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病机

气血是构成机体的物质基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源泉。同时,气血又是脏腑功能的产物。人体的生理现象、病理变化均以气血为物质基础。《素问·调经论》说:“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医宗必读·古今元气不同论》说:“气血者,人之所赖以生者也,气血充盈则百邪外御,病安从来?气血虚损则诸邪辐辏,百病丛集。”《格致余论·痛风论》说:“气行脉外,血行脉内。昼行阳二十五度,夜行阴二十五度,此平人之造化也。得寒则行迟而不及,得热则行速而太过。内伤于七情,外伤于六气,则血气之运或迟或速,而病作矣。”气血不和会导致疾病的产生。而基于脏腑、经络等异常所导致的疾病,也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气血的正常运行及其功能的发挥。所以《本草衍义·衍义总叙》说:“夫人之生,以气血为本。人之病,未有不先伤其气血者。”

一、气病病机

气既是指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又是指脏腑组织的生理功能。从气病的病机来说,更多的是由于功能之气失调所致。气以“升降出入”为基本运动形式,不断地流行全身,发挥维持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促进精、血、津液的化生,推动血和津液的输布,维持正常体温,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固摄血液、精液,控制和调节汗液、尿液的排泄等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各种病因(如外邪、饮食、情志、劳倦等)作用于人体,导致气的生成不足,功能异常或运行障碍时,就会产生疾病。正如《丹溪心法·破滞气》所说:“人以气为主。一息不运则机缄穷,一毫不续则穹壤判。阴阳之所以升降者,气也。血脉之所以流行者,亦气也。荣卫之所以运转者,此气也。五脏六腑之所以相养相生者,亦此气也。盛则盈,衰则虚,顺则平,逆则病。

气也者,独非人之根本乎。”由于气病所形成的病症是相当广泛的,《证治汇补·气证》说:“气之为病,生痰动火,升降无穷,燔灼中外,稽留血液,为积为聚,为肿为毒,为疮为疡,为呕为咳,为痞塞,为关格,为胀满,为喘呼,为淋沥,为便秘,为胸胁胀疼,为周身刺痛,久则凝结不散,或如梅核窒碍于咽喉之间,咳咽不下,或如积块攻冲于心腹之内,发则痛绝。”如从广义的范围来看,则更可以说明各种疾病的产生无不与气有关。早在《素问·举痛论》就说“百病生于气也”。《景岳全书·诸气》论述说:“夫百病者皆生于气。正以气之为用无所不至,一有不调则无所不病。

故其在外则有六气之侵,在内则有九气之乱,而凡病之为虚为实,为热为寒,至其变态,莫可名状,欲求其本,则只一气字足以尽之。盖气有不调之处,即病本所在之处也。”这里概括论述气的几类常见病机。

1.气虚:是由于正气不足,不能正常发挥气的各种作用,脏腑机能减退所形成的一类病机。引起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由于饮食失调,水谷精微不充,以致气的来源不足,如《灵枢·五味》说:“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二是由于大病或久病之后,年老体弱,以及烦劳过度等,以致脏腑机能减弱,气的化生不足。这类原因在临床上则为常见。

“气者,人之根本也。”(《难经·八难》)气对人体具有温煦、防御、固摄、气化等重要的作用。

正气亏虚,就会因气的作用不能正常发挥而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如《幼科准绳·心脏部二》说:“凡气虚之证,初发身热,手足厥冷,乍凉乍热,精神倦怠,肌肉㿠白,饮食减少,四肢倦而睡卧安静,便清自调,虚证无疑。”由于气虚不能荣于上则头晕目眩。气虚不能化生水谷精微,形体失养则体倦乏力。肺气不足则声低懒言。脾气不足,失于健运则饮食减少。卫气虚弱,表卫不固则为自汗,以及易受外邪而致感冒。卫气虚弱,以致营卫失和,则见恶寒,发热。《医门法律·虚劳脉论》说:“卫虚则恶寒,荣虚则发热耳。当缓调其荣卫,俾不相亢战,则寒热自止。”正气亏虚,鼓动运行之力不足,以致气血不能荣于色,充于脉,则表现面白,舌质淡,脉虚无力。

2.气陷:属于气虚病机中的一种,但以气虚下陷为主要特点。主要由于先天禀赋不足,久病体虚,老年体衰,饮食损伤以及烦劳过度所致。尤其是久病泻、痢、妇女生育过多及产后失于调养等更易发生。气陷与脾的关系最为密切,脾居中焦,其气主升,脾气受损则升举无力以致气虚下陷。在临床上,除可表现头晕目眩,倦怠乏力,面白,舌质淡,脉虚无力等气虚的共同症状外,还可见腹部坠胀、胃下垂、脱肛、子宫脱垂的病症。中气下陷,脾胃运化失常,则表现食少,腹胀肛坠,泄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清阳之气应在上,今反在下,即因其衰弱不能升举,以致下陷而飧泄无度也。”

3.气脱:亦属于气虚病机之一,并为气虚中的病情严重,情况紧急者。为大汗,大泻,大失血,津液大泄以及中风、厥证等病情严重的一种病理变化。气的功能发挥,有赖于血及津液的正常,当血液或津液大量损耗时,就会发生“气随血脱”或“气随液泄”的病变。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当气虚至脱绝,便见气息低微,眩晕昏仆。气虚则无力推动阳气及津血布达脏腑、经络及躯体,故见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微弱。气脱固摄无力,津液外泄,故见汗自出,甚至汗出如珠。《景岳全书·厥逆》篇说:“气虚卒倒者,必其形体索然、色清白、身微冷、脉微弱,此气脱证也。”《非风》篇又说:“凡非风卒倒等证,无非气脱而然。何也?忽为汗出者,营卫之气脱也;或为遗尿者,命门之气脱也;或开口不合者,阳明经气之脱也;或口角流涎者,太阴脏气之脱也;或四肢瘫软者,肝脾之气败也;或昏倦无知,语言不出者,神败于心,精败于肾也,凡此皆冲任气脱形神俱败而然。”

4.气郁:属于气运行障碍的一种病变。一般多指肝气郁结。主要由于忧思郁怒,情志不舒所致。情志内伤虽为引起气郁的病因,但易患气郁者,常有本身脏气虚弱的内在因素。正如《杂病源流犀烛·诸郁源流》说:“诸郁,脏气病也。其原本于思虑过深,更兼脏气弱,故六郁之病生焉。”肝主疏泄,性喜条达,能疏达气机,发泄壅滞。肝气郁结,气机不畅,则表现为精神抑郁,胸闷不舒,两胁胀满或串痛。肝木之于脾土,本为制胜之脏,肝气郁结之后,横逆乘脾犯胃,使胃失和降,脾失健运,则见脘闷,嗳气,吐酸,腹胀,泄泻等症。在气郁的基础上,由于病机的发展变化,常继发血郁、火郁、痰郁、食郁、湿郁等多种病变。正如《丹溪心法·六郁》说:“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气郁日久,影响及血,以致血循环不畅,脉络阻滞,则成血郁。表现胸胁刺痛,痛有定处,舌有瘀点或瘀斑等。气郁日久化火,以致肝火上炎则成为火郁,表现性情急躁,口苦咽干,目赤耳鸣,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脉弦数等。气机郁滞、使津液的运行不畅而结成痰涎,形成痰郁。若痰气交阻于胸膈之上,则表现胸中窒闷,咽中有物作梗,吞之不下,咯之不出,亦即形成所谓的“梅核气”。忧思气结伤脾,以及肝郁横逆侮脾,都会使脾失健运,不能消磨水谷以及化水湿,饮食停滞则成食郁,表现纳差,腹胀,胸脘痞闷,吞酸嗳气等症;水湿内停阻滞中焦成湿郁,表现食少嗳气,脘腹胀闷,便溏腹泻,苔腻等症。

5.气滞:是由于气的运行不畅,因而在某一脏腑、经络或某些部位产生气机郁滞的病变。

情志不舒,饮食失调,感受外邪,闪挫劳伤,以及痰饮、瘀血阻滞等多种原因,都会使气机运行不畅而导致气滞。气滞与气郁两者均属气机郁滞、运行不畅的一类病变,此为相同之处。不同之点在于,气郁因情志内伤所致,主要病机为肝气郁结。而气滞则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其病变可分别涉及多个脏腑经络。气在人体的运行连绵不止,环周不休。气机阻滞之后,就会因气血运行障碍,郁滞不通,而在病变脏腑或部位出现胀闷、疼痛。身体各处均有发生气滞的可能,其中以肺、脾胃及经络的气滞较为常见。肺气壅滞,失于宣降,则见胸胁满闷,胸背疼痛,咳嗽,气促,痰多等症。脾胃气滞,中焦壅塞,升降不利,则见腹部胀满,嗳气,吐酸,便秘等症。经络气滞,营卫受阻,表现受阻部位的经络、肌肉、关节胀痛。

6.气逆:是由于气的升降失常,当降不降,或升发太过所致的病变。升降是气的基本运动形式之一,有升有降,升降相对平衡,是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一个必要条件。它具体地体现于各个脏腑功能活动以及脏腑之间的协调关系,如肺既宣发又主肃降;脾主升清,胃主降浊;心火下降,肾水上腾,水火既济等。其发生病变,在临床上以肺、胃、肝的气逆较为多见。肺气以下行为顺,若因感受外邪,或痰浊壅肺,使肺气不能宣发、肃降,肺气上逆则表现为咳嗽,喘促。胃主降浊,亦以下行为顺,若因感受外邪,或饮食、痰浊积滞,或胃寒积饮等损伤胃腑,均可使失其和降,遂上行而见呃逆,嗳气,恶心,呕吐,反胃等症。肝气本疏泄条达,若伤于郁怒,势必升发太过,肝气上逆而见性情急躁,头痛,眩晕甚至昏厥等症。若肝气横逆,乘侮脾胃,使胃失和降,脾失健运,以致脘闷,纳差,嗳气,吐酸,腹胀,腹泻。

二、血病病机

血液的运行由心所主;血液的生成及统摄有赖于脾气的健旺;血的贮藏及调节则有赖于肝。所以血病的病机常和心、脾、肝三脏有密切关系。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血的运行除赖气的推动外,尚需津液的运载,津液亏耗亦会引起血液运行不利。如《读医随笔·自啮狂走是气血热极而非祟也》说:“血犹舟也,津液水也”,“津液为火灼竭,则血行愈滞。”因此,对于血的病变,尚需考虑其与气和津的关系。血的病机,归纳起来主要有血虚、血溢(出血)、血瘀、血厥及血热等几类。

1.血虚:是由于营血亏虚,使脏腑、经络、组织等失于濡养的病变。常因脾胃虚弱,营养不良,水谷精微不充,以致生化之源不足;或因思虑劳伤,损伤过度以及寄生虫证,或因于大出血以后,都是造成血虚的重要原因。由于血虚不能上荣于面,头目失于滋养,故见头晕眼花,面色苍白或萎黄,唇色淡。由于心血不足,血不养心,则见心悸、怔忡、失眠、健忘。经脉失于濡养则见手足发麻,肌肉动。血不养肝,肝气郁滞则胁痛。肝开窍于目,肝血不足还可表现为视力减退。妇人则冲任空虚,以致月经不调甚至或闭经。

2.血溢: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脉络损伤或血液妄行;以致血液溢出脉外,是为血溢的病变,亦称为出血。引起出血的原因比较广泛,诸如感受外邪,损伤脉络;嗜食辛辣醇酒厚味,滋生湿热,迫血妄行,或损伤脾气失其统摄之能;劳倦过度,损伤心脾,气伤则无以摄血;阴伤则虚火内生,迫血妄行;情志过极、郁怒伤肝,肝火上逆乘肺,或横逆犯胃;以及跌堕坠,脉络损伤等,都是临床最常见的。邵新甫在《临证指南·吐血》中说:“若夫外因起见,阳多,盖犯是证者,阴分先虚,易受天之风热燥火也。至阴邪为患,不过其中一二耳。若夫内因起见,不出乎嗔怒郁勃之激伤肝脏,劳形苦志而耗损心脾,及恣情纵欲以贼肾脏之真阴真阳也。”总之,无论内伤外感,只要损伤脉络,都有造成出血的可能。其所以然者,正如《景岳全书·血证》所说:“血本阴精,不宜动也,而动则为病。血主营气,不宜损也,而损者为病。盖动者多由于火,火盛则逼血妄行,损者多由于气,气伤则血无以存。”血热之中,又有实火及虚火的不同。如感受六淫中之风、热、燥、火等邪,里热亢盛或湿热蕴结,情志怫郁所化生的火热等均属实火。如肺、肝、肾、胃等的阴精不足,致阳气失所养,亢而为热,则属虚火。当火热熏灼及气虚不摄的病机发生在不同的脏腑经络时,就会引起鼻衄、齿衄、咳血、吐血、便血、尿血、皮下出血等血证,并有相应的症状表现。一般说来,出血初期多为实火;经过反复出血,由于血液亏损太甚,不足以养阳,阳气浮越,则又呈现虚火。所以阴虚火旺及气虚不摄既是引起出血的病机,往往又是出血导致的病理结果。若气损及阳,不仅正气不足,而且阳气亏虚,气虚阳弱,不能统率固摄血液,以致形成虚寒性的血证,这类病机在部分吐血、便血患者中,也是屡见不鲜的。

3.血瘀:是血液运行不畅,瘀积凝滞,或离经之血停积体内的病理变化。凡跌扑损伤,各种出血,情志内伤,外邪侵袭,津液亏耗,以及久病正虚等都可以导致血瘀。随瘀积部位和病及脏腑的不同,血瘀在临床上可以发为多种多样的病变和症状。比较常见的是:

(1)疼痛。《本草求真·痛》说:“痛者,气血不通之意。”即血行郁滞或瘀阻,因不通而引起疼痛。血瘀疼痛的特点是痛如锥刺,痛处固定,久痛不愈,痛而拒按或兼肿胀。

(2)发热。血瘀发热属内伤发热的范畴,可以表现为全身或局部,自觉或他觉的发热。因瘀积部位,病程及耗伤气血阴阳的不同情况而有多种发热类型。

(3)咳喘。瘀血阻滞气道,妨碍气机出入,即令气壅而为咳为喘。严重时由于瘀闭肺脉,令水溢痰生而致咳逆喘息不得卧。如《丹溪心法·咳嗽》说:“肺胀而嗽,或左或右不得眠,此痰夹瘀血碍气而病。”《血证论·咳嗽》亦说:“人身气道,不可有壅滞,内有瘀血则阻碍气道,不得升降,是以壅而为咳。”

(4)心悸怔忡。瘀血阻滞心脉,血运不畅,心失所养而发生心悸怔忡。如《血证论·脏腑病机论》说:“血虚则神不安而怔忡,有瘀血亦怔忡。”

(5)健忘。瘀血阻滞,血脉不畅,使心神失养而致健忘。《血证论·健忘》说:“凡心有瘀血,亦令健忘。”

(6)癫狂。瘀血停积,神机阻滞,精神失常而发生癫狂。《医林改错》认为癫狂是由于气血凝滞,脑气与脏腑气不接所致。《读医随笔》亦认为凝痰瘀血阻塞心气,使神机停滞而为癫。

(7)肢体感觉或运动功能失常。由于血脉瘀阻,经隧不通,以致肢体麻木疼痛,甚至瘫痪。

(8)黄疸。肝胆血脉瘀滞,疏泄失常,胆汁外溢而发生黄疸。《张氏医通·黄疸》说:“以诸黄虽多湿热,然经脉久病,不无瘀血阻滞也。”《读医随笔·黄疸黑疸》说:“黄之为色,血与水和杂而然也,总须兼用化血之品一二味,为其已坏之血不能复还原质,必须化之,而后无碍于新血之流行也。”

(9)痈疮。湿热、火毒等邪侵犯人体,导致败血留滞,血瘀肉腐而形成内、外痈证。如《景岳全书·外科论证》说:“凡疮疡之患,其为病则无非血气壅滞,营卫稽留之所致。”《医宗金鉴·外科心法·痈疽总论歌》概括说:“痈疽原是火毒生,经络阻隔气血凝。”

(10)症积包块。引起症积包块的主要病机是气滞、血瘀、痰结。王清任尤其强调血瘀在形成症积包块中的重要性。《医林改错·膈下逐瘀汤所治之症目》说:“无论何处皆有气血……气无形不能结块,结块者必有形之血也。血受寒则凝结成块,血受热则煎熬成块”。

(11)由于血行瘀滞,还会出现皮肤颜色及血脉异常的症状,如青紫肿痛,赤丝缕纹,皮肤粗糙,甚至肌肤甲错等。

(12)血瘀的舌象多为舌质青紫或有瘀点、瘀斑,脉象多为弦、涩、结。如《读医随笔·瘀血内热》说:“凡瘀血初起,脉多见弦。”《证治准绳·腰痛》说:“瘀血为病,其脉必涩。”《濒湖脉学·结脉生病诗》说:“结脉皆因气血凝。”

(13)血厥:是由于血的病变而导致突然昏厥,不省人事的病证。其病机有血逆而厥及血脱而厥两种。如《景岳全书·厥逆》说:“血厥之证有二,以血脱、血逆皆能厥也。”血逆之厥,因平素肝阳亢旺,加之恼怒气逆,以致血随气升,气血上壅,蒙蔽神明而引起。表现突然昏厥,不省人事,牙关紧闭,面赤唇紫,脉象沉弦,属于实证。亦即《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说“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及《调经论》所说的“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血脱之厥,因失血过多,如大崩、大吐,或咳血、便血过多,以致气随血脱,脑海失养所引起。表现突然昏厥,面色苍白,口唇无华,肢冷汗出,气息低微,舌淡脉细数等气血脱失,脏腑无以温煦濡养的症状,属于虚证。

5.血热:是由于血分郁热或热邪侵犯血分而引起的病变,在外感热病及部分内伤杂病中均会出现。由于热在血分,熏灼营阴,故身体灼热,入夜尤甚,舌红绛,脉细数。血热炽盛,扰及心神,则心烦不安,甚至躁扰昏狂;热盛动血,血液妄行,则致衄血、吐血、便血、尿血、月经过多,或外发斑疹。

三、气血同病病机

《灵枢·营卫生会》说“血之与气,异名同类”,两者关系,密不可分。故气病易影响及血,而血病也易影响及气。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气盛则血充,气衰则血少,气虚则血失统摄,气病日久必及于血;血虚则气少,血瘀则气滞,血脱则气随血去,血病日久必及于气。所以临床上除单独的气病、血病外,还常见到气血同病。

1.气血两虚:多因久病不愈,气血两伤,或先有失血,气随血耗,或先因气虚,不能生化血液,以致气血两虚。由于气血亏虚,失于温煦濡养,故见短气懒言,乏力自汗,心悸,失眠,面色苍白或萎黄,唇色淡,脉细弱等症。

2.气滞血瘀:多因情志不遂或闪挫外伤等引起脏腑或经络的气机郁滞。气为血帅,气滞不行则血液运行障碍,形成气滞血瘀的病机。由于气血的运行均受到障碍,表现为病变部位胀满、刺痛或有肿块,拒按,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等症。

3.气虚血瘀:多由于久病正虚或年老体虚,正气不足,不能推动血液的运行,以致血行不畅甚至瘀滞。主要表现短气、心悸、乏力、自汗等气虚证的同时兼有病变部位刺痛,肢体麻木、疼痛甚至瘫痪,面色紫暗,舌质有瘀点、瘀斑等。

4.气不摄血:由于各种原因引起正气亏虚,气虚则不能统摄血液,血液溢出脉外而形成出血。可以表现为鼻衄、齿衄、吐血、便血、尿血等症。同时伴有神疲乏力,心悸短气,动则汗出,面色苍白,舌淡,脉弱等气虚症状。其中若见气虚下陷诸症,而又见便血、尿血者,则称为血随气陷。

5.气随血脱:各种原因所致的大量出血,均会使正气随之暴脱。因气与血相依相成,血为气母,血以养气,血以载气,大量失血之后,则气无所依附,故气亦随之外脱。气脱阳亡,不能固摄肌表,则见冷汗淋漓;阳气不能达于四末,所以四肢厥冷;气血不能上荣于头目,故见晕厥。

气血脱失,不能鼓动及充盈血脉,故脉微细或见芤象。

条目信息
1
本文摘自《名老中医经验集·极力倡导活血化瘀的中医内科学家李明富》。谢春光 李胜涛 整理
2
本条ID:141766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