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用补重在胃肾

温病邪热伤阴,正气受损,所以治疗温病常用补法。一般来说,温病正虚以阴伤为主,阴液的耗伤是一个常见而重要的病理变化。但对某些人及某些温病来说,也有阳气虚衰的病理变化。孟氏认为温病的正气受伤,不论是阴液耗伤还是阳气虚衰都是以胃和肾为两大纲,抓住了这两个纲,就可以做到辨证明、用药准。

一、胃肾阴伤有别

温病的阴伤有其自身的规律,这就是叶天士所说的:“热邪不燥胃津必耗肾液”。孟氏在此基础上进而论述了胃阴伤与肾阴伤在病理上的关系、胃阴伤与肾阴伤的诊断与治疗。

1.发生原因有别孟氏指出

温热病在卫气分阶段,多以胃阴伤为主,邪热深入营血,就可以进一步耗灼肾阴。这一病理变化是病情由轻到重的发展,也是中医学中所说的“穷必及肾”在温病上的表现。

在卫气分阶段阴伤的程度相对较轻浅,而在营血分阶段的阴伤除了胃阴外,还有肾阴的耗伤,相比之下其阴伤的程度就要重一些。孟氏还结合具体的疾病提出:如热邪仅犯于卫气分,没有明显的营血分证表现者,其阴伤多为胃阴耗伤;如热邪深入营血后,则容易出现肾阴耗伤。究其原因,温邪一般首先犯肺或脾胃,表现在气分的病证多为肺胃热盛,所以易伤肺胃之阴。而当邪热深入营血分证后,必然会耗灼营血,严重的营血耗伤就会使肾阴受伤,从而表现为肾阴伤。这就揭示了热性病中阴伤的规律及阴伤与卫气营血病变之间的内在联系。

2.临床表现各异

温热病胃阴伤与肾阴伤的临床表现在叶天士《温热论》中已有较具体的描述。孟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归纳,使两者的诊断更为明确。从两者发生的时间来看:胃阴伤者,多发生在温病的极期,即邪热,特别是无形邪热或有形热结盛极之时,而在肺胃邪热渐退时往往可以表现出胃阴耗伤;而肾阴伤者,多发生在温病气分证深入营血分阶段,多为胃阴伤的继续发展,病情加重之时。到温病后期,在历经了营血分证之后,肾阴伤的表现更可典型。从两者的临床表现来看:胃阴伤者,舌质多光红少津,但舌体未见枯萎,并可见口干渴、齿光燥如石而有光泽;肾阴伤者多见五心烦热,舌质光红无苔而色晦暗不泽,或有舌体枯萎,并可见齿色如枯骨而无光泽,或有齿龈流血而无肿痛,或见肢体拘急、震颤。

肾阴耗伤往往是胃阴耗伤的进一步发展,所以在肾阴耗伤时,多伴有胃阴耗伤之证。只是不太明显或被掩盖。

3.治疗方法不同

治疗温病阴伤主要分为补胃阴(包括补肺胃之阴与补肠胃之阴)与补肾阴(包括补肝肾之阴)两大法。由于胃阴伤在肺胃热盛之时即有发生,所以在治疗时,就应在清泄肺胃邪热的同时配合滋养胃阴之品,常用的如沙参、麦冬、玉竹、石斛等。如发生于温病的后期,邪热已退,则用沙参麦冬汤之类。而对温病在营血分证阶段所发生的阴伤,往往是肾阴伤的前奏,应配合养阴生津的甘寒之品。温病后期,邪热已退而肾阴伤,则需主以滋补肾阴,以加减复脉汤为主,如见阴虚风动,则当加入三甲之类。

二、滋补胃肾知异同

孟氏指出,在温病过程中,虽然胃阴伤与肾阴伤是温病阴伤的两大纲,但两者之间又有着密切的联系,即既要知两者之异,也要知两者之同。这对于指导治疗温病的阴伤同样有重要的意义。

1.胃肾之阴相关

首先,胃肾之阴在生理上有密切的关系。肾阴属先天,胃阴属后天,先天为后天之本,后天则养先天。从层次上来说,在人体阴液中肾阴要更深一些,所以又称为肾精,但肾阴必须要有胃阴的不断滋养和补充。在温病过程中,胃阴耗伤过甚,就能进一步耗伤肾阴。正如吴鞠通所说:“温邪久羁中焦,阳明阳土,未有不克少阴癸水者。”在温病中如见肾阴耗伤,其胃阴一般也已大伤,但胃阴伤者,不一定也有肾阴伤。

2.补肾必先滋胃

治胃阴伤与肾阴伤与肾阴虚虽有甘寒与咸寒之别,但在具体应用上两者是密切相关的。

温病胃阴伤时,用药主以甘寒养阴生津之品。如此时患者属肾阴素虚或邪在营血,有发生肾阴虚之可能,也可按叶天士所说:在甘寒之中加入咸寒。对肾阴虚之治疗,并非只用咸寒,而实际上仍是以甘寒为主。所以吴鞠通把治疗肾阴耗伤的代表方加减复脉汤称为甘润存阴法。孟氏指出,在温病的养阴法中甘寒养阴是基础,对胃阴耗伤者固然应主以甘寒,即使是营阴、血液、肾阴耗伤者仍是以甘寒养阴生津为主。其原因是胃阴为全身阴液的来源,不论所伤何种阴液,都是从胃阴耗伤开始的,而其补充也必须首先滋养胃阴。营阴、血液、肾阴等都属于不能速生之物,而胃阴来自水谷,甘寒之品可以迅速补充胃阴。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孟氏带领研究生对甘寒养阴生津法及其方药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临床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甘寒养阴方药不仅有助于纠正体内的水、电解质平衡紊乱,而且具有中和毒素、抑制发热效应、减轻病原体对机体的损害,阻止DIC的发生、改善血液流变和血凝性质等重要的作用。这些研究成果不仅证实了孟氏关于温病养阴法观点的正确性,而且对指导临床有重要的价值。

三、补阴亦当重阳气

阴伤固然是温病正气不足的重要表现,但温病也有阳气虚衰者,所以在重视阴液的同时也不可忽视阳气的盛衰。温病阳气不足也是以胃肾为两大类别。凡素体中气不足,或感受湿热病邪而发病者,在病变过程中每易导致脾胃阳气不足,在疾病后期还有可能形成寒湿之证。而素体肾阳不足者,除了在发病之初可能出现内伏之邪不能外达,即柳宝诒所说:肾阳内馁,邪不外达之证,在病变过程中每易出现心肾阳虚或阳气外脱等危急之证。也有因脾胃阳虚进一步发展而导致肾阳虚衰,在病变后期表现为寒湿之证者。因而在温病的治疗中不可只顾及阴液而忽视阳气,特别对素体阳虚者,或属湿热性温病者,在病变过程中每易出现阳气虚衰的病理变化更应注意。孟氏治疗这类病证常果断地投用温补之品。如治疗温病正气外脱,除用滋敛阴液之药外,常与温补元气的参、附、芪之类并用。而在治疗湿温等湿热性温病后期湿胜阳微之证时,分清脾胃阳虚还是脾肾阳虚,投用温补脾胃或脾肾之方药。

条目信息
1
本文摘自《名老中医经验集·现代温病学科创始人孟澍江》。杨进 整理
2
本条ID:140228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