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心肾不交

“心肾不交”的概念,说起来很简单,而在实际临床应用中往往不够明确。如有人认为,凡是肾阴虚、心火旺引起的疾病,均可用心肾不交来解释;亦有人主张,凡是心悸、不寐、健忘、遗精等病证,均与心肾不交有关;还有人用交通心肾的朱雀丸、交泰丸治疗肾阴不足、心火独亢的疾病。究竟对心肾不交引起的病证临床如何掌握,谈点个人意见。

心肾不交学说,始于《素问·六微旨大论》:“相火之下,水气承之”、“君火之下,阴精承之”。

后世医家多从阴阳两交、水火既济论述。如《景岳全书》载:“阳并于上,阴并于下,阴阳不交”。

《医宗必读》曰:“火性炎上,故宜使之下;水性就下,故宜使之上。水上火下,名之曰交。交则为既济,不交为未既济”。明·周之干在《慎斋遗书》中曾经这样提出:“心肾相交,全凭升降。而心气之降,由于肾气之升;肾气之升,又由心气之降”。以他的观点来看,心肾不交,无疑是由“肾气不升、心气不降”所致。持这种看法的人虽然较少,但这种病证临床并非少见。因此,对心肾不交的认识,不能局限于水火不济,应当意识到阳气的不足。所以在具体辨证中须要注意下列几种情况。

1.火旺引起水亏:本证以舌红苔黄少津、大便干、小便赤、口干心烦、脉数为特征;标证以心悸、失眠、遗精为多见。

2.阴虚引起阳亢:本证以消瘦、乏力、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为特征;标证以心悸怔忡、失眠、健忘为多见。

3.心气不足、肾气不纳:本证以气短、胸闷、神疲乏力、舌质淡、脉象虚数为特征;标证以健忘、耳鸣、心悸、多梦为多见。

4.肾阳不足,蒸化无力所致的肾水不升、心火独亢:本证以畏寒恶热、口干苦、腰膝冷、心烦、便稀、时而失眠、时而嗜睡、舌质淡红为特征;标证以心悸、失眠、健忘较多见。

治疗心肾不交的病证,不同于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一般处理方法,原则是:补心须实肾,补肾须实心;既要泻又要交,既要补又要通。在《慎斋遗书》中曾有这样的记载:“欲补心者须实肾,使肾得升;欲补肾者须宁心,使心得降……乃交心肾之法也。”治疗水亏火旺用黄连阿胶汤,方中胶、芍之壮水实肾,正是为了芩、连之降火宁心,鸡子黄从中起到交通心肾的作用。治疗阴虚阳亢的补心丹,方中当归、丹参的补血宁心,也是为了生地、元参的实肾宁心,朱砂镇心,桔梗载升,远志、五味交通心肾,诸药共奏滋阴镇阳、交通心肾的功效。朱雀丸中人参益气生神,使心之神明下通于肾,沉香纳气生精,使肾之精华上交于心,茯神交通心肾,诸药共组成治疗心气不足、肾气不纳之健忘、耳鸣、心悸、神疲等症的主要方剂。交泰丸中之肉桂温水生津、引火归元,黄连降火宁心,二者一阴一阳,水火相交,故为治疗肾阳不足、心火独亢的主方。

总之,对心肾不交的认识,不能单纯理解为水亏火旺,而水亏火旺也不都是心肾不交。朱雀丸、交泰丸治疗的心肾不交就不是水亏火旺,知柏地黄丸、玉女煎治疗的水亏火旺也不能算是心肾不交。所以,临床必须既见肾水亏、心火旺或心肾阳虚的本证,又有心悸、不寐、健忘、遗精等标证,才能诊断为心肾不交的病证,否则,就不应称为“心肾不交”。

条目信息
1
本文摘自《名老中医经验集·潜心于心血管病研究的周次清》。高洪春 周建国 整理
2
本条ID:141027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