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简介
董漱六(1916〜),上海市第六医院主任医师。内科杂病中所见“无汗病”达数月至2年不愈者较为罕见。
例1马某,男,27岁,工人。门诊号:69157。1987年7月21日初诊。
患者1985年夏某天,因疾走赶路时,突然遇倾盆暴雨,全身淋湿。归家后沐浴换衣,当时自觉形寒畏风,汗出不彻,煎服姜糖茶入睡,次日照常上班无特殊情况。近2年来自觉皮肤干燥有灼热感,但无汗出。每逢暑令,口干不多饮,心、烦心热,常以冷水沐浴为快。右侧头痛,口淡,纳谷无味,大便干结,舌淡红,苔厚垢腻,脉濡细滑。恙由暑湿内蕴,寒邪外束,肺气失宣,腠理调节失常所致。首拟疏表散寒、清暑化湿为法,方用:
二诊(1987年7月28日):服药7剂后身获微汗不彻,皮肤灼热已减,头痛得止,口干口粘不欲饮,纳差溲短,大便正常,近来稍有咳痰,舌苔垢腻,脉仍濡细而滑。乃寒邪初散、暑湿犹重、肺胃不和之象。前方既合病机,仍守旧章化裁。
三诊(1987年8月4日):服药7剂后汗出较畅,咳痰亦少,纳谷渐增,大便自调,舌苔薄腻,脉形濡滑。证系暑湿渐化、寒邪已散、肺胃初和之候。再拟前方制小剂:
连服5剂,诊治3次,病告痊愈。
该病员年轻力壮,早年因夏日冒暑疾走赶路,汗流彻背,适逢暴雨淋身,暑热内伏,导致腠理失调,从而患“无汗症”达2年之久,每逢盛暑季节,常以疏泄冷浴解热,使阳气受郁不能外达肌表,汗腺关闭而得病。初诊时得知原因所在,并结合临床症状和舌脉,根据辨证论治原则,拟方以香薷饮、藿香正气丸、麻黄汤、平胃散、三仁汤等加减以疏表散寒、清暑化湿为治。麻黄剂量宜重,生姜衣作引经药。复诊时随症加减,使寒邪得散,暑湿得化,阳气振发,腠理功能调节正常,获汗而愈。
例2陈某,男,60岁,干部。门诊号:40351。1987年10月5日初诊。
患者原有心脏房室传导阻滞病史,平时自觉胸闷气室,心前区隐痛,引及肩背,左枕骨部痛,肢麻,唇绀,口干不多饮,血压18.6/11.4kPa。
今年5个月来,汗孔闭塞,皮肤干燥,无汗出。据诉病由冷水沐浴后引起。今诊面㿠少华,头晕,心悸,肢末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质瘀,苔白腻,脉沉细涩。恙由肺气虚弱、寒凝瘀滞、心血不足、脾肾阳虚所致。暂拟温阳散寒、活血化瘀,佐以理气通闭为治:
另用50%酒精擦身。
二诊(1987年10月12日):服药7剂后身获小汗,胸闷得舒,心前区痛未作,左肩背仍感酸痛,舌苔白腻初化,脉仍沉细。再拟上方加减:
7剂。50%酒精擦身。
服第二方后,汗出较畅,肢末亦温,胸闷心悸改善,肩背酸痛减轻。惟觉心烦口干不多饮,口粘纳谷无味。大便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滑。再拟温清合法,佐以理气和胃:
继服7剂而愈。
患者原有心脏病史,本症乃由冷水沐浴而起,根据临床证候分析,盖属心肾阳虚,寒湿内阻,气滞血瘀,营卫失于调和。方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温肾助阳,宣表散寒;瓜蒌薤白半夏汤理气宽胸,温中化湿;苏叶、羌活疏表散寒,通利血脉;丹参、桂枝、川芎活血祛瘀,助阳通痹;香附、厚朴、沉香温中化湿,行气止痛。再加生姜、葱白,发汗解表,祛寒通阳。外用酒精擦身,通畅血脉,并可加强发汗作用。诸药合用,既可发汗散寒,又可温阳养心,助阳通闭,颇切病机。
上述2例,均起因于感受寒凉,而致无汗症,为时达数月至2年之久。临床症状及舌脉同中有异,年龄上有差别,兼证亦不尽同。病例一马某得病于暑天身淋暴雨,病系暑湿内蕴,风寒外加,纯属实证,重在肺脾,主治以宣肺散寒,佐以清暑化湿。病例二陈某有心脏病史,气滞瘀阻复感外寒,乃属心肾阳虚、寒瘀互滞、虚中夹实之候,重在心肾,治以温肾散寒,佐以理气通闭。原因不同,诊治各异。临床上必须辨析确切,对症下药,才能获得预期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