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养后天治小儿便秘案

李某某,女,1312岁。据其母代述,患儿自出生后至今,大便每六七日或10余日一解,量多,排便困难,经常需服用泻药、或纳入肥皂条,始得排便,西医疑为“巨结肠症”,因患儿太小,不能钡餐灌肠透视确诊。刻诊:患儿发育不良,形体瘦小,面色萎黄,腹部膨隆,苔薄白,舌质淡。指纹沉滞不显。经询问其母得知,患儿七月早产,出生后一直胃口较差,乳食不多。证属脾胃虚弱,气血不足,立即停用泻下药,遂处以益气健脾,佐以养血滋润之剂。

处方:

党参12克、白术6克、茯苓10克、当归10克、熟地10克、肉苁蓉12克、白芍10克、砂仁(打烂、后下)3克、黄芪12克、甘草3克。

连服上方6剂,一周后复诊,其母谓:服药后患儿已能每日自解大便。见其大便已行,惟脾胃之气尚弱,仍用四君子汤为主加味。处方:

党参12克、白术6克、茯苓10克、砂仁(打烂、后下)3克、扁豆10克、怀山药10克、莲米6克、谷芽12克、当归10克、熟地10克、生姜2片、大枣10枚、炙甘草3克。

药服6剂,其母前来告知,患儿乳食转好,大便能保持每日一行,排泄通畅。效不更方,嘱注意饮食,连服药约月余,遂告痊愈。

评析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陈氏指出:人之赖以生者脾胃也,虚损赖以可治者亦脾胃也。故前人谓:“凡察病者,必先察脾胃强弱,治病者必先顾脾胃勇怯,脾胃无损,诸可无虑。”(《不居集》)本案患儿本自先天禀赋不足,降生之后,脾胃气弱,摄取不足,不能化生气血,更不能滋养先天,因此发育不良、瘦弱;气血生化不足,不能推导濡润,则便结难下,故证属虚秘。虚秘,泻下之剂当禁用,患儿久用泻下之品,本就气血不足,更伤之,病非但不愈,反而日渐加重。故调理脾胃,固其后天之本才为正治,脾胃得健而气血自生,气血生化不息,则血能濡润,气能推导,便秘则自除,此即治病求本之谓也。临证时,陈氏首重固护脾胃后天之本,不但慢性病、消耗性疾病首重调理脾胃,“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而且急性病、热性病应用苦寒之品亦中病即止,恐其过剂败伤脾胃。

条目信息
1
本文摘自《名老中医经验集·知常达变能神能明——精于辨证论治的陈治恒》。杨殿兴 整理
2
本条ID:141341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