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医学关于“肾病”的概念范围很广,包括几十种疾病,本文所论肾病仅围绕临床较常见的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隐匿性肾小球疾病以及部分继发性肾病进行讨论。
一、病因病机
慢性肾小球疾病临床以水肿、蛋白尿、血尿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与多种中医疾病相关。一般而言,以浮肿为主者,当属“水肿”范畴;若水肿消退或无水肿,而以显微镜下蛋白尿为主,尤其是大量蛋白尿、血浆蛋白低下,而表现面色㿠白、倦怠等虚弱征象者,当从“虚劳”论之;或以尿黄赤呈肉眼及镜下血尿为主,可概称“血尿”;亦有以腰痛为主要症状,又宜从“腰痛”求之;以高血压为主,表现头晕目视模糊等,又属“眩晕”范畴。尽管临床表现不尽相同,但就其疾病演变过程分析,均有其共同的病因病机特点。
1.外邪侵袭是肾病主要诱发因素
在慢性肾小球疾病中,由于外感而发病者众多,大多数患者在病程及治疗过程中常因外感而使疾病反复加重。如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急性发作、隐匿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病等,常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史;肾病综合征治疗中浮肿消失,尿蛋白减少,病情稳定的情况下常因外感而再度发生浮肿及大量蛋白尿;慢性肾炎患者慢性咽炎持续不愈,常使尿蛋白及红细胞长期不消失。
因此张氏认为外邪侵袭是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致病因素,防止外邪侵袭,控制上呼吸道感染是治疗肾病的重要环节。
外邪侵袭多以肺经证候表现为主,诸如发热、咽痛、头痛、咳嗽等,有的则迅速出现面目浮肿或周身浮肿、尿少等肺气不宣水气不行之证;或出现尿血等下焦热结之证;在有些患者仅表现周身不适、尿黄赤、尿蛋白增多或尿中红细胞增多等。临床则应根据病情变化而辨证论治,迅速控制病情消除病因,大多数患者随着外感的控制,浮肿消退,尿蛋白减少,血尿消除,疾病渐趋缓解。
2.脾肾虚衰是慢性肾病的病理基础
慢性肾病虽然临床表现特点不尽相同,但就其疾病演变过程分析,与肺、脾、肾功能失调,三焦气化失司密切相关,尤其脾肾虚损是慢性肾病的病机关键。张氏临床十分重视脾肾在慢性肾病发病中的重要作用。盖脾位中州,主运化,升清阳,若脾失健运,水湿内停,泛滥肌肤而为水肿;脾气虚弱,清阳不升,精微下注,酿成湿浊而成蛋白尿,所谓“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精微,为生化之源,“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为血”,脾虚后天不足,生化之源匮乏,颜面四肢失其充养则见面色萎黄无华,倦怠无力等虚劳征象;蛋白属人体精微物质,大量丢失必损阴精,导致脾之气阴两虚。肾主封藏,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肾者,胃之关,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慢性肾病日久,水液代谢障碍,势必耗伤肾气,肾阳衰微,失于化气行水,则出现小便不利而水肿;肾气亏虚,精关不固,蛋白精微失守而下泄尿中,而精微遗泄日久,更耗肾之阴阳使肾之阴阳愈虚。临证中脾肾虚弱致病者相当多见,乃由脾虚而后天之本不充,日久及肾,肾虚温煦滋养失职必脾气匮乏,因此,二者常相互为患,不能截然分开。肾虚有阴虚阳虚之别,一般来讲,在病之初始,尤其肾病综合征,高度水肿,大量蛋白尿等病情严重阶段,多以肾阳虚为主,病人畏寒肢冷,面㿠无华,乃肾阳不足失于化气行水之职。迨至水肿消退,尿蛋白减少时,有些患者则呈现腰酸肢软、尿黄、舌尖红、脉数等肾阴虚之候,此与大量利尿,或湿郁化热而伤阴有关。另外,隐匿性肾小球疾病、慢性肾炎急性发作等,在肉眼血尿控制之后也多呈现肾阴不足之证。因此肾阴不足常发生于慢性肾病的中后期。总之脾肾虚衰是慢性肾病发生演变过程中的主要内在因素,是慢性肾病的病理基础。
3.水湿、湿热、瘀血是慢性肾病的主要病理产物
张氏认为脾肾虚衰在慢性肾病病机演变中起重要作用,但邪气留滞对该病的影响亦不容忽视。就邪气而言,最主要的有水湿、湿热、瘀血,此三者是慢性肾病的主要病理产物。
水湿内停、泛滥肌肤的外在表现为水肿,有些病人临床虽无水肿症状,却有头晕头重、四肢困重、舌体胖嫩有齿痕,苔滑润等湿浊内蕴之症。水湿内停常有寒化热化之势,寒化则为寒湿,热化则为湿热。临床观察慢性肾病患者以兼夹湿热者更为常见,分析其原因可能在于,一是慢性肾病病程长,湿邪郁久易从热化,而酿成湿热;二是慢性肾病易反复合并上呼吸道感染,其临床表现相当于中医的湿热或热毒为患;三是某些患者久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每有助湿化热之弊。一般而言,水湿内停易于辨识,而湿热内蕴极易忽略,且湿热内蕴对肾病的恢复和发展有极重要影响。由于湿热下注往往使肾病缠绵不易恢复,因此临床应细细辨识,一般尿液颜色较为重要。《素问·至真要大论》谓:“……水液浑浊,皆属于热”,所以尿混浊、黄赤多为湿热所致,苔黄腻、脉滑等亦为湿热之征。尤其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湿热之邪常影响至脾胃。由于湿热中阻,脾胃升降失常,临床常见脘闷腹胀,身重疲乏,恶心食少,口中秽味,甚至呕吐等,可见湿热为患在慢性肾病发生发展中的重要性。
瘀血作为慢性肾病的主要病理产物早已引起广大学者重视。慢性肾病血瘀可能由于本病病程长,“久病入络”,以及湿热内停,血行滞涩而成。瘀血虽为慢性肾病的病理产物,亦是加重水肿、血尿、蛋白尿的主要因素。
4.虚实并见、寒热夹杂是慢性肾病的病机特点
张氏认为,慢性肾病病程日久,病机错综复杂,复因失治误治,每呈虚实并见,寒热错杂之势,因正虚易留邪,邪留易伤正,故虚实寒热交互并见,可谓慢性肾病缠绵难愈的主要原因。在我们观察的病例中,大多数病人在其病程演变过程中,虽有以本虚为主,有以邪实为甚,然本虚标实,虚实并见,寒热错杂是其病机演变的基本特征。这种特征决定了慢性肾病病势缠绵,证候多变,难以速愈。因此,临床要明辨虚实的轻重,寒热之甚微,湿瘀之有无,以进一步确定治疗方法。
二、治法探讨
临床选方用药依据治则治法,而治则治法则根据辨证而确立。慢性肾病病程较长,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证候,再兼病邪的传变,病情的转化,常常比较复杂。但无论病情如何复杂,辨证是关键。张氏治疗慢性肾小球疾病,临床根据其病变机理及病症特点,常以水肿、高血压、蛋白尿、血尿归类证候。治疗常法基本为首消水肿,肿消后治高血压,血压下降或无高血压者,则以治血尿、蛋白尿为主。但因本病病变机理复杂,临床常常表现水肿、蛋白尿、血尿以及高血压等症状伴随出现,因此必须综合病情分析判断,方能切合病机。下面仅对慢性肾小球疾病中水肿、蛋白尿、高血压的常用治法列举15种介绍。
1.宣肺解表,利水清热法
本法针对风寒犯肺,肺气不宣,水气不行之证而设。用于慢性肾炎急性发作而见面目浮肿或周身浮肿,尿少黄赤,咽喉肿痛,恶寒发热头痛,咳嗽气喘,苔薄白,舌尖赤,脉滑或滑数。方用加味越婢汤,药物组成:
麻黄15克、生石膏50克、苍术10克、杏仁10克、甘草7克、生姜15克、红枣3个、西瓜皮50克、红小豆50克、车前子25克(布包)。
肺为水之上源,肺气不宣则水道不利,故用麻黄以宣肺气而解表,杏仁降肺气,苍术燥湿、生姜、红枣温脾除湿,湿气除则脾得健运,西瓜皮、车前子、红小豆利水清热,尤以重用石膏以清肺热,与麻黄合用一宣一清奏宣发肃降之效。肿甚者,麻黄可重用至15~20克,并发咽喉肿痛者可加山豆根、白花蛇舌草、重楼、射干;兼发疖肿、脓疱疮者可选加公英、银花、连翘、苦参、蝉蜕等;血尿可加生侧柏叶、生贯仲、生地榆、白茅根等。
2.宣肺温肾利水法
本法针对肺气失宣及肾阳衰微开合失司之水气内停之证而设。用于慢性肾炎症见周身浮肿或头面部及上半身肿甚,小便不利,畏寒肢冷,周身酸楚,面色苍白,舌润口和、舌苔白滑,脉沉或弱。方用加味麻辛附子桂甘姜枣汤,药物组成:
桂枝15克、甘草10克、附子15克、麻黄10克、细辛5克、生姜15克、益母草50克、川椒目10克。
麻黄入手太阴,与桂枝、生姜、川椒目合用具温阳宣肺之功能,且麻桂皆足太阳膀胱经之药,膀胱气化失司得麻桂则小便通利;附子温肾阳以复其开合之功能,得细辛其效益彰;益母草利水消瘀,与诸药合而用之,奏利水消肿之功尤捷。
此类肾炎水肿,或肾病综合征Ⅰ型,水肿与蛋白尿往往有关联,随着水肿之消退,蛋白尿亦逐渐减轻,甚至消失。可能由于“蛋白质”属于中医“精气”、“精微”一类物质,本方温阳宣肺以调整肺脾肾之功能,随着水液代谢的恢复正常,而藏精摄精之功能亦随之好转直至恢复,此从中医整体辨证论治出发,异于西药单纯利尿之作用。当然,亦有水肿消退后而蛋白尿不消者,尚不能绝对化。
3.清利三焦水热法
本法针对水邪夹热弥漫三焦,水热壅结之证而设。用于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见高度水肿,头面遍身皆肿,腹膨大,小便不利,尿黄浊量少,大便秘,口舌干燥而渴,脉沉滑或沉数有力,舌苔厚腻。方用增味疏凿饮子,药物组成:
槟榔20克、商陆15克、茯苓皮15克、腹皮15克、川椒目15克、红小豆50克、秦艽15克、羌活10克、木通15克、姜皮15克、车前子15克(布包)、萹蓄20克、海藻30克、二丑各20克(砸碎)。
《素问·灵兰秘典论》曰:“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灵枢·营卫生会篇》曰:“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如雾”是形容上焦作用,升化蒸腾水谷精气,象天空雾露之弥漫,散布全身,温养肌肤;“如沤”,沤是长久浸渍的意思,形容水谷腐熟泡沫浮游的情况;“如渎”,渎是沟渠、水道,指下焦的作用,决渎疏通,犹如沟渠使水浊不断下流。《难经》曰:“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始终也。”可见三焦功能通调则水液分布代谢正常,反之,或外感受邪,或内伤饮食,或喜怒气滞,则三焦郁滞,水湿不得分布,壅滞而为水肿,郁而化热,则湿热壅结,治疗宜上下表里分消。羌活、秦艽疏风解表,风以胜湿,使湿从汗解;商陆、椒目、槟榔消胀满,散结行水于里;赤小豆利水解毒;腹皮、茯苓皮、姜皮辛散淡渗行水于表;泽泻、木通、萹蓄、车前子泻热利水;海藻、二丑软坚逐水饮,以治大腹水肿。诸药合用,上下、内外分消,则水邪无滞留之余地。
4.清热利湿和中法
本法针对脾湿胃热、湿热互结于中焦,健运失职之病机而设。用于慢性肾炎见顽固性浮肿,腹胀满,呕恶不食,口苦口干,小便短赤,舌苔黄腻或白腻而干,舌质红,脉滑。方用中满分消饮化裁。药物组成:
川朴15克、枳实15克、黄连10克、黄芩15克、半夏15克、陈皮15克、知母15克、泽泻15克、茯苓10克、砂仁10克、干姜10克、姜黄5克、人参10克、白术15克、猪苓15克、甘草10克。
本方用人参、白术、茯苓健脾以除湿,干姜、砂仁温脾阳以燥湿,四苓以淡渗利湿,二陈化痰湿,湿浊除脾阳健而清阳升;用黄连、黄芩苦寒清胃热除痞满,知母滋阴,协同芩连清热,热清则浊阴降,清升浊降则胀满自除;脾胃不和则肝气得以乘之,又用枳实、厚朴、姜黄以平肝解郁、行气散满。方从四君、四苓、二陈、泻心等组成,看似药味复杂,实则配伍严谨。慢性肾炎临床多有脾胃不和证,如湿热中阻证候,服用此方后胃脘症状多明显好转,尿量亦随之增多,尿蛋白及管型亦随之减少或消失。
5.温中散寒除湿法
本法针对寒湿凝聚中焦,运化失职,水湿潴留之证而设。用于慢性肾炎见周身浮肿,脘腹膨隆胀满,面苍形寒,四肢厥冷,尿短少,呕恶纳少,舌淡嫩苔白滑,脉沉缓或沉迟。方用中满分消汤加减。药物组成:
厚朴15克、炙川乌10克、吴萸10克、当归15克、麻黄75克、半夏15克、升麻5克、木香75克、干姜10克、草果仁10克、党参20克、黄芪30克、茯苓15克、泽泻15克。
方中川乌、干姜、吴萸、草果仁辛温开降以温脾除寒湿,党参、黄芪益中气补脾胃,茯苓、泽泻淡渗利湿,厚朴、木香开郁理气,升麻、柴胡升阳,麻黄辛温宣通。温散寒湿、淡渗利湿、益气健脾、开郁理气,合用一方,消中有补,降中有升,相反相成,以达上下分消之目的,对寒湿困脾,水湿潴留之水肿腹胀满等证效果尤佳。
6.清利湿热,散结逐饮法
本法适用于湿热壅滞于下焦,气化失常,水湿泛滥之证。症见腰以下及膝胫足踝肿甚,阴囊肿大,小便不利,尿色黄赤,舌苔白腻或黄腻,脉沉滑有力。方用加味牡蛎泽泻饮,药物组成:
牡蛎20克、泽泻20克、葶苈子15克、商陆15克、海藻30克、花粉15克、常山15克、车前子15克、五加皮15克。
方中牡蛎、海藻软坚散结,清利湿热;常山、葶苈子、商陆逐水软化痰浊;尤以瓜蒌根配牡蛎、泽泻,既可养阴清热散结,又能利水逐饮,更能益胃生津,能防止商陆、常山攻逐过甚而伤阴液,又能协助牡蛎软化水结,以奏利尿消肿之功。
7.温肾健脾清肺利水法
本法针对肺热、肾寒、脾虚之上热下寒病机而设。症见周身浮肿、尿少、腰酸腰痛、口干渴、咽痛、畏寒肢冷、四肢困重、大便不实、舌红苔白、脉沉或滑。方用花粉瞿麦汤,药物组成:
天花粉20克、瞿麦20克、附子15克、泽泻20克、山药20克、茯苓15克、麦冬20克、知母15克、黄芪30克、桂枝15克、甘草10克。
方中瓜蒌根(天花粉)清肺热生津,山药、茯苓健脾利湿,瞿麦通淋使水湿下行,附子温肾阳以助气化,对慢性肾炎属上热下寒者,有较好的疗效。
8.健脾行气利水法
本法适用于脾虚不运,气滞水蓄之腹水证。临床表现腹胀腹满、周身浮肿、小便不利、神疲面苍、食少纳呆、腰痛乏力、大便溏泄、舌质淡,苔白滑或滑腻、脉沉缓或沉弱。方用茯苓利水汤,药物组成:
茯苓30克、猪苓20克、木瓜10克、槟榔20克、泽泻20克、白术20克、紫苏15克、陈皮15克、木香10克、党参20克、海藻30克、麦冬15克。
方中茯苓、猪苓,泽泻利水,槟榔、木香、海藻、紫苏理气,水与气同出一源,气顺则水行,气滞则水停。本方在用党参、白术、茯苓益气健脾扶助脾胃的基础上,用理气利水之剂,消补合用,故奏效甚佳。如兼肾阳虚,畏寒肢冷便溏,可于方中加入附子、肉桂以扶助肾阳。
9.化瘀利水法
本法针对慢性肾病水停日久、瘀血阻滞,或病久入络、瘀血内阻、气化不利、水湿内停之病机而设。症见浮肿屡治不消,面色晦暗,腰痛如刺或痛处固定,舌质紫暗或瘀点瘀斑,脉细涩。
方用坤芍利水汤,药物组成:
益母草50克、赤芍20克、茯苓20克、泽泻15克、桃仁15克、红花15克、白花蛇舌草50克、萹蓄20克、瞿麦20克、甘草10克。
方中益母草活血祛瘀、利水消肿,配合赤芍、桃仁、红花助活血祛瘀之力,配合茯苓、泽泻、萹蓄、瞿麦加强利水之功,诸药合用,对慢性肾炎水肿日久不消,伴有血瘀见症者,效果尤为明显。
10.益气养阴,清利湿热法
此法用于气阴两虚,湿热留恋所致持续尿蛋白、血浆蛋白低,周身乏力,少气懒言,口干舌燥,食少纳呆、手足心热、无浮肿或微有浮肿,舌淡红或舌尖赤,苔薄白或苔白微腻,脉细数或滑。方用清心莲子饮加减,药物组成:
黄芪30克、党参20克、石莲子15克、地骨皮15克、柴胡15克、黄芩15克、茯苓15克、麦冬15克、车前子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益母草30克、甘草10克。
清心莲子饮为清补兼施之剂,原方主治淋浊崩带。蛋白尿从中医角度属水谷之精微下注,根据此道理用本方治疗肾病蛋白尿、补气与清利湿热兼施,有较好的疗效。方中党参、黄芪、甘草补气健脾,助气化以治气虚不摄之蛋白尿,但气虚夹热故用地骨皮退肝肾之虚热,黄芩、麦冬、石莲子清心肺之热,茯苓、车前子利湿,益母草活血利湿,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合之具有益气固摄,清热利湿解毒之功,有补中寓清之妙。
11.补气健脾胃,升阳除湿法
本法适用于慢性肾炎水肿消退后,脾胃虚弱、清阳不升、湿邪留恋之证。症见体重倦怠,面色萎黄,饮食无味,口苦而干,肠鸣便溏,尿少,大量蛋白尿,血浆蛋白低,舌质淡,苔薄黄,脉弱。
方用升阳益胃汤加减,药物组成:
黄芪30克、党参20克、白术15克、黄连10克、半夏15克、陈皮15克、茯苓15克、泽泻15克、防风10克、羌活10克、独活10克、柴胡15克、白芍15克、生姜15克、红枣3个、甘草10克。
该方党参、黄芪、白术、茯苓与防风、羌活、独活、柴胡合用,补中有散、发中有收,具有补气健脾胃,升阳除湿之效。国内有关单位报道,用祛风药治疗肾炎蛋白尿有效。张氏经验体会,用药必须与补脾胃药合用方效,取其风能胜湿升清阳,以利脾之运化,脾运健则湿邪除而精微固,于是蛋白尿遂得消除。
12.补肾摄精法
本法针对肾气不足,固摄失司,精微外泄之病机而设。症见腰酸乏力,头晕耳鸣,遗精滑泄,蛋白尿等,舌体胖,舌质淡红,脉沉或无力,方用八味肾气丸加味,药物组成:
熟地20克、山萸15克、山药20克、茯苓20克、泽泻15克、丹皮15克、肉桂7克、附子7克、菟丝子20克、枸杞20克、桑螵蛸15克、金樱子20克。
方中熟地、山萸补益肾阴而摄精气,山药、茯苓健脾渗湿,桂附补命门真火而引火归原,再加桑螵蛸、金樱子以固摄精气。肾中真阴真阳皆得补益,阳蒸阴化,肾气充盈,精微得固,而诸症自消。若伴有脾虚,可于方中加党参、黄芪、莲子等;若以肾阴虚表现为主,症见口干咽燥,手足心热、尿色黄赤、脉细数等,于前方减附子、肉桂,加知母20克、黄柏20克、女贞子15克、旱莲草20克。
13.清热利湿解毒法
本法针对湿热毒邪蕴结下焦,精微外泄之病机而设。用于慢性肾炎日久,水肿消退或无水肿,尿蛋白仍多,腰痛,尿黄赤或尿混浊,口干咽痛、口苦,舌质红,苔白腻,脉滑数。方用利湿解毒饮,药物组成:
土茯苓25克、萆薢20克、白花蛇舌草30克、萹蓄20克、竹叶15克、山药20克、苡仁20克、滑石20克、通草10克、茅根25克、益母草30克、金樱子15克。
慢性肾炎日久多夹湿热,湿热不除则蛋白尿不易消除。在应用清利湿热药物时,要注意防止苦寒伤脾。本方除黄柏外,皆淡渗利湿之品,务使清热不碍脾,利湿不伤阴,以轻灵淡渗取效。金樱子为固涩之品,在清热利湿药中加入一味固涩之品有通中寓塞之义。如病久气虚者亦可于方中加入黄芪30克、党参20克,扶正与祛邪同时并举;咽痛者可加山豆根20克、重楼30克、玄参15克、麦冬15克。
临床观察,有些患者蛋白尿长期不消,用健脾补肾法难以取效,而由于反复感染,临证中出现一派湿热证候,用此方后蛋白尿往往可以消失。但是辨别湿热证,应从热与湿之比重分析,此方对湿重于热者较佳,如热重于湿,可与八正散加味治疗。总之,慢性肾炎多因脾肺肾功能失调,水液代谢障碍,湿浊内留,郁而化热,故许多学者认为湿热贯穿于慢性肾炎病程的始终是有一定道理的。
14.健脾益肾,清利湿热法
本法针对慢性肾炎日久,脾肾虚夹有湿热之病机而设。症见小便混浊,轻度浮肿,尿蛋白不消失,腰酸膝软,倦怠乏力,舌苔白腻,脉象沉缓。方用山药固下汤,药物组成:
生山药30克、芡实15克、莲子15克、黄柏15克、车前子15克、山萸15克、萆薢20克、菟丝子15克、坤草20克、甘草10克。
本方用山药、芡实、莲子健脾固摄,山萸、菟丝子补肾固精,黄柏、车前子、萆薢、坤草清利湿热,补中有清,通补兼施,对慢性肾炎属脾肾两虚夹湿热者为适宜。
15.滋阴补肾,平肝潜阳法
本法针对肝肾阴虚、肝阳上亢病机而设。症见眩晕、头目胀痛、视物模糊、腰膝酸软、心烦少寐,舌红苔薄黄或薄白干,脉弦细或弦数。方用育阴潜阳汤,药物组成:
代赭石30克、怀牛膝20克、生龙骨20克、生牡蛎20克、石决明20克、钩藤15克、生地20克、白芍20克、枸杞子15克、菊花15克、玄参20克、甘草10克。
方中代赭石重镇降逆,用怀牛膝引血下行,使虚阳归于下元;再配龙骨、牡蛎、石决明、钩藤、菊花清肝热、平肝潜阳;白芍、枸杞子、生地、玄参滋阴以制阳。诸药配伍,用于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以高血压表现为主者。若见伴有肌肤甲错、腰痛如刺、舌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者,为兼夹瘀血阻络之证,宜加桃仁、红花、赤芍、丹参等活血化瘀之品。
以上列举了慢性肾小球疾病水肿、蛋白尿以及高血压的15种治法,但在临床上对本病的治法还有很多,为了成文方便,对各种治法进行了分述,而临证中常有几种证候同时并见,须要根据病情确定治法。
总之,慢性肾小球疾病病程长,病根沉痼,临床表现差别很大,其症状涉及面广,病机错综复杂,证候变化多端,且大多屡经中西药治疗,每呈虚实并见,寒热错杂之势。因此,在治疗上不可固守一方一药,只有辨证入微,论治得法,制方严谨,用药精当才是提高疗效的最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