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赵某某,女,46岁,初诊:1987年10月3日。患者驱车由人背扶来诊,自诉双下肢无力颤抖,不能行走已半年,平素急躁,遇事多思善怒,一年前因工作不利,致心情郁闷不安,口干而苦,呃逆频频,呃声响亮,尿意频数,渐感双下肢发抖,逐步加重,不能自控,半年前终至不能站立行走,饮食偏少,腹痛气胀,大便不爽,进油肉食品,易于腹泻,一日二、三次,似排之不尽。
精神紧张,无明显消瘦,扶之站立则双下肢颤抖剧烈,肌肉松弛。经西医多种检查,均示正常。
苔薄白,舌红润,脉细弦。拟疏肝和胃,调畅气机之法,以四逆散加味进治。
柴胡10克、生白芍15克、打枳实10克、佛手9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广木香9克、青陈皮各10克、山药10克、山栀炭7克、枣仁15克、丹参15克、炙甘草10克。6剂。
10月12日二诊药后呃逆减少,腹痛腹胀大为减轻,余症均有好转,但身楚,痛处不定,腿足不利,颤抖似有所减,心情急躁时,腿颤如前。月经不调,脉弦细,续以疏郁和气血为治。
上方去青陈皮、山栀炭、枣仁,加制香附10克、牛膝15克、桑枝20克、太子参15克,6剂。
10月28日三诊前方服12剂后,感两腿较前有力,可站立扶墙行走,双下肢颤抖减轻,饮食睡眠好转,有时耳鸣,头内翁翁作响,头痛,双眼有时充血,眼胀不适,舌平,脉弦细滑。拟柔肝疏郁,佐以凉肝熄风,潜镇之法。
柴胡10克、生白芍15克、打枳实10克、太子参15克、钩藤10克、丹皮10克、菊花10克、白蒺藜10克、牛膝15克、佛手10克、桑枝21克、牡蛎30克(打,先煎)、丹参18克、炙草6克。
6剂。
1987年11月5日四诊。药后诸症继续好转,逐渐已能自己行走,双腿有力,已不颤抖,惟在情志激愤时颤抖发硬,但程度较前大为减轻,腿脚不利仍有发生,肝郁诸症大为好转,有时呃逆,消化欠佳,食油腻食品,间或有腹泻。上方续调,再进6剂。
此后,总以四逆散或逍遥散据证略为加减,历时半年而愈,患者能操持家务与工作。但情绪波动时,呃逆、眼红、尿频、腿颤尚有发生,嘱其遇事泰然,情志舒畅,以免郁而百病由生。
评析痿躄一证,指肢体筋脉弛缓,手足痿软无力,不能行动而言,危害极大。其致病原因大抵可因外感邪气所致,或是风寒,或是湿热之邪,侵犯筋脉、肌肉,致弛缓无力;亦或是外感温热邪毒,侵犯筋脉肌肉,亦可致痿;温病耗伤肺胃之阴,致不能输布津液,濡养筋脉而发病。
因内伤所致者,多见于久病体虚,肝肾亏虚,精血不足,肌肉、筋脉失于濡养而致。多以清热生津,养肺益胃,或滋养肝肾,或清热化湿为治。而本例,袁氏认为乃因郁证所致。盖郁证表现复杂,此虽下肢颤抖,痿软无力,但综观全证及发病过程,而是情思不畅,肝气郁结所致,郁怒伤肝,诸症亦起,正如《鱼孚溪医论选》引沈明生曰:“凡木郁之病,风之属也。其脏应肝胆,其经在胁肋,其主在筋爪,其伤在脾胃,在血分,其性喜调畅,故在表者当疏其经,在里者当疏其脏,但使气得通行”,又曰:“血郁者,四肢无力”。肝藏血、主筋,故肝气郁结,则血于郁滞,气血郁滞,则筋脉失荣,故见下肢颤抖,痿软不用,久郁不解,则肝胃气血不调之证,腹痛腹胀,呃逆食少,腹泻乏力,脉弦而细,诸症迭起,故先以四逆散疏肝理气,畅达木郁,继之进退于逍遥散,疏肝健脾,调气养血,佐以通行血脉之品,痿躄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