痧病证治漫谈

古无痧字。后世中医学中,用作病名,约有三义:一即俗谓绞肠痧、瘪螺痧者,盖霍乱病之状态;二即俗谓烂喉痧,咽喉白,烂,肌肤发现红点,即所谓猩红热是也;三是外感风热,身现红粒搔痒如麻疹者,俗亦呼曰痧子,其证较轻微,发于小儿者居多(说见于《中华大字典》)。惟本文所谈痧病,是在此三说之外。其病或曰发痧,或曰痧胀,或称痧病,当是麦收之际,在吾鄂大江南北,江汉平原地区,最容易出现的一种常见急性疾病。宋·张季明云:“沙病,江南旧无,今东西皆有之,原其证医家不载,大凡才觉寒似伤寒而状似疟,但觉头痛,浑身壮热,手足厥冷”(《医说·卷三·辨沙病》)者是也。清·郭石陶《痧胀玉衡》一书,专论此病,惟内容太繁,治法亦未尽善,难以掌握要领,反令人无所适从。

痧病的发病原因与病理机制:此病多由患者暑月饮食不洁,或饮冷太过,或食物失节,或彻夜贪凉露宿,内外合邪,一时中焦肠胃升降失序,气机偶愆,以致胸中大气不得转旋,营卫气血流行于周身脉络被阻,故呈眩冒欲绝,四肢发麻,手足厥冷,口、唇、爪甲青紫,周身难过,俨如痧胀不舒之典型症状。亦有伴见头痛、寒栗壮热者。更重者并有欲吐不得吐、欲泻不得泻,或腹痛,呈所谓“干霍乱”之症状。

按:沙字,从水少,水少石见,段玉裁谓“石散碎谓之沙”。此痧字当由沙字衍化而来,故《医说》辨此为沙病,可为一证。民间借痧字作此病病名,实与痧病病况,大致相合。

痧病治法:大抵分为外治法与内治法两种。因痧病起病急骤,一般采取急救方法,通常以外治法为主。外治法:

(1)刮法:外用刮法最妙。重点在脊骨全部及两肘弯、两膝弯等处。刮时以手指持康熙青铜钱蘸青油或薄荷油由上而下,由轻而重,从容施行,以刮后皮肤带红紫色为好。刮法能令病邪宣畅,脉络通达,气血流行,反复进行,最为有利无弊。

(2)吹鼻取嚏法:用卧龙丹或开关散(以上均为成药)吹鼻取嚏。如无以上成药,只用细辛、猪牙皂角二味少许碾为细末,吹鼻取嚏。功能开闭通窍,促使气机流通,有助于病势向好的方面转化。

(3)出血法:用三棱针或瓷针针刺尺泽、委中或十宣、舌尖及舌下两大青筋处出血。施术前针头及针刺部位,宜用棉花蘸酒精进行严密消毒。出血法能疏导病邪,流通气血。但出血量不可太多,只以见少许为宜。

(4)掐法:用手指掐肩、背、腰部各大筋肌腱处,可令其气血流行,脉络宣通,有助于病势缓解。但掐时不可作强大刺激,只以患者有痛感为度。

(5)探吐法:适用于欲吐不得吐、欲泻不得泻呈所谓干霍乱之症状者。治法当因势利导,可用烧盐汤或白鹅翎探喉取吐,以宣畅气机为宜。

(6)其他中医药急救法:如诸葛行军散、太乙紫金丹等成药,既可外治,又可内服,医者或病家皆可备用。至于内服方药,治法总以宣郁开闭疏畅气机为主。李氏常用藿香正气散合香苏散加减化裁,结合外治法处理,对于痧病,有一定的效果。用药如藿香、佩兰、枇杷叶、紫苏、香附、橘红、乌药、炒枳实、大腹皮、厚朴、法半夏、茯苓、炒建曲等。亦有痧病经外治法处理病势已平之后,可以勿药告愈者。至于禁忌,最忌滥用参、芪、白术等壅补滞气药及妄施攻下如硝、黄类寒下之类。又本病虽见爪甲青紫,肢麻厥冷,但病机总属闭证一类,与休克虚脱证象有别。

《医说》云:“乡落多用艾灸,以得砂为良,有因灸脓血迸流移时而死者”,不可不知。曩昔李氏在本乡开业应诊时,每年夏秋之际,接触此病患者甚多。细询得病原因,多缘于习惯性饮冷贪凉。遂劝其禁饮未经煮沸之水,即或暑月大热,习惯露宿,亦令以薄被覆盖腹部。故乡间有所谓“痧路子”之体(即每年容易患痧病者),听从此说,至今多年未发此病,可以说明防重于治的重要性。

痧病,明·江篁南《名医类案》认为即是《内经》之“解”。此在清·魏玉横校订《类案》时,其友人与魏氏书(未署名。此书又见于清代学者杭世骏《道古堂集》,当是杭氏所撰,亦即为《名医类案》作序者),直訾其误,道理极是。惟云去痧病为“小小疾苦”,似不尽然。盖曾见民间有患痧病而危及生命者,不乏其例。其书辨“解”,能综合经旨,旁参注说,立论颇精,值得一读。

兹特摘录于后,不仅可供对痧病医史文献研究者之参考,而对学习《内经》者,亦当有所一助耳。

附录:与魏玉横论解㑊书“解㑊”二字,不见他书,解即懈,㑊者亦。倦而支节不能振耸,惫而精气不能检摄,筋不束骨,脉不从理,解解,不可指明,非百病中有此一证也。《内经》言此者凡五:《平人气象论》云:“尺脉缓涩,谓之解㑊。”王氏注:“㑊不可名,缓困弱也。”《玉机真藏论》云:“冬脉太过,则令人解㑊。”此从脉起也。《刺疟论》云:“足少阳之疟,令人身体解㑊,寒不甚,热不甚,恶见人,见人心惕惕然,多汗出甚。”此从疟起见也。《刺要论》云:“刺骨无伤髓,髓伤则销铄胻酸,体解㑊然不去矣。”《四时刺逆从论》云:“夏刺经脉,血气乃竭,令人解㑊。”此从刺而究其极也。要皆从四末以起见,如经所言堕怠,小变其词,而意较微渺尔。后世传注与经发明者又有二:《风论》云:“使人怢慄不能食,名曰寒热。”怢慄,全元起本作失味,皇甫谧《甲乙经》作“解㑊,则怢慄即解之渐也。”《至真要大论》云:“发不远热,无犯温凉。”王氏注:不发汗以夺盛阳,则热内淫于四肢而为解,不可名也。粗工呼为鬼气,要病久久不已,则骨热髓涸齿干,乃为骨热病。此又究极解之流弊。所谓救病于已形也。篁南江氏辑《名医类案》,引叶氏《录验方》以为俗名发痧之证,于瘟疫大头天行之后,另列一门,武断极矣。发痧余尝有此证,发必神思躁扰,少腹痛,《灵》《素》未尝言及,特小小患苦耳,与解之义,毫不干涉。篁南父子负盛名而《内经》不识,庸医祖述其说,转以欺世,事无害而理则大谬矣。足下续案已成,删去此门,庶为稳恰,勿令人有误解《内经》之诮,荛言或可采也。

条目信息
1
本文摘自《名老中医经验集·精勤博学的伤寒学家李培生》。李家庚 李家康 整理
2
本条ID:141801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