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辨热痰虚,施治以应机

名医简介

任达然(1920〜),扬州医学院主任医师。

任达然主任医师,业医50余年,治疗温热病经验丰富,常从热、痰、虚辨证施治。

热象

对温热病的论治,首先以热象作为辨证论治的主题。若邪热在表,治以辛凉,以宣透卫表之邪,不使病势蔓延。辛凉开肺,是汗剂,使汗出肌肤湿润便可,不能汗出淋漓;在辛凉之剂中不可过用苦寒之品,否则使表邪遏伏,邪不外达;亦不可早用香窜之剂,以防有昏陷之虞。邪入气分,热势鸱张,须迅速控制高热,杜其逆传,亟投重剂清气保津之剂。任师曾治疗乙型脑炎44例,其中16例曾用辛寒清气治疗,这些患者除个别微汗外,大部分患者都无汗。患者除高热神昏外,多伴有痰涎上壅,声响如锯,此类病人舌苔往往表现粘滑,无明显口渴。任师深入细致地分析病情,不囿于前人对重剂清气之剂“不渴者不可与也”“汗不出者不可与也”之说,果断地应用石膏、知母等药,其中石膏最大量达150g,最小量60g,却效如桴鼓,未见不良反应。

痰象

从临床实践分析,温热病单纯热象较少,多夹有痰象,说明机体升降出入功能失常。若肺胃受邪热则津液被灼为痰,痰热胶结闭塞,络脉气机不宣,则会引起结胸、聚腑,或营热夹痰的热闭、动风、窒塞气道等。此时若专从清热,则痰浊胶固不化,邪伏困遏;若专从涤痰化滞,则邪热鸱张不解。唯须热、痰并治,方能使热清痰化而获效机。治痰之法,任师认为:如卫表夹有痰滞,在解表之剂中可加入杏仁、枇杷叶化痰。若痰湿偏重,可用二陈、藿香、佩兰、川朴、枳壳化湿祛痰。气热夹痰,用小陷胸汤、贝母、竹茹之类。热入营血,心包受邪,则用安宫牛黄丸、至宝丹、生蛤壳、石菖蒲等,清心豁痰开窍。肝热夹痰动风,可用胆星、竹茹、钩藤、天麻、紫雪丹清热化痰熄风。邪热夹痰壅塞气道,喉中痰声漉漉,在清热剂中可加用竹沥消痰丸、猴枣散、礞石滚痰丸。治疗温热病,化痰法的运用占有重要的地位,任师在治疗乙脑病人时,发现不少患者痰涎上壅,窒塞气道,虽用吸痰器吸痰,但不能根本解除呼吸困难。在此之际,他运用礞石滚痰丸配入相应的清热之剂,奏效颇捷,1〜2剂后痰声消失,气息平和。

虚象

温热病热邪方盛,阴受其耗,实中有虚,此时如专从增液生津入手,犹如杯水车薪,无济于事。应以驱邪为主,邪去则正安,热退则津还。若阴津耗伤已经显露无遗,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刻刻顾护津液,若误治、失治,邪热消烁,津枯液涸,病则难治。所以古代医家指出:“温热存阴,最为紧要”。

温热病由于温热之邪偏盛,耗伤气阴,故疾病后期常常出现虚象。任师认为:津伤液涸者十之八九,气虚阳脱者十之一二。因此,善治温热病虚象者,应从甘寒养阴,咸寒滋润,益气生津,养肝定风,益气固脱等法斟酌。

王某,女,9岁。患儿因发热4天,伴抽搐3次,呕吐1次,于7月21日收治入院。入院后,西医诊断为“乙脑”,经用西药处理,但高热不退(体温40.4℃),病情危重,次日遨任师诊治。患儿高热持续不退,神志昏迷,抽搐频作,气急痰鸣,舌苔粘垢微腻,病情危重,急拟清热化痰熄风治之。

处方:

生石膏70g、知母15g、炒山栀10g、川连1.5g、石菖蒲12g、远志15g、钩藤10g、石决明30g、海浮石24g、大贝母10g、生甘草6g。

7月24日复诊:患儿身热降至38〜39℃,神志仍不清,喉间痰鸣,舌质干而微红、苔黄垢而黄黑,仍宗前法。上方加礞石滚痰丸18g,安宫牛黄丸1粒(研化和服),2剂。

7月26日三诊:患儿于晨间神志较清楚,身热下降至37.5〜38℃,抽搐停止,呼吸平静,喉间痰声消失。病好转,原方去钩藤、石决明、礞石滚痰丸,2剂。

7月28日四诊:患儿体温波动于37〜37.5℃,唯垢苔未净,病去十之八九,但热、痰尚未彻底清化,予以轻剂调理。

处方:

山栀10g、连翘10g、川连1.2g、远志10g、茯苓10g、大贝母10g、鲜荷叶边15g。

6剂。药后未再发热,食欲增进,活动正常,于8月9日痊愈出院。

(张恩树、任光霞 整理)

条目信息
1
摘自《古今名医临证金鉴·外感卷》
2
本条ID:150360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