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临证,素以配方严谨,穴少精当,运巧制宜著称。不主张用大方多穴。他说:只要治疗方向对头,穴位虽少,病情总有起色,“少则得,多则失”,况且针灸治病是“以巧拨千斤”。因此,一穴能治者不宜二穴,两穴能治者不宜三穴,每次最多不过五、六穴。他十分赞同明代李梃“百病一针为率,多则四针,满身针者可恶”的观点。
在选穴组方方面,杨氏一般按“本经有病本经求”、“病随经所在,穴随经而取”、“主辅佐使”的原则来确定。即病在何经选取与病相应的适当腧穴,按主穴、辅穴、佐使穴组合成方。主穴乃针对主证起主治作用而设,输穴是指辅助主穴加强疗效而选,佐使穴是治疗兼证而用。如阳明热盛下牙痛,宜清泻阳明热邪,选合谷为主穴,颊车为辅穴,若兼有头痛加头维为佐使,以此相配。穴位虽少,但力专效宏,恰中病机,疾病可愈。若目的不明,乱施针艾,“头痛针头,足痛针足”,则病难瘥矣。
擅用特定穴是杨氏选穴配方的一大特点。如治疗急性热病或肢端麻木症,常选各经井穴刺血,具泻热、通络之效;胃肠病则多用下合穴、俞募穴,俾气机通利,升降有司;久病则每用原穴主补益脏腑元真之气。值得提及的是,杨氏临证,尤喜用交经八穴和天星十二穴。常以足三里、内庭、曲池、合谷、委中、承山、太冲、昆仑、环跳、阴陵泉、通里、列缺、内关、公孙、外关、后溪、申脉、照海、临泣等穴,互相配伍应用,遍治临床各科疾病。杨氏尝谓:以上十九穴,是针灸临床常用的重要腧穴。其中天星十二穴,分布于人体七条大经之上,能通十二经脉,可理脏腑虚实,即所谓“三百六十穴,不出十二诀”。而交经八穴,是属正经而通奇经,能调阴阳、和气血、平脏腑、理寒热,穴力宏深,经历代医家长期实践检验,证明其疗效确实,大有推广应用之必要。
喜用担截配穴法,是杨氏组方配穴的又一大特点。“担截”一词,首见于金代著名针灸家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治杂病歌》中“合担用法担,合截用法截”,其中“担截”二字颇令后之学者费解。杨氏认为:担截法不是指的补泻手法,而是一种上下单双配穴法,寓穴数奇偶的变化于配穴之中。正如杨继洲在《拦江赋》中所说:“担截之中数几何?有担有截起沉疴”。杨氏认为临床应用约有三种法则,即马丹阳天星十二穴配穴法、交经八穴配穴法和本经配穴法。也就是说取肢体两侧的同名穴称为担刺法,一侧穴称为截刺法,取上肢者称为上担上截,取下肢者称为下担下截。亦可在经脉两端取穴为担刺法,中间取穴为截刺法。一般而言,病在脐上者,用上担下截法;病在脐下者,用下担上截法。现将杨氏常用的几种担截配穴法举例如下。
1.牙痛取双侧合谷为担刺法,取一侧合谷为截刺法;胃脘痛取双侧足三里为担刺法,取一侧足三里为截刺法。
2.心胸胃病取上肢双侧内关,配下肢一侧公孙;小儿急惊风取上肢双侧合谷,配下肢一侧太冲,此为上担下截配穴法。
3.失眠症取上肢一侧神门,配下肢双侧三阴交;胸胁痛取上肢一侧支沟,配下肢双侧阳陵泉,此为上截下担配穴法。
4.上下担截配穴法,即上下取穴为担,中间取穴为截。如取百会、涌泉为担,中间取中脘一穴为截;又如脐周疼痛取承浆、气海为担,取神阙一穴为截;气喘取天突、气海为担,取膻中一穴为截。
5.经脉两端取穴为担刺法,中间取穴为截刺法。如上肢病取肩髃、合谷两穴为担,取曲池一穴为截;下肢病取环跳、丘墟两穴为担,取阳陵泉一穴为截;唇疔取商阳、迎香两穴为担,取曲池一穴为截;偏头痛取瞳子髎、足窍阴两穴为担,取风池一穴为截;腰脊痛取人中,长强两穴为担,取命门一穴为截。其余各经各穴均以此类推。
此外,杨氏还十分重视在同名的两条经脉上各取一穴,组成“穴对”以应用于临床。所谓“同名经”,即手足太阴、手足厥阴、手足少阴、手足阳明、手足少阳、手足太阳等十二条经脉,这六对同名经在人体头面躯干上部交接联系,构成经络系统上下联系的一种途径。同名经配穴法乃根据同名经同气相求的关系。如治高血压、眩晕等症,常取两厥阴经的内关、太冲;肩背痛取两太阳经的后溪、委中;胸胁痛取两少阳经的支沟、阳陵泉;咽喉痛、牙齿痛取两阳明经的合谷、内庭;腹痛取两阳明经的足三里、曲池;癫狂病取两太阴经的少商、隐白;心肾不交的失眠取两少阴经的神门、太溪等。这些穴对,精巧玲珑,圆机活法,力专效宏,既有精深的理论基础,又有重要的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