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治学,主张追本溯源,以《内经》、《难经》、《针灸甲乙经》为基础,但同时又必须结合临床广览各家著述,撷采众长,这样才能增进学识,提高医术。他特别推崇明代医家杨继洲“不溯其源,则无以得古人立法之意;不穷其流,则何以知后世变法之弊”的观点,在数十年的医疗实践中,潜心研究中医经典以及列朝名家论著,心得体会颇深。如关于经络的走向与经气流注,历代医家对此认识不一,《灵枢·逆顺肥瘦》篇云:“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十二经脉起于肺而终于肝,如环无端,周而复始。而在《灵枢·九针十二原》和《本输》篇中,都认为十二经之五输穴脉气均发于四肢末端井穴,入于合穴,且均为向心性流注。《灵枢·九针十二原》篇记载:“经脉十二,络脉十五,凡十七气以上下,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输也。”这种论点表面上似乎是矛盾的流注,引起了人们的困惑。杨氏对此反复研读了《内经》有关篇章,并参考《黄帝内经太素》和《类经》,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认为五输穴脉气流注方向,是各条经脉本身脉气流注到四肢末端时的曲折回还。犹如海浪击岸,而汹涌之波澜出现逆行的缘故。十二经脉流注运行言其常,五输脉气流注言其异,二者之间的关系,经杨氏诠释,已甚明了。
关于胃经循行于胸腹,杨氏亦有他自己的看法。一般而言,背为阳而腹为阴,胃经为阳经,按经脉循行分布规律当循行于背,为何又循行于胸腹?杨氏认为这与胃的功能特点和阴阳划分的相对性有一定关系。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纳腐熟水谷,又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故又有“五脏六腑之海”之称。胃在五行中属戊土,土为万物之母,具坤德,位居中央而灌溉四旁,寓有阴性坤母之义。因此,胃虽为阳土,但秉阴性,为阳中有阴之腑。况且,人体阴阳的划分是相对的,背为阳,胸前也属阳;腹为阴,腰脊也属阴。足阳明在三阳中阳气最盛,所谓“两阳合于前,故曰阳明”,故行身之前以应南;足太阳次之,故行身之后以应北;足少阳再其次,故行身之两侧。另一方面,阳经与阴经表里相合,在分布上互相接近,足阳明与足太阴经一在前,一在其旁,即表明这种关系;足少阳与足厥阴也是如此,所不同者却是足太阳与少阴,实则足少阴“贯脊属肾”也表明了其间的表里关系。所以基本上符合阳明、太阴在前,太阳、少阴在后,少阳、厥阴在侧的分布规律。
关于中冲穴的定位,历代针灸著作有不同记载,如《针灸甲乙经》记载“在手中指之端,去甲如韭叶陷者中”。《针灸大全》又说:“在手中指内廉之端,去甲如韭叶。”据此,后世医家有定为手中指之端,去爪甲如韭叶者;有定为手中指内廉之端,去爪甲如韭叶者。杨氏认为:“端”当是末端,而非尖端;“内廉”即手指桡侧(因为手掌的定位,中医学用自然俯掌定位法,以桡侧为内侧,尺侧为外侧)。所以杨氏主张中冲穴的位置定在手中指桡侧,去指甲根一分处。又如“赤白肉际”一词,在针灸书中常常见到,历代医家对此解释不一。杨氏认为:“赤白肉际”,当指手足的掌侧与背侧肤色明显差别的分界处。手足内外侧的皮肤有赤白之分,掌侧为阴面,皮色较白,称白肉际;背侧为阳面,皮色较深,称为赤肉际,二者交界之处,称为赤白肉际。这些注解虽不能说一定是古人的原意,但其勤求古训,探幽摘邃,一字一句,必求其是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
关于十二经气血多少,《内经》各篇表述颇有出入,历代医家认识亦不一致。杨氏经过对历代有关文献的反复研讨,认为十二经气血多少,并非指气血的流量和容量,而是前人根据阴阳互根、阴阳消长,表里相配、气血平衡的观点提出来的。如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属表的阳经多血少气,而属里的阴经则多气少血;少阳与厥阴为表里,属表的阳经多气少血,而属里的阴经则多血少气;阳明与太阴互为表里,而太阴与太阳的阴阳两经相比较,太阳是多血少气,太阴则是多气少血;两阳相合为阳明,阳明属中土,中土为气血生化之源,阳明又主肉,肉者多血,故称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基于此,在临床上,若是多气多血之经病,则既可泻气又可泻血;若是多血少气之经病,则只可泻血不可泻气;若是多气少血之经病,则只可泻气不可泻血。这一真知灼见,对于正确认识十二经气血常数,指导临床运用,是大有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