,只有擅于详细诊查,才能全面本质地把握病机。盖因脾主运化,病久脾虚生湿;胃主受纳腐熟,病久胃虚食滞,阳气被遏,郁热停滞。若补气健脾易增壅滞,消食化湿多损中气;纯清则伤脾碍湿,纯温又助其郁火。可用香砂六君子汤合温胆汤加神曲、冬瓜皮为基础方,围绕病证加减调治:正气虚甚重用太子参;不太虚则稍减参量;湿盛重用冬瓜皮、茯苓;热重去砂仁加黄连或栀子;食积甚的用焦三仙;过食香燥耗伤胃阴加百合汤(百合、乌药);郁热明显合用金铃子散(川楝子、元胡反酸增入左金丸;嗳气加旋覆花、代赭石,每获良效。
例6李某,男,58岁。
胃痛反复发作19年,西医确诊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合并胃溃疡。近10天痛又作,伴脘胀闷,痛不喜按,嗳气泛酸,口干苦,不思饮,喜冷饮食,食后痛增,身倦,少纳,便溏,面色萎黄,体瘦,舌胖有齿痕,苔黄白相夹且厚腻,脉沉小。证属脾虚湿滞,食积郁热。方用:
服药4剂,痛止,诸症平伏,改为丸剂调理善后。
另外,复杂证尚有气、食、痰、湿、热诸郁并存者,以保和丸合木香槟榔丸化裁为治,此师法丹溪越鞠丸之意,而效力较强。气虚兼气滞,或兼痰湿食积的,则以香砂六君子汤为主,随症加减变化。总之,对诸复杂证,辨证应全面,施治有重点,有兼顾,疗效方可满意。
疑似证辨治分明
中医教材中,往往将小建中汤证、理中汤证、香砂六君子汤证统称为“中焦虚寒证”。三方证虽相似,均表现胃痛喜温按,不思饮食,乏力,苔白,脉虚等共同症象,然在“大同”之中,又有不可忽视的“小异”,即:香砂六君子汤证属气虚,“气不足便是寒”,但寒轻微,又兼痰湿、气郁,痛喜轻按,重按痛反增,脘腹胀闷,嗳气,吞酸,便溏,苔白润等;小建中汤证,系中阳虚兼营阴弱(实为中焦阴阳两虚证),症见痛喜重按,口稍干,便调或略干,手足心热与胃寒喜暖并存;理中汤证乃中阳虚兼寒湿,症见痛喜轻按,畏寒喜热食,得冷则痛剧,痛热比前二证为剧。既然三者病机脉症均有区别,三方当然不能混用。偏阴阳双亏时用小建中汤,属于温润法(黄芪建中、归芪建中亦属温润方阳虚夹寒湿证则以温燥之,理中汤及其衍生方(附子理中、桂附理中力较强)为代表方。若小建中汤证误用了理中汤则温燥足以伤营阴;若该用理中汤,反错投小建中汤,则柔润又易恋寒湿。同样,香砂六君子汤与前二方也不宜换用,它施于小建中汤证便嫌香燥,应用于理中汤证则温阳力不逮。
再如气郁证,除区分胃气滞与木郁犯土两类外,对木郁犯土又别为:肝气犯胃的柴胡疏肝散证、肝郁脾虚的逍遥散证、肝郁脾虚而气郁化火的丹栀逍遥散证。绝不一见胃痛伴胁痛,即泛用柴胡疏肝散。胃脘痛因于木郁三证,大多可见胃痛兼两胁或单侧胁部胀痛,急躁、生气可引发胃痛,脉弦等共同表现。但是,柴胡疏肝散证,病程较短,脘胁胀痛较剧,伴嗳气,纳食正常,不乏力,脉弦有力;逍遥散证,脉弦细;丹栀逍遥散证在前证基础上又见心烦、便干、苔燥黄芩。三方不能混用。曾用逍遥散治肝郁脾虚证胃痛,痛久不止的加川楝子、延胡索,兼喜悲伤欲哭的加甘麦大枣汤,每获良效。
至于食积胃脘痛,亦应注意区分其中各种疑似证。尤其对体壮者缘暴食而积与久病中虚者勉强进食致积,需分辨论治。
一、百合汤
百合汤原载于陈修园《时方妙用》、《时方歌括》二书,是陈氏采录的验方。本方的组成和服法:百合30g,乌药9g,水2杯,煎七分服。并谓:“治心口痛,服诸热药不效者,亦属气痛。”《时方妙用》中则载:“气痛,脉沉而涩,乃七情之气郁滞所致,宜……百合汤(微凉“大痛,脉数而实,口渴而赤,身热便秘,其痛或作或止,宜……百合汤。”可见本方原为治疗胃脘痛属气郁化火,或热积中脘,服热药无效或增剧者而设。
从40年代,临床即开始应用本方。把气郁气滞之胃脘痛分为偏寒、偏热两种。偏寒者,选用辛温行气之方;偏热者,即用本方,每收佳效。如曾治陈姓患者,男,44岁。脘痛而胀,按之痛减,嘈杂,嗳气,泛酸,知饥纳少,舌苔微黄,质淡红,脉弦细。曾服理气止痛诸方,初尚有效,继则复痛如故。因思此痛而兼胀,必属气痛;嘈杂泛酸,知饥纳少,服辛温行气之药不效,其病偏热无疑,故用百合汤。服3剂之后,痛胀减轻大半,继服数剂而愈。此外,某些胃脘热痛者,初用清热之药能使症减,但终不彻底,反复发作,经改用百合汤治疗,效果亦十分突出。如一王姓患者,男,40岁,胃脘灼痛,吞酸,口苦,便干,舌苔黄,脉滑数,服用苦寒清热剂,病反复不愈,乃改予百合汤,服4剂后,热痛基本消失,继服数剂获愈。
在临床治疗胃脘痛的处方中,百合汤是以气郁化火或热痛效果较为突出的一首方剂。一般治气痛的处方中,多用辛温香燥之行气药,这对于单纯气滞者较适用。但是对气郁日久而化火者,则不宜继进香燥行气,而当配凉润之品,百合汤即符合此义。一般热痛而势甚者,治疗可苦寒直折,但如遇热不盛,或用苦寒药后热势已减,则不可过用苦寒,此时当以性微寒之百合配辛温行气之乌药,使其热得清,气得行,则疼痛可止。
百合汤疗效卓著,其故何也?《神农本草经》中载:“百合,味甘平,主邪气腹胀心痛。”缪希雍《本草经疏》亦谓:“百合得土金之气,而兼天之清和,故味甘平亦应微寒,……解利心家之邪热,则心痛自瘳。”陈修园亦谓:“百合合众瓣而成,有百脉一宗之象,其色白而入肺,肺主气,肺气降则诸气俱调”(《医学从众录》)。百合有治心腹疼痛之功,其关键在于百合入手太阴肺经,能降肺气。肺为诸气之总司,肺气得降则诸气皆调。且百合甘润微寒,兼可清热。乌药辛温行气止痛,《本草从新》谓其能“疏胸腹邪逆之气,一切病之属气者皆可治”。两药相配,一凉一温,柔中有刚,润而不滞,故对胃脘部的气痛、热痛均宜。
二、金佛手丸
上药共研细面,炼蜜为丸,每丸重9g,1日2〜3次,每次1丸,白开水送服。忌辛辣油粘食物。
方以香砂六君子为主,合旋覆代赭石汤、左金丸、金铃子散、平胃散、百合乌药汤等方,更以佛手、代代花、玫瑰花舒气,内金、神曲、谷稻芽、莱菔子消导,秫米化湿,麻仁润肠,虽无深意,却亦平安,有健脾和胃舒肝,行气宽中润肠之功。主治:胃脘疼痛痞胀,呕恶纳差便干。
(周乐年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