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阴的证治纲要与定位图解

穴名及出处

穴名:至阴Zhì yīn(BL67)

出处:《灵枢》

至阴的证治纲要与定位图解

定位

部位:在足趾,小趾末节外侧,趾甲根角侧后方0.1寸(指寸)。

取穴:足小趾外侧甲根角侧后方(即沿角平分线方向)0.1寸。相当于沿爪甲外侧画一直线与爪甲基底缘水平线交点处取穴。

至阴的证治纲要与定位图解

类属

足太阳膀胱经穴;五输穴之井穴;足太阳之所根。

适应症

主治:头面部、胎产病症。常用于头痛,目痛,鼻塞,鼻衄;胎位不正,难产;足膝肿痛。

至阴的证治纲要与定位图解

操作

浅刺0.1寸。

阐释

本经自申脉以下,有阳极反阴、动极生静之意,故以“至阴”二字名其末穴。即谓本经之气,由此复行于阴分也。即《素问·阴阳离合篇》所谓“太阳根于至阴”之义也。

《庄子》云:“至阴肃肃,至阳赫赫。肃肃出乎天,赫赫出乎地。”本经之气,由巅顶下行,达于足末,犹肃肃出乎天也。复由本穴转足少阴、由涌泉穴上行,经然谷之然及照海之照,迨其入腹而有大赫之赫,即赫赫出乎地也。养生家喻头为天,喻腹为地。且本经含意,头宜清凉,即肃肃也,腹宜温热,即赫赫也。命门之火,即人身热能之源也。古人于穴位命名,本有深意在也。又考人之能否力强长寿,即根于命门火力盛衰,及肾宫水源盈亏,二者是否平秘。故古人有年垂百岁而能生子者。史载武王崩年九十三,而成王八岁,是武王八十六岁生子也。

至阴的证治纲要与定位图解

附:临床应用举例

一、妇产病症

1.张仲文救妇人横产,先手出,诸般符药不捷,灸妇人右脚小指尖头三壮,炷如小麦大,下火立产。(《太平圣惠方·明堂》)

2.妇人产难,子掬母心不能下:巨阙一穴、合谷二穴、三阴交穴、至阴二穴,灸效。(《针炎大全》卷四)

3.一治横逆难产,危在顷刻,符药不灵者,急于本妇右脚小指尖,灸三壮,炷如小麦,下火立产如神,盖此即至阴穴也。至阴三棱针出血,横者即转直。(《类经图翼》卷十一)

4.妇人通经泻合谷,三里至阴催孕妊。通经催生,俱宜泻此三穴。虚者补合谷,泻至阴。(《医学入门》卷一)

5.痛经:针刺至阴穴治疗。[中国民间疗法,1996(4):24]

6.胎位不正:艾灸至阴穴纠正。[河北中医,1996,18(5):40]

7.催产:针刺至阴等穴。[河南中医,2002,22(6):75]

二、头面病症

1.膀胱发热风攻,两眼红肿,胬肉攀睛,拳毛倒睫:泻至阴,刺委中出血;未愈,泻足临泣、太阳出血,仍灸大小指骨空;未愈,泻睛明、行间,先补后泻。(《针灸集要·盘石金直刺秘传》)

2.鸡痫,摇头反折,善惊目摇:至阴、窍阴、厉兑各灸三壮,刺一分。(《杂病治例》)

3.眼赤肿疼痛:阳谷一分泻之、至阴。(《医学纲目》卷十三)

4.头目眩运:至阴。(《医学纲目》卷十一)

5.头面之疾针至阴。(《肘后歌》)

6.眉棱骨痛:针刺至阴穴治疗。[山东中医杂志,1999,18(10):477]

三、其他病症

1.浑身发黄,四肢无力:灸至阴、委中出血。(《针灸集要·盘石金直刺秘传》)

2.委中专治腰间痛,脚膝肿时寻至阴。(《席弘赋》)

3.尿潴留:针刺井穴至阴治疗。[中国针灸,1995(3):55]

条目信息
1
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
2
本条ID:130692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