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名及出处
穴名:颅息Lú xī(TE19)
出处:《黄帝明堂经》
定位
部位:在头部,角孙与翳风沿耳轮弧形连线的上1/3与下2/3的交点处。
类属
手少阳三焦经穴。
适应症
主治:小儿惊痫。常用于小儿惊风;耳鸣。
操作
平刺,或点刺出血。
阐释
息、休息也、又气息也。穴在颅侧睡眠着枕处。以其有关于息,故名“颅息”。有谓穴下有动脉,与呼吸相应,考之未确。或临病时乃现欤?愿针灸同道随时留意。所治为耳鸣、喘息、瘛、痫、胸胁痛、吐呕。
附:临床应用举例
1.邪在肝,则两胁中痛,寒中,恶血在内,行善掣,节时脚肿,取之行间以引胁下,补三里以温胃中,取血脉以散恶血。取耳间青脉,以去其挈。(《灵枢·五邪》)
2.耳风聋雷鸣,灸阳维五十壮,在耳后引耳令前弦弦筋上是。(《千金翼方》卷二十六)
3.小儿惊痫,先惊怖啼叫,后乃发也。灸顶上旋毛中三壮,及耳后青络脉,炷如小麦大。(《太平圣惠方·明堂》)
按参看“瘈脉”穴“附:临床应用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