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简介
焦树德(1922〜)北京中日友好医院主任医师。患者张某,女,67岁。病历号:52917。1961年4月17日初诊。
10天来下腹部剧痛,稍偏右处有一大肿块疼痛拒按。曾住入某市某医院,诊断为“卵巢囊肿蒂扭转”,需手术治疗,因拒绝手术而来本院诊治。
诉下腹部剧痛,有肿块、拒按,坐卧不宁,不能安睡,饮食减少,饭后脘闷胀,口干不能多饮,夜间五心烦热,大便干结。急性痛苦病容,坐卧不安,身体不敢自由转侧,神态疲惫。舌红苔白。微有呻吟,言语声低,气息稍怯弱。下腹膨隆,脐下稍偏右有一茄形肿块,大如儿头,拒按,较硬,压痛(+++),腹肌紧张(++),反跳痛(+)。六脉均弦,关、尺较为明显,稍数。体温37.8℃。
疼痛以小腹为主,肿块波及右侧少腹,知病在肝、胃二经。《内经》云:“肝足厥阴……是动则病,……丈夫溃疝,女人少腹肿,甚则嗌干……”。《金匮翼》也说:“妇人亦有疝气,凡血涸不月,少腹有块等症皆是,要不离乎肝经为病”。可见,病以肝经为主,再据《证治汇补》“凡疝久或积,盘附脐之上下左右,为癥为瘕,作痛不已”的记载和病入腹痛如此急骤来看,本病属于癥瘕疝痛之疾。两手脉弦既主肝经病,又主疝瘕积聚。如《脉经》所言:“诊妇人疝瘕积聚,脉弦急者生。”四诊合参,诊为癥瘕疝痛。
暂施以行气活血、调肝缓急。待疼痛减轻,正气渐复后,再拟消块除癥之剂。
本方用乌药通气汤和茴香橘核丸加减而成。方中以乌药行腹部滞气,顺肾经逆气,行气治疝,作为主药。当归、白芍养肝活血、舒筋缓急,为辅药。橘核、小茴香、荔枝核、胡芦巴、木香温散肝、肾两经滞气,气行则血行;乳香、没药、元胡活瘀舒筋、消肿定痛,从而调整机体功能,增强治疗效果,为佐药。吴萸、青皮主入肝经,疏肝开郁、理气破结,为使药。川楝子舒筋行气,为治疝要药,因其性味苦寒,能清小肠、膀胱、肝、肾之热,故既用为治疝痛之品,又作为预防温药致热的反佐药。
4月19日诊:腹痛减轻,二便通畅,夜能安睡1小时以上。腹壁较前柔软,癥块压痛略有减轻,仍饮食不多,周身乏力,气怯声低。舌同前,脉略弦。化验检查:白细胞计数19.7×109/L,中性粒细胞82%,淋巴细胞16%,嗜碱粒细胞2%。仍守原法,前方去吴萸,加西洋参4.5g、炙黄芪9g,以扶助正气。
4月24日诊:服上方4剂后,腹痛消失,夜能安睡,食纳增加,精神好转,已能扶杖行走,小便正常,大便5日未行。腹部切诊:腹壁柔软,下腹稍偏右处,可摸到肿块,约儿头大小,稍能移动,压痛(+)。切脉:六脉略数,稍带弦滑。舌苔白厚。化验检查:白细胞计数9.2×109/L,中性粒细胞79%,淋巴细胞20%,嗜酸粒细胞1%;尿糖(++)。原方加减:
5月3日诊:诸症减轻,大便已通,行动自如,饮食倍增,面色较前活润。尿糖(++)。上方去瓜蒌、元明粉,加知母、生石膏、黄芩、丹参、青皮,清气血之热,兼治中消。
5月8日诊:诸症消失,面色润,精神佳,腹部切诊下腹肿块尚有苹果大小,行动坐卧已无疼痛,亦无明显压痛。脉两关尺仍略有弦象,舌苔薄白。改扶正消积、攻补兼施之法,用丸剂常服。于上方去黄芪加三棱、莪术、桃仁、红花、槟榔、乌药、白芍、焦山楂、焦神曲、焦麦芽,共为细末,制为水丸如绿豆大,每次3〜6g,日服2次,温开水送下,长期服用。随访2年,肿块消失,尿糖(-),能主持家务。
本例虽以腹痛为主要表现,但右下腹有肿块拒按,据《证治汇补》“凡疝久成积,盘附脐之上下左右,为癥为瘕,作痛不已”及《金匮翼》“妇人亦有疝气,凡血涸不月,少腹有块等症皆是,要不离乎肝经为病”之论,故诊为癥瘕疝痛,病在肝经。其积块偏在少腹,其脉现弦,也表明与肝经有关。盖肝为藏血之脏,喜条达而恶抑郁,肝失疏泄,其气血必郁滞不畅,肝络不和而发病。但患者已年过花甲,虽有积块疼痛拒按之实证表现,而又年老体衰,气怯声低,正气不足,当属虚中夹实之证。然痛急不可不顾,正虚又不可不顾,故先拟行气活血、调肝缓急、健脾益气之法,待痛减正复,再投消癥之剂,甚为妥切。
本例虽是腹中包块疼痛,但与实性的瘀血积块又有不同。由于蒂扭转而血流不畅,并非血块瘀积,故在用药上不是一味活血化瘀,软坚散结,而是以顺逆气、缓急迫为主,参照治疝的用药特色,所谓“气行则血行”是也,故药后癥消而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