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闭悲哭症,玄府不通症,小儿惶恐症

名医简介

周炳文(1916〜),江西吉安地区医院主任医师疫闭悲哭证

周某,女,28岁,农妇。1992年8月4日,门诊。患者生二胎结扎输卵管,6年前起,无故出现发作性痛哭流涕,呕吐痰涎。发则胸憋如石压,来势急暴,呼吸困难,面唇青紫,不能言语,然后便不自主地高声痛哭,声扬屋外,泪涕直流,心中虽明白,但呼之不应,直哭至呕吐痰涎成团,始渐胸开醒悟。每发约持续半小时左右,醒后无事如常,询其为何要如此痛哭?答曰:情不自禁,非哭吐痰涎不能缓解憋闷欲绝之苦。初月发2〜3次,以后渐增,近半年已至日发4〜5次,无法劳动。历经省、地医院多方检查治疗无效,并排除癔病,乃来投诊。在候诊室发作1次,病情与往无异,醒后就诊神志清楚,答问如常,脉两寸濡滑,关部弦紧,苔腻,面萎黄,语气低微,神气怯弱,月经后期,白带增多。肺为气之主,居于胸中,其声为哭,其液为涕,而脾为生痰之源,脾气不足则化津为浊;当属脾肺两经,痰气搏结,蒙闭胸络,痛即发作。治当益气理脾、祛痰宣窍为主,遂投涤痰汤加味。

党参15g、石菖蒲10g、半夏10g、茯苓10g、竹茹10g、枳实8g、胆南星8g、远志6g、甘草6g、姜汁1杯、竹沥水1杯。

服4剂,其症即停止发作,又服数剂以图巩固;半月后与人吵口,气愤填膺,引起轻微胸闷,频作呵欠,泪涕汪流,但不悲哭。复诊原方加香附、川芎、栀子、郁金理气泻火舒郁,数剂诸症即消失,迄今未再发。

玄府不通证

刘某,女,52岁,农妇。1992年6月10日门诊。患者寝食劳动如常,惟终日无汗,即使盛暑烈日亦不出汗,一见太阳肌肤即感热如火烤,须站入塘水之中,浸至腰际,浇湿胸背,其灼热方得缓解。该妇女15年前类似此病发作,在此治愈,故此次发病即迳来求治。时值酷暑,其下田劳动不出汗,见其通身皮肤粗皱枯槁,毛竖起粒,与前额发际下有汗之肌肤界限明显,知觉亦异,脉弦,舌粗偏红,《素问》有“玄府不通,卫气不得泄越,故外热”之经旨。据此思路而治以辛温开表、宣泄汗孔,配合益气增液、清滋肌肤、调和营卫,使玄府得通,自可调节,故拟:

麻黄8g、石膏60g、党参20g、连翘10g、知母10g、麦冬10g、竹叶15g、甘草8g、粳米1撮。

仅服4剂,即遍体汗出津津,肌肤恢复平滑柔嫩,整天在烈日下劳动无事。该方所以能如此得效,妙在辛温宣表配合清滋气阴,寒温并用,各应所需。方中麻黄辛温宣表发汗;连翘升浮轻疏营卫;重用石膏辛寒解肌又制暑季麻黄之辛烈;竹叶凉心缓脾,协同参麦益气生津,知母、花粉清金而生水,甘草甘甜通十二经,粳米和中而养胃,共资汗源,标本并治,故取效迅速。

小儿恐惶证

黄某,女,5岁,1993年4月20日诊。患孩初腹痛呕吐,发作有时,每隔15天准时发病,均持续1天即自止,已2个月。大便常规(一)。服过多种西药,腹痛呕吐不能控制,仍按时发作。数日前忽然出现精神症状,发作性大惊恐惶,日发数十次,发时惊叫躲入家长怀抱,午后发之尤密,并伴腮腺炎,双侧颈颔肿大,低热不食,食入即呕,面黄肌瘦,脉滑舌淡苔腻。证情复杂,治当标本兼顾,初病与继发证并治,而用板蓝根、僵蚕、薄荷、牛蒡子、钩藤、石菖蒲、茯神、陈皮、半夏、川贝、远志、甘草,祛风解毒,化痰定志,服3剂颈颔肿势大消,呕吐亦止,饮食大增;但恐惶之症频发如前,神气萎靡,心虚胆怯;且定时腹痛即将届临。盖恐从内生,复诊治疗改用益气定志、镇心安神为主:

党参15g、朱茯神10g、枣仁10g、当归10g、龙骨10g、白术8g、半夏8g、五味子5g、陈皮5g、甘草5g、薄荷3g。

5剂神色改善,恐惶大减,上午已不发,嬉戏正常。因见手足不温,时吐口水,面色淡黄,舌淡润,唇内密集粟粒丘疹,脉濡滑等脾虚脏寒虫积之象,三诊改用安蛔理中汤加味:

党参15g、白术8g、炮姜3g、附子5g、花椒5g、甘草5g、乌梅6g、槟榔6g。

服3剂恐惧完全消失,定期腹痛亦越期未发,再服3剂疗效巩固,腹痛恐惶未再出现,恢复上幼儿班。怪病多痰,而虫积之病亦往往出现怪症。小儿恐惶临床少见,此例奇病怪症,虽有虫积之征,但主要与脾虚痰结、脏寒胆气虚怯密切相关,故继用益气理脾温中为主,配合制蛔之品,服后精神安定,周期性腹痛消失,其恐惶之症始收全功。

条目信息
1
摘自《古今名医临证金鉴·奇症卷》
2
本条ID:150055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