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论选萃
清·何秀山肝藏血而主筋,凡肝风上翔,症必头晕胀痛,耳鸣心悸,手足躁扰,甚则瘈疭,狂乱痉厥,与夫孕妇子痫,产后惊风,病皆危险。故以羚、藤、桑、菊熄风定惊为君。臣以川贝善治风痉,茯神木专平肝风。但火旺生风,风助火势,最易动伤血液,尤必佐以芍、甘、鲜地,酸甘化阴,滋血液以缓肝急;佐以竹茹,不过以竹之脉络通人之脉络耳。此为凉肝熄风,增液舒筋之良方。然惟便通者,但用甘咸静镇,酸泄清通,始能奏效;若便闭者,必须犀连承气,急泻肝火以熄风,庶可救危于俄顷。(录自《重订通俗伤寒论》)。
近代·秦伯未本方原为邪热传入厥阴,神昏搐搦而设。因热极伤阴,风动痰生,心神不安,筋脉拘急,故用羚羊、钩藤、桑叶、菊花凉肝熄风为主。佐以生地、白芍、甘草甘酸化阴,滋液缓急;川贝、竹茹、茯神化痰通络,清心安神。由于肝病中,肝热风阳上逆,与此病机一致,故亦常用于肝阳重证,并可酌加石决明等潜镇。(《谦斋医学讲稿》)
近代验证
例一 倪宣化治湿温致痉案(选自《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二》)。
王某某,女,30岁。
初诊:1979年11月20日。
诊查:患者高烧40℃,口噤断齿,神志不清,右手足强直,指屈不伸,二目旋转,大小便自遗,呼之不应,常常哈欠,喉中痰声,口腔烂。苔白腐,脉弦而滑。
辨证:此属湿温,痉症。为湿郁化热,热极生风。
治法:宜宣湿清热,开窍熄风。以羚角钩藤汤加减。
处方:菊花10克、钩藤10克、羚羊角粉10克(冲)、桑叶10克、尖贝母10克、菖蒲10克、佩兰10克、板蓝根20克、生地10克、白芍10克、甘草10克、安宫牛黄丸1粒(化冲)
二诊:11月22日。右手足已和软而不强直,手指屈伸自如,仍哈欠不语。舌脉同前。转用资寿解语汤去桂附。
处方:羌活5克、钩藤10克、羚角粉10克(冲)、枣仁10克、天麻10克、菖蒲10克、佩兰10克、竹茹30克
三诊:11月24日。患者神志半清楚,有时能正确对答。苔粗白,舌尖红,脉滑。此风虽熄而窍未开,似宗开窍醒脑,芳香化浊。
处方:麝香3克(冲)、菖蒲5克、佩兰10克、白寇10克、郁金10克、连翘15克、竹茹15克
四诊:11月26日。患者神志清楚,已能用汤匙舀饭,应对自然,二便已不自遗。守方四剂。
五诊:12月2日。神情开朗,食欲甚佳,惟口渴多饮,大便几天未解。苔白,舌边尖红,脉缓。此热燥阴伤,无水行舟也。转用滋阴润燥,清心化湿。治以增液汤加味。
处方:生地10克、玄参10克、麦冬10克、肉苁蓉10克、佩兰10克、郁金5克、连翘心15克、郁李仁10克、莲子心10克。
上方药随证加减服至1979年12月14日,患者症状消失,恢复工作。
例二 郭尧树治结核性脑膜炎案(选自《中医药学报》1993;(2):20)
陈某某,女,26岁。高热1周,头痛如劈,时有呕吐,经腰穿及脑脊液检查确诊为结核性脑膜炎,用链霉素、雷米封、吡嗪酰胺等治疗无效。诊见:面色潮红,颈项强直,布氏征(+),克氏征(+),双侧巴氏征(+)。舌红,苔少,脉细数。证属肾阴亏虚,水不涵木,肝阳亢而化风。治以滋阴潜阳,平肝熄风。羚羊钩藤汤加减。
处方:羚羊角3克、钩藤15克、生地、熟地各12克、桑叶10克、菊花10克、茯神10克、川贝母10克、竹茹6克、白芍12克、甘草3克、丹参12克
二诊:3剂,头痛缓解,颈部转软,呕吐停止。守上方继进10剂,病已向愈,配合抗痨治疗,随访1年,已完全康复。
例三 孙伯敬治先兆子痫案(选自《河南中医》1985;(6):39)
李某某,女,28岁。妊娠8个月,腹胀大异常,下肢高度浮肿,血压20/13.2kp,头晕,眼花,神志恍惚,舌红苔薄黄,脉沉弦。西医诊断:先兆子痫。下病危通知。详审脉证,属肾阴虚肝阳力,水湿潴留,拟滋肾凉肝熄风利尿法:
生地24克 枸杞12克 羚羊角4.5克(冲服) 钩藤18克 白芍15克 茯苓皮15克 泽泻10克 大腹皮15克 车前子10克(布包煎) 木香9克 琥珀4.5克 牛膝15克。
在原用西药基础上服上方2剂后,血压降为16.8/12.8kPa,体重下降6公斤,3剂后,分娩一成活健康之女婴。
李某某,男,59岁.患者卒然倒地。人事不省,四肢瘫软,急诊住某某医院。入院时,血压180/140mmHg,诊为:高血压、脑出血?内科抢救三日,病情仍不稳定,遂邀余会诊。患者面色潮红,双目具赤,神昏不语,呼吸声重,杂有鼾鸣,四肢全瘫,体温39℃,脉洪而数,舌绛而干。辨为素体阴虚阳亢,外感邪热,引动肝风,气血并行于上,风火相煽,热伤经络。痰扰心神,治宜滋阴清热,凉血熄风化痰,处方如下:
羚羊角(另炖)9克 钩藤15克 桑叶10克 生地15克 菊花9克 生白芍30克 茯苓12克 竹茹9克 生石膏15克 生龟板15克 生甘草6克 川大黄6克 汉三七粉(冲服)6克。
水煎服三剂。
复诊,患者灌服上药,逐日神志清醒,能少量进水,舌渐红润,脉趋平,四肢微有动意,继拟滋补肝肾,平肝熄风之法,处方如下:
当归12克 麦冬15克 沙参12克 枸杞子12克 生地12克 熟地12克 川楝子10克 生白芍20克 钩藤20克。
水煎饭前服,令隔日一剂,配合西医治疗。
一月后,四肢已能小动,血压160/100mmHg,病情日趋稳定,逐配合针灸治疗,加强功能锻炼,出院养息。
按语
感受温热暑湿,邪不外达,内陷厥阴,痉厥动风,势已危急,凉肝熄风,刻不容缓。俞氏此方,羚羊、钩藤、桑叶、菊花凉肝之用,熄风止痉;鲜地、白芍、炙草甘酸柔润,补肝之体,缓肝之急;更以竹茹、川贝轻清络热,清火涤痰,以肝风僭逆,必有痰涎随之耳。以其配伍得体,标本同治,可谓法之善者也。近代用治热病痉厥、高血压病、妊娠子痫等症,功效卓著。若症势重笃者,与止痉散合用,取效尤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