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阳止崩

名医简介

何少山(1922〜),杭州市中医院妇科主任医师。

纵观女科专著,言崩遵循《内经》旨意,从火热论治居多。如《素问·阴阳别论》说“阴虚阳搏谓之崩”,《沈氏女科辑要笺正》阐述:“阴气既虚,自主无权,而孤阳乘之搏击肆扰,所以失其常规,暴崩直注。且肝气善于疏泄,阴虚者水不涵木,肝阳不藏,疏泄太过,此崩中一证,所以是虚阳妄动也。”《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又说:“因大温而病血崩。”把血热妄行作为崩证的主要病机,因而明·方广主张“治法初用止血以塞其流,中用清热凉血以澄其源,末用补血以复其旧”(《丹溪心法附余》),亦以热为致崩之因。

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体会到,崩漏之作,因虚寒所致者并非少数,用温经壮阳、固摄冲任以止崩疗效显著。

阳气衰微 冲任失摄。

就病机而论,因阳虚致崩的机会较多。

青春少女,若天癸不充,肾气不足,冲经不固,经泛无常,或逢考试,曲运神机,劳脑萦心,耗损心阳,或劳倦伤脾,脾阳不振,心肾阳虚,冲任失摄,胞中之血遂走而崩。

育龄期妇女有素体阳虚者,或因房劳太过,产育不节,损伤肾气,加之人事环境,操劳谋虑,肝气虚馁,冲任虚寒,封藏失司,失血内崩。

更年期老妇机体衰退,喜怒哀乐,七情内伤,天癸将绝,肾气已虚,命门火衰,脾阳失煦,冲任虚寒,固摄无权,故易暴崩失血。

对于平素经血泛多,或崩与漏交替更作,日久不愈,精气难复者,因血去阴伤,气阴两亏,而虚能生寒,戕残肾阳,冲任失煦,则摄纳无权,易成崩证。

有些患者在阴道出血期间,贪食冰水冷饮,冰伏阳气,或过服寒药,损伤脾阳,致使阳虚气弱,冲任虚寒,不能制约经血而血崩。

如果说虚寒血崩仅是崩证的一种类型,那么其他如阴虚阳搏,肝阳亢扰,冲任气虚,瘀血阻经等类型的崩证,一旦发生了大出血,它们的病理机制已不同程度地转归为阳虚型,或阴阳两虚型了。如《女科经纶》引李东垣“血崩日久化寒主升举论”说,“前虽属热,下焦久脱,已化为寒,久沉久降,寒湿大胜,当急救之”,就提示了这种转归。因为暴崩失血后,阴血骤虚,气随血耗,热跟血去,阳气阴血均现不足,而呈现一派虚寒征象。即使有热象,亦多真寒假热,乃浮越之虚阳,尤当甘温培本,引火归原。由于血为气母,血亏阳失依附,气血相离,不守本位,阳不统阴,更使血崩不止。

更有甚者,崩中之血,阳气暴脱,卒仆厥逆,生机垂危,张景岳称此为“血厥”。急当回阳救逆,命犹可保;若“用寒凉以止血者,必致败绝阳气,适足以速其死耳”(《景岳全书》)。

温煦冲阳 固摄任阴。

温阳止崩,主要通过温肾壮阳,散寒祛瘀,增强天癸、肾气、冲任、胞宫的调节功能,使阳回气固,阴血不致奔脱,起到塞流止血的作用。

一、温中益气摄血

血脱益气,乃古人之法。《景岳全书》载:“血脱等症,必当用甘药先补脾胃,以益生发之气。盖甘能生血,甘能养营,使脾胃气强,则阳生阴长,而血自归经矣。”况且气有余便是火,气不足便是寒,补气有助阳之功效。常用高丽参、红参、党参、黄芪、白术、茯苓、怀山药、甘草、升麻、饴糖等,温中益气,补气摄血,振奋脾阳,生血补血。

二、温阳补火摄血

阳化气,阴成形。对于崩证阳气大虚,命门火衰者,当求其脏而培之固之,壮阳固气,摄纳阴血。对于阳气欲脱者,回阳救逆,引火归原。常用药有制附子、炮姜、肉桂、淡吴茱萸、高良姜、艾叶、鹿角胶、淫羊藿、巴戟天、补骨脂、甜苁蓉、菟丝子、覆盆子、仙茅等。

三、温行祛瘀摄血

崩中下血,必然“经脉中已动之血有不能复还故逼者”,而瘀滞冲任,“凡有所瘀,莫不壅塞气道,阻滞气机”。且“旧血不走,则新血断然不生。新血日生,瘀血无处可留”(《血证论》)。同时血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涩而不流,温则消而去之。故选择温性活血化瘀止血的药物是恰当的。常用有炒当归、泽兰、失笑散、血竭、焦山楂、莲房、参三七、云南白药、熟军炭等。

四、甘温救阴摄血

崩中失血既多,阴血无有不虚者。阴者阳之守,阴亏则阳无所附,阴精衰竭,阳随而亡。特别是对于阴阳两虚者,更应温煦冲阳,静摄任阴,滋阴不离益阳。常用甘温填精救阴药物,如大熟地、制首乌、阿胶、鹿角胶、龟板、龙眼肉、枸杞子、山茱萸、大枣等,既滋阴养液,又不克伐阳气。

五、温敛固涩摄血

久崩滑脱之证,应佐以温敛之品,固涩血海。常用药有赤石脂、禹余粮、龙骨、牡蛎、海螵蛸、牛角麒、五味子、松花炭、肉果仁炭、石榴皮等,据情酌加使用。

在组合方剂时,应以温中益气和补火壮阳为主。因为失血伤气,阳气虚衰,更使冲经大开,摄纳无权,血崩不止,形成恶性循环。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温阳化气则是截断恶性循环之关键,同时针对症情,筛选温通祛瘀、甘温救阳及温敛固涩之品摄取力强,止崩效著。

清·傅山所创的固本止崩汤可谓温阳止崩之典范。方中人参、黄芪、白术甘温益气,振奋脾阳,生血摄血;以味苦辛热的黑姜补火生阳,阳回则气固;以甘微温的熟地纯静救阴;以甘温之当归行血补血。因为单补气则血不易生,单补血而不补火,则血又必凝滞,而不能随气速生(《傅青主女科》)。故药虽6味,却融益气、补火、救阴、化瘀诸法于一方,共奏甘温助阳、固本止崩之功。由于证药贴切,历验不衰,故流传至今,广为应用。

不同年龄 轻重缓急 灵活施治。

血崩本身亦有轻重缓急之分,应密切观察症情,根据出血的量、色、质变化,参合兼症舌脉,不失时机地灵活运用温阳止崩之法。

阳虚型崩证患者表现为出血量多,动则大下,卧则势减,色淡质清稀,或如黑豆汁,或夹瘀血片,面色㿠白,面目虚浮,脐腹冷痛,喜暖喜按,形寒肢冷,腰腿酸软,纳呆便溏,昏愦时作,舌淡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且迟。治当温经壮阳,固摄冲任。

不同的年龄阶段是辨证的重要依据。青春期患者重在温振心脾,固肾止血。育龄期患者重在温养肝肾,固冲止崩。同时,对崩漏日久,气血两亏者,宜阴阳两补,气血双疗。过服寒凉者宜温中祛寒,健脾养胃。风冷客乘胞中者,宜祛风散寒,温胞摄血。

若血崩不止,气失血涵,血无气护时,表现为血量多,动则大下,卧不减势,古人形容如泉流不止无关闭。四肢湿冷,神识昏沉,头仰则晕,心泛作呕,食人则吐,脉芤或沉细小。此乃阴损及阳,阳气欲脱。此时可以血压未降,但厥逆将作。处置过晚,即见阴竭阳亡之势。厥逆危象时,出血虽已减少,但四肢厥冷,汗出淋漓,呼吸低微,脉微欲绝,再做抢救亦难期速效。故在厥逆之前阳气欲脱阶段,就当争分夺秒,以求事半功倍。鉴于中药剂型尚待改革,处方、配药、煎汤、灌服至产生药效时间长,无法适应中医处理急症之需要,加上患者仰首起坐即眩晕,灌服亦常泛恶吐尽,作为权宜之计,常须抢在此前即给予扶阳救逆之剂,常可有效地控制病情。

常用方剂:

1.《景岳全书》六味回阳饮:人参、制附子、炮姜、甘草、熟地、当归。

2.《景岳全书》右归饮:熟地、山萸肉、枸杞、山药、鹿角胶、菟丝子、杜仲、当归、肉桂、制附子。

3.《医部全录》附子理中汤:制附子、人参、炮姜、白术、甘草。

4.《傅青主女科》固本止崩汤:黄芪、党参、白术、黑姜、熟地、当归。

5.《济阴纲目》鹿茸丸:鹿茸、赤石脂、禹余粮、当归、熟地、续断、附子、艾叶、柏叶。“治经候过多,其色瘀黑,甚者崩下,呼吸少气,脐腹冷痛,汗出如雨,尺脉微小,由冲任虚衰,为风冷客乘胞中,气不能固”。

以基本方剂为主,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不同阶段,加减化裁。

选药有法 机抒自出。

此外注意对温热性药物的选择,配伍、剂量都应恰到好处。血家忌刚燥,当以柔药和之。故临床多选用性温柔润之品填精养阳,在使用附子、肉桂、炮姜等辛热燥烈之药时,恐其伤阴,须佐以人参、熟地、甘草、山萸肉、鹿角胶、菟丝子、甜苁蓉、枸杞子、山药等,补益血气,救阴兴阳。可以右归饮为例。

对崩后出现潮热见症者,忌用寒凉止血。薛立斋认为:“若潮热、咳嗽、脉数,乃元气虚弱,假热之脉,尤当用人参温补。此等症候,无不由脾胃先损,故脉洪大,察其有胃气能受,补则可救。苟用寒凉止血之药,复伤脾胃,反不能摄血归源,是速其危也。”(《济阴纲目》)对阴寒过盛或寒热夹杂之证,也可择些味甘平或性凉的药物,如熟军炭、藕节、侧柏炭、陈棕炭、血余炭、仙鹤草、墨旱莲等,温凉并用,或作为引阳入阴的引经使药。

有些药物炒炭后,可助温阳止崩。如干姜、艾叶、荆芥炒炭后,可制约其辛散之弊;侧柏叶、生地、丹皮、贯众等炒炭后,可消除其寒凉之性;大黄炒炭又可缓解其泄热峻下之猛。然而对于敛涩炭剂当慎用或少用,因炭类药物涩血凝血,不利消除瘀滞。

当经过温阳塞流,阳返气复,崩势减杀,出血停缓之时,则当谨守病机,辨证论治,以澄其源、复其旧,不可一温到底。

例1陈某,40岁,1982年3月15日初诊。

患者大产1胎,人流2次,平素行经量多。2月30日经水来潮,淋漓不净,迄今旬余,血量反增,昨始出血如注,卧不能动,动辄大下,色质清稀,厂医予凉血止血药加止血针未效,今晨由家属搀扶来院。诊査所见:按脉沉微小,舌淡苔白,脸色无华,面浮睑肿,心悸气短,腰酸倦怠,纳呆便溏。证系崩漏。“人年四十,阴气自半”。失血妄行,经久不愈,真阴日亏,阳气不化,复用寒凉,重伤脾阳,脉证合参,脾肾阳虚,冲任不摄,拟投温补之品急塞其流。

红参10g、熟附炭6g、炮姜炭5g、甘草5g、清芪炭20g、炒白术10g、鹿角胶12g、炒补骨脂10g、炒赤石脂10g、肉果仁炭6g、血余炭10g。

1剂。次诊由家属续方,诉药后崩势已减,精神稍振,亦能进食,原方不更,复进2剂而方安。

例2胡某,29岁,1980年1月15日初诊。

患者初潮17岁,1971年始月经过多,当时诊断为“青春期功血”。1977年9月和12月曾大出血2次,送浙江某医院住院治疗,刮宫示“子宫内膜腺体增生过长”。本月初起经漏不止,血色黯红,近来小腹疼痛阵作,痛则血下,成片成块,块下则快,昨晚骤然崩冲,一度晕厥,今来诊血色素95g/L。诊査所见:形体肥胖,面色㿠白,四肢湿冷,眩晕耳鸣,脘腹不适,舌淡红边黯瘀点,脉细滑而芤。证属痰湿阻络,清阳不升,瘀滞胞络,血不归经,血去阴伤,阴损及阳。急当扶阳摄阴,祛瘀止血,塞流澄源并举。

别直参6g、熟附片5g、炖服。

清炙芪30g、党参30g、炮姜炭5g、炙甘草5g、血竭5g、失笑散10g、参三七3g、熟军炭6g、血余炭10g、血见愁12g。

次诊:出血量少,崩势停缓,以有腹痛腰酸,原法再进,服后排出肉膜状物,腹痛消失,淋漓减少,精神转振,至第五天血净。

条目信息
1
摘自《古今名医临证金鉴·妇科卷》
2
本条ID:150489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