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名及出处
穴名:阳交Yáng jiāo(GB35)
出处:《黄帝明堂经》
定位
部位:在小腿外侧,外踝尖上7寸,腓,骨后缘。
取穴:外踝尖与腘横纹外侧端连线中点下1寸,外丘后,腓骨后缘处取之。
类属
足少阳胆经穴。
适应症
主治:神志、局部病症。常用于胸满,咽喉肿痛;癫狂,抽搐;下肢痿痹、转筋。
操作
直刺0.5-0.8寸。
阐释
本穴为本经与阳维之会,又本穴挨近足太阳、阳明。故《针灸大成》谓本穴:“斜属三阳分肉之间,为阳维之郄”。犹足三阳与阳维脉四经之交会也,故名“阳交”。本穴与外丘、丰隆、飞扬,俱在外踝上七寸许。本穴治症为寒热痹、瘖、噤、惊、痫、瘈瘲等症,及膝足处病,与丰隆、飞扬多有相同。因思本穴近旁,或有微细支络,为三阳经脉相互构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