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脉四逆汤

治法:
消阴回阳法
出处:
汉·张仲景《伤寒论》
组成:
甘草二两炙 附子大者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干姜三两(强人可四两)
方制: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其脉即出者愈。面色赤者,加葱九茎;腹中痛者,去葱,加芍药二两;呕者,加生姜二两;咽痛者,去芍药,加桔梗一两;利止脉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参二两,病皆与方相应者,乃服之。
主治:
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

方论选萃

清·王又原仲景真武汤一方,于水中补火;四逆与通脉四逆二方,是于水中温土。二方用药无异,分两不同,主治又别。所以然者,前方脉沉为阳气不鼓,四逆为阳微不周,然真阳未尽亡也。君以炙草之甘温,温养微阳;臣以干姜、附子之辛温,通关节,走四肢。此因内阳微而外寒甚,故制为阳气外达之剂。后方里寒外热,浑是肾中阴寒逼阳于外,故君以干姜,树帜中宫;臣以国老,主持中外;更以附子,大壮元阳,共招外热,返之于内。盖此时生气已离,存亡俄顷,若以柔缓之甘草为君,何能疾呼外阳?故易以干姜,然必加甘草与干姜等分者,恐丧亡之余,姜、附子之猛,不能安养夫元气,所谓有制之师也。阳微于里,主以四逆;阳格于外,主以通脉。脉若内外俱寒,则又为附子汤证,而非二方所主矣。其加减法内,面色赤者加葱,后人遂以葱白为通脉四逆,不知阳亡于外,更用葱以助其散,则气从汗出,而阳无由内返也,岂不误耶?盖白通立名,因下利脉微,用葱白以通上下之阳;此里寒外热,用通脉以通内外之阳,故主方不用葱也。宜详辨之。(《古今名医方论》)

清·王晋三通脉四逆,少阴格阳,面赤,阳越欲亡,急用干姜、生附夺门而入,驱散阴霾,甘草监制姜、附烈性,留顿中宫,扶持太和元气,籍葱白入营通脉,庶可迎阳内返。推仲景之心,只取其脉通阳返,了无余义矣。至于腹痛加芍药,呕加生姜,咽痛加桔梗,利不止加人参,或涉太阴,或干阳明,或阴火僭上,或谷气不得,非格阳证中所必有者也,故仲景不列药品于主方之内,学者所当详审。(《绛雪园古方选注》)

清·吴谦等论中扶阳抑阴之剂,中寒阳微不能外达,主以四逆。中外俱寒,阳气虚甚,主以附子。阴盛于下,格阳于上,主以白通。阴盛于内,格阳于外,主以通脉。是则可知四逆运行阳气者也,附子温补阳气者也,白通宣通上下之阳气者也,通脉通达内外之阳气者也。……(《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

近代·张山雷其面赤者,是为戴阳,乃阴阳之气,格拒不入,故又称格阳。加葱茎之辛散者,以通调气机,则姜、附善守者,亦藉其气而周流不滞,腹痛是阳气散漫,故加芍药以涵敛之。此为藏阴之耗散,故以阴药同类相求,恢复真气,非以芍药治中下之寒……咽痛亦是格阳于上,阴阳二气,不相融洽,桔梗苦泄宣通。藉以调和阴阳扦格,乃开泄府藏之格拒,以沟通阴阳于里者,正与葱茎疏达肺络之格拒,以沟通阴阳于表者,各尽其妙。故面赤咽痛,同是格阳,而一表一里,病情不同,则引导之药,亦复大异……利止而脉仍不出,是大泄之后,阴液耗竭,府藏干枯……,故脉络空虚,不能自起,此非人参之大力能补五脏真阴者,不能充血液而复脉,非以其阳尤未回,而以人参作回阳计……陈修园谓仲景诸方,凡用人参,皆在汗既下之后,唯其阴液已伤,故用参以滋津液。参是阴药,并非阳药云云,是深得古人真旨着。奈何自明以来,群谓人参能回阳气于无何有之耶。果尔,则古人四逆正方,何以反无人参耶。(《中风斠诠》)

近代验证

例一 许云离治少阴格阳症(选自《中医杂志》2:14 1962)

某女,5岁,门诊号0104。于1960年5月7日因发热14天不退就诊。

患儿于4月24日下午开始发烧,阵发性腹痛,不泻,不呕吐。经西医检查,心肺正常,腹稍胀,无压痛。体温38.5℃。注射百乃定、青霉素,并服合霉素,但发热丝毫未退。5月5日,经某中医治疗,诊为“风温”,投银翘散一剂,热反加重。检查脉浮大无根,沉取即散,舌苔淡白,边缘微红,体温40.4℃。

初步诊断为类似风温外,根据舌象、脉象辨证,尚考虑有少阴格阳症的可能,但因证据未备,暂予轻剂柴葛解肌汤观察。

次日复诊:患儿额上微汗,但热仍不退,脉象、体温如前,其烧不灼手。面色㿠白,口渴索饮,但仅服一两口即止。身重睡眠,但不偃卧,且身蜷而缩。据此证,认为风温的成分少而少阴格阳的成分多。乃停药视察一天。

5月9日复诊,除上述病情外,又诊得下肢厥冷。虽能睡眠,但一叫即醒,并无神昏,此符合于少阴病但欲寐,综合两日的症候分析,确诊为少阴格阳症。法宜温中回阳,方用通脉四逆汤加减之。

干姜2.4克 附子15克 桂枝0.9克 黄芩0.9克 甘草1.5克,开水煎,冷服。

5月10日复诊,其母代述,“服药后,天不明即索食,食后精神好转,发烧减轻,腹亦不痛。”检查:脉缓不浮,舌苔淡白,舌质转红,体温38℃。仍按前方再服一剂,药后半夜发冷发热,额上,胸上出微汗,后安睡至11日晨,热退身凉而痊愈。

例二 李松贤治少阴咽痛失音案(选自《浙江中医药》11:423,1979)

周某某,女,42岁,1960年7月21日就诊。

四天前突然声音嘶哑,伴有咽痛、畏寒等症,经用抗生素及银、翘、蒡、薄荷等治疗,病情加剧。观音哑,喉痒,微痛,是似有物哽阻不适。言语低微,历寒畏风,自汗出,无咳嗽。脉沉细微迟,舌淡白。检查体温正常,外顾无肿胀,咽微红不肿,痛不甚,两侧无单、双蛾发现。

证属少阴寒邪遏伏咽痰,宜温经散寒,方用通脉四逆汤加味。

附子 甘草 蝉衣各3克 干姜4克 桔梗4.5克 半夏5克。

一剂后,清症减,音调扬。原方加白芍6克,二剂后发音正常,追访至今未复发。

按语

通脉四逆汤,即四逆汤方。四逆汤方中,干姜一两半,通脉四逆汤则用三两,只此为异耳。程师门雪疑其方必有葱白一味,方与方名相符,可谓别具慧眼。其谓:“原方干姜一两半,通脉四逆汤则用三两,只此为异,其余均同,然则何必另立此一方名哉。况四逆汤下,原注有“强人可用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之句,是岂全雷同耶。意者即名通脉,必有葱白一味,方中适遗佚耳。至后附加减之面赤者,加茎九茎……惟白通原方只用葱白四茎,此乃云九茎,何其多耶,想必原有葱白四茎,加减例中再增其数,合为丸茎耳。以此推之可证也。”

条目信息
1
摘自《历代古方验案按》
2
本条ID:120391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