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温病一脉相承

伤寒学派与温病学派之争,已经历明清以来数百年的历史过程,至今也还没有取得完全一致的认识。袁氏认为这种学术上的不同论争,可以促进医学的发展,完全是必要的有益的。但是,如果认为二者是不相联系的,绝对地把它们割裂开来,甚至互相攻讦,水火不容,是不必要的,有害的,甚至是错误的,因为这样割断了祖国医学发展的历史。伤寒与温病的名称和理论都来源于《内经》及古代医籍,如《素问·热论》说:“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难经·五十八难》说:“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故从古以来伤寒二字就有广狭二义。广义的是指一切外感发热的疾病,当然包括温病在内。狭义就是指伤寒有五中的伤寒,即伤寒论第三条“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的伤寒。古人认为伤寒是会流行的。《千金方》引《小品》说:“伤寒,雅士之称;云天行、瘟疫,是田舍间号耳”。《肘后方》说:“贵胜雅言总呼伤寒,世俗因号为时行。”《外台秘要》许仁则论天行病说:“此病方家呼为伤寒,而所以为外感之总称者。”这就非常明显,晋唐以前,追溯到春秋战国,所称的“伤寒”同所称的“天行”、“时行”、“外感”的含义相同。所谓“天行”“时行”“外感”相当于现代所称的传染病。张仲景的宗族在10年内死亡2/3,伤寒十居其七,足见仲景所指的伤寒,是热病之类,也是属于传染性疾病是没有什么疑义的。至于《内经》谈到温病的地方就更多,其较为显著者如《生气通天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金匮真言论》:“……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热论篇》:“夫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论疾诊尺篇》:“尺肤热甚,脉甚躁者病温也。”《伤寒论》第六条:“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为风温。”《难经·五十八难》伤寒有五中的“湿温、热病、温病”更无疑义。概括起来就是《伤寒论》和温病学说都是对多种外感热病进行辨证论治的专书,不过时间有先后,叙述各有重点,辨证纲领和治法有区别,发展有不同而已,就温病名著《温病条辨》、《温热经纬》来看,是继承了《伤寒论》的六经辨证论治理论和经验,加以补充和发展的,并不割断历史看问题。如《叶香岩外感温热篇》一开始就说:“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又说:“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病则热最速”,“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在辨证论治方面更继承《伤寒论》的理法而加以发展,如“再论气病有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茯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就是明显的例子。吴鞠通的《温病条辨》和王孟英的《温热经纬》开始就列出《内经》、《伤寒论》有关温病的条文。吴鞠通在《温病条辨》的凡例中的第二条就说:“是书虽为温病而设,实可羽翼伤寒。若真能识得伤寒,断不致疑麻桂之法不可用;若真能识得温病,断不致以辛温伤寒之法治温病,伤寒自以仲景为祖,参考诸家注述可也。温病当于是书中之辨似处究心焉。”并不否认温病学是在《伤寒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二书中引用《伤寒论》的理论、治法、方药亦属不少并有很大的发展,补充了《伤寒论》中关于温病辨证论治之不足,这是符合发展规律的。又如清吴坤安的《伤寒指掌》则根据《证治准绳》以伤寒病之正证、类证、古法、今法结合辨证论治。清俞根初所著《通俗伤寒论》亦认为“伤寒,外感百病之总名也”,“以六经钤百病,为确定之总诀;以三焦赅疫证,为变通之捷诀。”以六经辨证把伤寒和温病结合起来进行辨证论治,二者都应用六经辨证来对温病进行辨证论治。至于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均与八纲辨证和脏腑辨证相联系,其治法更有许多共同之处。如六经辨证太阳属表,运用汗法,太阳中风用桂枝汤以解肌祛风。太阳伤寒麻黄汤以开腠发汗。卫气营血辨证所称的在卫汗之可也。三焦辨证的上焦肺卫,均属表证,用辛凉解表的银翘散。又如阳明经证用清法,“到气才可清气”的气分证亦用清法,中焦分证用清凉透泄,也是清法,其代表方剂多为白虎汤一类方药。温证论所说的苦寒直清里热的黄芩汤,即来自《伤寒论》。温病滋阴救液的一甲、二甲、三甲复脉汤,即是《伤寒论》炙甘草汤去参、姜、桂、枣加白芍演化而成。治湿温之中焦证,亦多仿《伤寒论》中的泻心汤诸方进行加减。化斑汤源于白虎汤;新加承气汤、宣白承气汤、导赤承气汤、牛黄承气汤、增液承气汤等五个承气汤源于《伤寒论》中大、小、调胃等三个承气汤。这就说明,从辨证论治的观点去认识伤寒与温病,用继承与发扬的观点去分析二者的联系,回顾从伤寒到温病的发展过程,就不难看出伤寒与温病不是互相对立的,而是一脉相承的关系。温病学说是在《伤寒论》的基础上,通过1000多年的酝酿和争论,逐步形成的,温病学说继承了《伤寒论》的理论和医疗经验,补充了《伤寒论》的不足,对外感热病的辨证论治更趋于丰富和完善。

条目信息
1
本文摘自《名老中医经验集·伤寒学家袁家玑临证旨要》。袁金声 袁端红 整理
2
本条ID:140726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